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对峙与尊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宗保说道:“我救下小皇子,在宫廷晚宴制止了朝臣与官家的封后纷争,支得到了太子少保的爵位,几次封赏,也只是让爵位的品级上升而已。这次帮助官家,将王旦逐出京城,才只封了个东宫行走,这就是官位了,并没有具体的职司。直到这次,各国使团进京,官家封了个鸿胪寺左待诏的职位。这才是具体的职权,也就这一两个月之内有实权,等到各国使团归国,这个鸿胪寺的任务完成,我又只剩下一个东宫行走的官位,等到下次有新的人物,才会再给我职权。”
杨玉奴恍然大悟道:“这种制度果然狡诈的很,公子立下那么多的功劳,看似每一次都有封赏,可是等到差事一完,才发现自己重新被投闲置散,只能等待下一次起用了。”
此时,西城门外传来短暂的嘈杂之声,这应该是为了防止民众对党项,回鹘使团造成干扰,开始禁止他们的通行,这也就意味着使团已经到了城外五里之内。
杨宗保为雨佳到了一杯龙井,然后轻轻摇动手中的‘紫苏饮’,递给杨玉奴说道:“雨前龙井是出名的君子之茶,淡香中透着一丝孤寒味道,倒是不一定适合玉奴,紫苏饮既是一种清凉茶,又有点果子酒的味道,算是饮界的一朵奇葩,到是最适合玉奴的。”
杨玉奴轻抿了一口青绿色的茶水,调皮的笑道:“这茶水的味道虽然不一定能登大雅之堂,倒绝对是小雅浅酌的秒品,我确实喜欢,公子真是细心。”
杨宗保正准备调笑两句,城门外的喧闹之声逐渐隐了下去,反而被一种淡淡苍凉的乐调取代。杨雨佳问道:“这应该是异族的音乐了,他们在使团接见这样的喜庆时刻怎么会演奏这样凄凉的乐调?”
杨玉奴却听得眉头略微皱了起来,说道:“这音律苍凉间透着一股大气,这似乎是当年汉乐府研究出的《武王伐纣》的乐曲。这套舞蹈在五胡乱华之后,就在中原之地绝迹了,据传这套乐曲传入胡地之后,经过当地独特的乐器演绎,使得乐曲有了全新的境界。如今,这个华夏民族最早的群舞乐曲却已经只有党项一族懂得演绎了。”
杨宗保当然相信杨玉奴由杨玉环转世而来的音乐天赋,他轻叹一声,说道:“党项一族选用这中原征伐天下却自己失传的乐曲,而这些普通百姓,听到之后,还只一味的猎奇和取笑语调的悲意,党项这样做不仅表明了自己得到了汉文化的正统传承,压过回鹘,却同时也是在打我们汉族人的耳光。”
就在此时,一段更洒脱,飘渺,喜庆而又魅惑的音律在《武王伐纣》的苍凉与肃杀间,缓缓流淌而来。杨玉奴惊讶的问道:“怎么会是千羽霓裳舞的曲调呢?”

杨宗保惊道:“千羽霓裳?这不是你自创的舞曲么?”
杨玉奴说道:“公子说笑了,这是当年杨玉环一曲魅惑玄宗,寿王父子,进而固宠二十多年的绝世舞曲呢?据说,当年的着名曲家李龟年曾说,穷他毕生精力,也只能谱出其中的一小段,虽然夸张,却也体现了这音律的绝妙之处啊!这样的绝世音律又怎么会和小婢有什么关系。”
这千羽霓裳曲是当年杨玉环自创的舞曲,杨玉奴当然没有当年的记忆,只是杨宗保一时口快而已。
杨宗保连忙转移话题补救道:“当年南唐大周后周娥皇遍寻天下,终于使此曲再现人间,并且凭借此曲,被李煜迎为皇后,可是在她之后,中原境内,也没有人再能弹奏此曲,幻化曼妙舞姿了。看样子,如今演奏这乐曲的是回鹘的使团了。”
杨雨佳接道:“两支使团刚到城门之外,就想先声夺人,既想压制对方,有想向汉人展示自己的成就,所以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汉族绝迹的音律。”
杨宗保说道:“不仅如此,《武王伐纣》是在五胡乱华之后,传至胡地,千羽霓裳曲却是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传至塞外,他还曾扬言要虏获杨贵妃亲自在塞外为他跳这支舞曲。这不仅是一种传承,他们所炫耀的是一种掠夺。这不是汉文化发扬光大的结晶,而是他们的掠夺造就了我们的失去。这样的两支乐曲,他们倒是斗了个平分秋色,丢的却都是我们汉人的尊严。”
西门门户大开,平日的西门不管人潮多么汹涌都显得绰绰有余,但今日,这两支使团似乎是杠上了,两队人马不仅要求同在西门进入,连到达的时辰都是丝毫不差。
杨宗保看着礼部几个山羊胡的官员灰头土脸的退回来,就知道这番交涉又是无果。杨宗保说道:“到了这一步,就是赶鸭子上架了,前面还有许多的借口可以利用,可现在人家双方已经摆齐人马,任你是舌灿莲花也必然得罪其中一方。只能一同入城了。”
果然,两国使团一同进城,双方人马以城门中轴线为界限,一排排的同步入城。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都是大汗淋漓,这些番邦粗人,要是在进城之时,有什么摩擦,一言不和,闹僵起来,自己这些人的大腿还没有别人胳膊粗,一定弹压不住啊。
就在两队使团的先头人马开始进城之时,城内突然传来清晰整齐的马蹄声以及铠甲的摩擦之声。杨雨佳问道:“汴京城内,大肆骑马的马队?”
杨宗保说道:“看来是奉有皇命了,不然哪来这么嚣张。”
话音刚落,一百骑兵开道,随后五百铠甲清亮鲜明的步兵在西门前的广场摆开了阵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