第四十七章 诅咒人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把吴王残简上的内容断断续续的说了一遍,大炮二眼放光。
“原来一切都是真的,不是传说,果然有黄金船棺和避水珠啊!”
老舅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点了点头。
“大侄子,你真让我刮目相看,竟然识得古吴越的文字,你说的没错,这片竹简记载的正是吴王阖闾之墓的秘密。这个竹简上记载的阖闾的黄金船棺葬在东海的一个叫“九龙湾”的地方,但据我推测,残简上提到的“九龙湾”极有可能就是黑水荡中的这个九龙口”。
我没有吭声,听老舅继续说下去。
“我做这个推测,除了你们说的头骨八棱塔里面的那个诅咒碑上的文字,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九龙口湖下的那个千带缠尸阵,缠绕尸体的巨大水草,根本不是江淮一带常见的水草,非常象原本生于海洋的海带,我特地带着这个水草找过人鉴定,鉴定结论确实证实了我的猜想。
第二,根据史书记载,唐朝的时候现在九龙口的地方还被海水淹没,直至明代依然是海边的滩涂,直到清朝这里才成内陆,因此推测在古吴越时代九龙口可能只是东海海底的一条海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们发现没有九龙口由八条河流汇集而成,九龙口地势低洼,凭这八条河流的流量几分钟就把九龙口淹没了,但为什么千百年来小小的九龙口竟然能够吸纳如此巨大的水量竟然微澜不惊?这种情况只有有唯一的可能,哪就是九龙口下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河体系,最终通入东海,这个地势在风水上被称为气吞天下,是帝王之势啊。
所以我认为当年东海的九龙湾就是今天的九龙口,吴王阖闾就葬在九龙口的湖底之下。”
老舅滔滔不绝的将他的想法和盘托出,前面二点和我心中的想法完全吻合,至于第三点确实出乎我的以外,我不禁暗自佩服了一下老舅。当然我认定吴王残简上记载的“九龙湾”可能就是“九龙口”还有一个老舅不知道的原因,那就是大炮给我看的这个古墓的地图,我清楚的记得在八门环壁中间的位置标着一个船形的标志,极有可能指的就是阖闾的黄金船棺。虽然进这个墓到现在没有发现任何船形状的标志,也不知道那条黄金船是否至今仍然存在,但至少印证画这个古墓地图的人当时应该见过那艘神秘的黄金之船!
大炮听老舅这么一说,不停的在点头。
“对……对……我这还有一张……。”
我忙向大炮使了个眼色,不知道为什么,我内心中感觉这古地图的事情不宜告诉老舅。
大炮看到我的眼色,忙上打住自己的话,转过话头,一脸正经。

“按照前辈的分析,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竹简上记载的黄金船棺是否还存在,但这个墓的原主人应当就是吴王阖闾,那么下诅咒的人究竟又是谁呢?”
老舅没有注意到我的眼色,听大炮这么一问,眉头皱了起来。
“我不太确定此人是谁,但有一些线索。”
老舅的话引起了我非常大的兴趣,因为我隐隐觉得此人跟我们徐家进这个墓所寻找的关乎我们徐家身世的秘密有重要联系。
“您有什么线索呢?”
老舅挠了挠头,语气充满不确定。
“据我推测,当时能和吴国有如此深仇大恨的人只能是越国,但我认为勾践本人不可能是诅咒的人,因为他身为国君,应当不会自行去做这个事,极有可能是委派他人所为,而要想推测这受委托的人是谁,不得不回答整个事件中的几个重要疑点。”
老舅故意停顿了一下,我按耐不住好奇心,忙催促老舅。
“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吧。”
老舅笑了一下,接着往下说。
“首先,诅咒的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候?据我推测,不太可能是勾践被吴国囚禁的时候,因为阖闾的黄金船棺还没有建好,可能的时间点有二个,一个是夫差放勾践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的十年期间,另一个时间就是勾践灭掉吴国之后。而这两段时间中,最有可能的应当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十年期间,因为他破坏了吴国先王墓的风水可以帮助他完成灭掉了吴国宏愿,那么勾践委托的此人应当是勾践卧薪尝胆时期的绝对心腹和重丞。
其次,越国的何人有可能知道吴王阖闾之墓的秘密?当时夫差为了阖闾之墓耗费心机,此事也极端保密,从他最后派伍子胥去完成海葬,可能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只有夫差和伍子胥,那么只有伍子胥有可能泄露了这个天大的机密,越国此人和伍子胥必定有什么瓜葛和联系,而我们知道当时越国确有一位重臣和伍子胥均出生于楚国。
最后,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下诅咒的方式和规模上看,此人必定是精通阴阳风水的大师。而在吴越时期越国确实出现过一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当时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城)就是他一手建造的。”
我和大炮听老舅说到这,脑海中都闪出一个人的名字,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
“范蠡!!!”
我内心不觉一震,难道范蠡是我徐家的祖先?
不对呀,那么我为什么不姓范呢?而且既然是我祖先设置的诅咒,怎么竟害的其子孙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我突然感觉到这个事情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在这个背后一定还隐藏着更为大的秘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