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当笔贴式还是个难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妹妹,我看要不要给周兄去封信,提醒他一下?”
沈谨行是把周泊桐当自己的兄弟看的,二人的感情可比和一些堂兄弟,表兄弟要强多了。
谨彦一听,赶紧道,“哥,你知道你写的信,周世子能收到?”
这年头也没手机和电话的,你怎么联系得上啊!!
谨行一听,点了点头,“周兄离开的时候,有和我讲过,万一有个什么突发状况的,叫我写信到靖南王府,哪儿会有转交的。”
谨彦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开始说着去苗疆应该要注意些的事儿。
大部分其实还是以前看电视剧啊小说会知道的事儿。
说了大半个时辰,谨行做的记录也差不多了,谨行又整理了一番,然后道,“也不知道周兄到哪儿,希望他能派得上用场。”
他真的是一边记录一边有些心惊啊。
像妹妹说的,苗寨之中,有那种下蛊毒特别厉害的巫师,下了那种蛊毒,你压根不知道的,因为,只有那位巫师想到要用上你的时候,那蛊毒才会发作。
最重要的是,人家那毒无色无味,防不胜防。
还说苗寨之中,最最干净的地方,就是人家巫师所居住之所,据说养蛊的地方,那干净程度是极高的。
还要提防女人,老人,小孩!!
你说吧,一般的情况下,谁会提防女人老人和小孩啊,出门在外选客栈,咱肯定也是选最干净的啊!!
因此,他决定,他要亲自上门和靖南王府的管家说一声,让人家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周兄手里。
至于苏清河,则是另一种想法了。
他是觉得,这混世魔王吧最会忽悠人,说的尽是瞎扯的。
这苗人会下蛊毒,那在广州城的时候,人家还用刀啊和汉人拼命干嘛?
直接下点蛊毒,汉人们还敢不听话?
你说你在外面靠忽悠人当了大官吧,也就算了。
回家忽悠你哥干嘛,又不是不知道你哥最单纯,多少容易上当啊!!
他就不明白了,同个爹妈生的三个娃,怎么性格脾气差得这么远啊!!
到了晚上的时候,谨行和谨彦说了,王府的人第一时间把他的信送出去了。
而让他庆幸的是,听王府的人说,周泊桐会先去湖广一带,再接着入岭南一带。
谨行听了,便让王府的人带口信给周泊桐,这岭南倘若真的危险重重,还是别去的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谨彦一听,便道,“哥哥,这周世子出去应该是有圣旨的吧?
可以随意回来的?”
那庆丰帝脸上得多无光啊!!
“对,宗室子弟出京,必须是领了圣旨的,不过,周兄不一样,他是靖南王府唯一的血脉,想来圣上也不愿意冒这个险的。
我听管家说,他会禀告给王爷和王妃。
好像听说本来这件事,王爷王妃也是不支持的。
只不过,后来听说七皇子也同去,所以……”
谨彦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顿时觉得不妙。
讲真,倘若七皇子不去,她觉得,问题还不大。
你想啊,周泊桐会找的通译啥的,肯定是熟知苗疆事务的,肯定会提点到他的。
毕竟,周泊桐万一有个啥的,靖南王就断后了。

古代断后那可是件非常严重的事,人家通译的命可不够赔的,一家人,全族人的命来赔还差不多。
所以,那些通译也好,或者那些了解岭南苗疆事务的官员也好,肯定不会让周泊桐进入苗疆重地。
反而会事事提点。
可七皇子同去,那就不一样了。
周泊桐现在和七皇子面和心不和的事,周泊桐自己知道,谨行谨彦知道,难道那七皇子会不知道?
前世能当上皇帝的人,绝对不可能会感觉不到!!
所以,七皇子同去会做出什么事来,还真的说不好。
“哥,岭南发生啥大事了?需要七皇子和周世子一起前去处理的?”
谨彦突然感觉有些奇怪。
她在宫里虽然称不得消息灵通,可是,朝堂上有些风吹草动,她还是能知道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跑李大人身边当笔贴式之后,不是自己吹,国家大事,还真没有她不知道的。
但现在,周泊桐和七皇子跑去了岭南,自己居然不知道,办啥差事,自己还是不知道。
等等,不对啊,七皇子不是要大婚了?
这没男主角可以大婚?
或者是,七皇子去了湖广之后,处理完政事,打道回京完婚。
而周泊桐则继续去岭南?
谨彦把心里的疑问全部抛出来问了谨行,谨行表示,周泊桐来的时候只说会一起去,至于别的情况,他一概不知。
谨彦一想,也有道理,毕竟周泊桐是奉了皇差的,能来说声去向已经很不错了。
“哥,你有没有羡慕周世子这样能走南闯北的啊?”
谨彦突然问道。
谨行一听,唉了口气,想了老半天,才认真的答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说不羡慕周兄那是假的。
曾经也想过跑遍大周的大好河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可是,为人子,为人兄,为人夫,为人父,我也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总不能为了自己的理想,放下一大家子吧?”
更何况,他家周兄跑出去,那是公差,为皇帝分忧,他跑出去算什么?
谨彦听了点点头,然后道,“哥,你回兵部当笔贴式的事,运作得如何了?”
把谨行安排到御书房当笔贴式的事儿,自己和杨氏是说了。
不过,也没这么快能运作到位。
而且只要谨行一天没进御书房,都会有失误的空间,比方说哪位权贵突然横插一手的。
所以,还是先回兵部占着自己那个位置比较好,进可攻,退可守。
“妹妹,你也知道……”
一说到这个,谨行就有些郁闷。
别看现在没战局,可兵部的笔贴式也不是这么容易进的。
当年谨行之所以能够考进去,一方面,也是有真材实学。
另一方面,苏老爹刚在京中述职,帮着运作了一番。
再者,那时候沈三也在当官,大家伙自然要给些脸面。
可现在,沈三罢官在家,谨行的伯父虽说出去当官了,可是那是降级的。
谨彦虽说所在的部门又清又贵,可并不是实权部门。
因此,谨行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铺子宅子和庄子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