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九迭雍仲山的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木西说,这四句话是用古羌文所写,意思是“为四方女神建木城;为木女神建木宫;为火女神敬火供;为风女神敬风供。(网友手打文字更新www.xiaoshuodaquan.com)”
我不明白,便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我们就有救了?”
何木西喘着气说:“这是苯教所敬仰的天神,有这段话的出现,说明这附近有苯教的祭坛,祭坛肯定会有出口的,我,我们找到祭坛就能出去!”
我和艾迪相互对望一眼,与其坐在这儿等死,不如四周闯一闯,说不定还真能闯出生门来。
艾迪说:“我们千万不能再走散了,黑暗中的那个怪物还不知躲在哪儿看着我们,目前我们仅仅知道它畏惧光,既然要去闯,那我们分配一下照明工具和武器。”
我与艾迪各自检查了一下背囊,除了狼眼手电之外,我们还带了不少荧光球,暂时应该够用了。实在不济,包里还有使用压缩燃料的防风火炬,至少可以保证那怪物不敢靠近我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友上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可是这武器就实在是太逊了,身边只有两把折叠工兵铲和军用匕首,我那把盒子炮在胖子的手上,不过还有一些弹匣在我包里。
何木西没有头盔,我就把狼眼手电和匕首递给了他,叮嘱道:“你得时时刻刻的盯着我们的后背,走的时候多往后扫,别让那厮偷袭。对了,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进行搜索?”
“等等,你们看墙上的壁画,看出什么了没有?”艾迪指着壁画。
我仔细的这么一看,这幅壁画看上去是个地形图,正中心的位置似乎是座山,但奇怪的是,山顶有块巨石,这块巨石很独特,就像是,是一整块的水晶!山的四周,绘有四条河,且围绕着山还有些建筑物。这是什么意思?
我突然想起在南京和艾迪突击藏族文化的时候看到一本文献上有段记载非常有意思,当时我就把它摘抄了下来,那就是关于藏传佛教起源的文章,其中提到过有一座水晶巨石山顶的山。
“难道是九迭雍仲山?”我十分不肯定的问道。(千载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
艾迪说:“这跟记载中的很像啊。哎,乔木西,这附近有没有这样的山峰?”
何木西思索了片刻便答道:“这我不是太清楚,不过我听阿爹说过,在峡谷环抱的中心,好像是有这么一座山,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莫名其妙:“根据经文对魏摩隆仁境内山川河流的描述,并以现代地理知识为依据,我们可以确定,河流从冈底斯雪山山脚下流过,而这可能就是九迭雍仲山区。”我拿出地图“这里离我们至少有上千公里,和这洞窟有什么关系?”
艾迪说:“我也是听尔玛拉依说的,苯教理论认为,九这个数字在苯教中与地界、天界及教义有关。地界被认为从里到外共有九层既九重地。天界最初有九层既九重天,后来扩展为十三层。十三是苯教中另一个吉祥的数字。苯教的教义也被划分为不同的九乘,就是《九乘经论》。我们再回过来谈一谈九迭雍仲山,据说它的九层代表着苯教的九乘。关于此山还有一件怪事:它的山顶呈一整块水晶巨石的形状。毫无疑问,最初是与积雪的或结晶的山口有关。虽说文献中描述有冈底斯山,但你看这里的地形图,你不觉得很巧合吗?”

我拿出了那份军事地图,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地图上的地形和壁画上的地形几乎可以吻合!而我们现在的目的地,乌卡拉峡谷则由西向东插过这座山,我们现在的位置梭巴峰位于峡谷的最南端,距离那座山的直线距离足有上百公里!
我对艾迪说:“可是,这这九迭雍仲山可是苯教的圣地,而且只是在传说中出现,现实之中不见得有这个地方,就算有,出现在这个地方也太不可思议了,藏族的发源地也在冈底斯山区啊。”
艾迪说:“我也不知道,只是突然有这个感觉。我们看看文献上是怎么记载的。”
我便翻出了笔记本,上面记载道:
“九迭雍仲山的整块水晶巨石得到人们的重视,四条河流在山脚下分别朝四个方向流淌。东边的恒河从狮形岩口流出(狮嘴河);北边的缚刍河从马形岩口流出(马嘴河);西边的悉达河从孔雀形的岩口流出(孔雀河);南边的印度河从象形岩口流出(象嘴河)。据说在圣山附近有成百座的庙宇、城市和园林。但只有八个中心值得注意。山的东面是香波拉孜庙;南面是巴波索杰宫,这是辛饶的降生之地;西边是赤曼杰谢宫,是辛饶之妻恢萨杰谢玛居住之地,也是辛烧的三个孩子多布、恰布和乃乌钦降生之地;北面是孔玛乃乌琼宫,据说辛饶的另一位妻子波萨塘谟居住在那里,他的另外三个孩子隆粒、居粒和乃乌琼在那里降生。九迭雍仲山和这四个中心形成了魏摩隆仁的内地洲(朗林)。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有12座城市的中地洲(巴林)。其中四坐城市坐落在基本方位上。西边的城市叫作嘉纳俄玛(汉地竹林之意),为孔子神变王的居住之地。我们以后会谈到这位重要的人物。此后,我们将谈到地洲(塔林)。据说河流和湖泊将这三大洲分隔开来,整个大地被著名的轮回海所环绕。在魏摩隆仁以西的大海里,孔子神变王修建了一座神奇的庙宇。传说他是一位中国皇帝,是辛烧米沃的信徒。这座庙宇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因为辛饶米沃的重要弟子们在那里收集了辛饶的全部教义,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妥为保存。环绕魏摩隆仁的海洋又被雪山环抱,该山被称作“陡峭积雪的雪山之墙”。这与藏人有时对西藏的称呼相似。”
当时只是觉得对这段话十分的神秘和好奇,便摘抄了下来,但并没有深入的去研。但如果对照上面所说的,我们现在的位置该有座香波拉孜庙才对,这个,军事地图上可没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