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了,是不是大周朝有规定,这当太子之前,要去皇觉寺当和尚的?
不过,父王去干嘛?算是陪读?”
谨彦突然意识到有啥不对的。
这六皇子不是应该会成为太子嘛。
毕竟,刚才周泊桐也说了,另外两位是没有希望的。
那么,剩下的,也就六皇子了。
那照理说吧,六皇子应该是跟在庆丰帝身边,好好学习怎么打理这个国家的。
庆丰帝的身体状况,现在别说自己知道情况,哪怕是很多原先不知情的大人们,也知道了。
六皇子以前也当差,但就属于挂名的那种。
现在要当太子了,怎么着抽下筋骨总要的吧?
拜佛有个P用啊!!
而且还得和李大人,诸大人和郭大人等人搞好宾主关系。
现在,去皇觉寺,除非是大周朝有这规定,那就是当太子或者当皇帝前,要去皇觉寺,要不然,六皇子去干嘛?
谨彦觉得,六皇子当皇帝也不错的。
自己和他的关系,不好,但也不坏。
没有亲戚关系,但也没有仇敌关系不是?
这样不远不近的,刚刚好。
至于靖南王也要去皇觉寺,难道是去当陪读?
话说,有这么大年纪,还是辈份这么高的陪读嘛。
而且靖南王不是习惯有酒有肉有乐器,有美人的嘛,怎么受得了皇觉寺清苦的生活啊!!
周泊桐苦笑了一下,道,“老六之前就和皇上说,经过此事,他看破了一些事,所以,想出家为皇上祈福,为大周朝的国运祈福。
至于这几天,还有接下去的一些日子,他也会帮我处理一些事,只不过,以后的事儿,都要交到我手里了。”
“交到你手里?”
谨彦眨巴眨巴眼睛听着,觉得,不会是自己理解的那个吧?
她以为,靖南王会带着周泊桐和一些将领,趁此机会夺回属于他们嫡系这一支的江山。
出了这趟子事,严格来说,朝臣们的归属感,未必会很深。
反正都是太祖的子孙。
更何况,你瞧瞧,四皇子干的是些什么破事。
别人谋兄弟的,比方说李世民,或者谋侄子的,比方说永乐帝,谋这样的反也就算了。
可四皇子倒好,谋自家老爹的。
简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还有好些皇子参与了。
而且那时候,还真的有好些比较有骨气的大臣给杀了。
有些聪明些的大臣也是受了惊吓,所以,真要换个太祖的另一枝来当皇帝,大臣们也是能够接受的。
可照之前周泊桐说的,好像自己的公公靖南王是不这个意思的。
那既然如此,六皇子不准备继承江山,也就是说是要给三皇子和十一皇子喽?
可周泊桐的那一句,交到他手里?
是什么意思?
是这段时间的政务交到他手里?
还是大周朝的江山交到他手里?
要知道,这可是两回事儿!!
“父王说,有些事儿,你应该早知道了,是吧?”
靖南王离开前,有和他说过一些事,其中就说到了,自己的妻子沈谨彦应该是比他更早知道,靖南王一脉的事。
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他呢是觉得,这应该不可能。
毕竟以妻子的个性,知道了,怎么装得出来。
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他还是要探探妻子到底知道多少。

“知道什么?你之前说得我有些糊涂,交到你手里是什么意思?当摄政王?
皇上对儿子们失去信心,所以,准备立皇太孙?
世子啊,不是我说,讲真,当摄政王的,没一个好下场的啊。”
你看看清朝的多尔衮就知道了。
可怜见的,在顺治朝,多尔衮死了之后,他的嫡亲弟弟和侄儿们有多惨!!
倘若不是顺治死得早,多尔衮的那些兄弟断了子嗣都是有可能的。
周泊桐一看谨彦的表现,就知道,妻子是知道的,只不过,故意装糊涂。
也是,她常年出入红馆,藏书阁,乾清宫对她来说压根不存在门禁,她有什么会不知道的。
只不过,知道这件事,他心里有些发堵。
“你肿么了?到底发生啥事了,你和我说清楚嘛。”
谨彦扯扯周泊桐的衣袖问道。
“无事……”
周泊桐又把后来庆丰帝和靖南王商量的事和她说了出来。
据说六皇子拒绝登基为帝之后,庆丰帝是挺失望的。
只不过,后来又找了靖南王。
由于当时周泊桐也是在场的,所以,庆丰帝和靖南王二人的对话,他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靖南王是表示,他对当皇帝兴趣也不大,主要是自由惯了。
所以,倘若庆丰帝真要传位,就传给三皇子或者十一皇子,或者他们的后人吧。
至于别的皇子的后人都牵涉到谋反的事件里,都不是能够传位的理想人选。
可庆丰帝却表示,为了这个皇位,他的儿子在他有生之年自相残杀,他不想再看见了。
更何况,无论是老三还是十一,都无法担当此大任。
至于还有年幼的几个,品性也看不出来。
还不如让他们安安稳稳的,当闲散宗室的好。
他们这一枝也是时候把原先属于嫡支的皇位还给靖南王这一支了。
庆丰帝表示,在老六拒绝之后,他有和三位内阁大人,还有没有叛变的两个尚书讨论过。
他们是觉得,这是天家的家事。
无论是六皇子,还是周泊桐,既然都是太祖的子孙,只要庆丰帝点头了,他们都愿意尽心辅佐。
现在无论是六部还是内阁,牵连和诛杀了这么多人,仅剩的大人和尚书忙着安插自己的人还来不及。
反正他们又当不上皇帝,谁当皇帝,都需要他们的不是?
所以,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先把自己的阵营安插满六部才好啊。
相比较李大人等人,还是比较看好周泊桐的。
六皇子以前也没做过啥大事过,而且人家的妻妾子女全部被诛杀,现在居然为了逃避现实,居然想去当和尚了。
可周泊桐就不同了。
人家以前干的差事挺漂漂亮亮的。
至于嫡妻沈谨彦,虽说不是出身什么名门望族,可是,那几天在乾清宫的事儿,李大人和诸大人也是亲眼所见的。
他们是觉得,大周朝有这么一个皇后,也是件不错的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觉得,沈谨彦这人福气不错。
那天周泊桐带人进了乾清宫之前,沈谨彦不是晕倒了嘛。
后来经太医诊治,人家居然怀孕了!!
有孕那是希望的向征。
和断了子嗣的六皇子比起来,那些大臣们的天秤自然是偏向了周泊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