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秉月夜话当年事(四更之第一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四章,一定让大家爽】
蜀地女子,在形容绝色无双时,会赞道:“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在蜀地千百年来,被赞为花蕊夫人的只有前蜀皇后徐氏姐妹和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的宠妃费氏。
杨宗保对于花蕊夫人的旖旎传说当然也有所耳闻,但是呼延玉有必要这么惊惧么?
杨宗保问道:“是哪一位花蕊夫人?”
呼延玉答道:“当年后蜀孟昶骄奢淫逸,花蕊夫人素手调羹,所做羹汤晶莹剔透,能将空中圆月,映于羹汤之上,因此被称为‘月一盘’”
杨宗保想不到如今已经有人有类似水果拼盘的创意了,他叹道:“原来是留下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奇女子,这份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纵是学得她的厨艺,又有何不可?”
呼延玉说道:“当年花蕊夫人与后蜀孟昶一同来到汴京,不久,孟昶暴疾而亡,花蕊夫人则被太祖皇帝迎入宫中,险些封为皇后,可是不久,那时还未登位的太宗皇帝居然在游猎之时,将她射杀,而且给她定下‘媚宠误国’的妖名。因此,民间一直说她是祸国妖姬。”
杨宗保此时才知道,原来当年异人八宝宫灯上‘射杀祸国妖姬’的图画所指的居然是射杀花蕊夫人一事,不由对上位者随意给一女子定下妖名而格外愤怒。
呼延玉说道:“我知道,你也不信这妖姬之名,可是她的死却又大猫腻,在我们贵胄之间,一直有两个传闻,其一就是当年花蕊夫人入宫之后,极为欣赏太祖长子德昭,屡次劝太祖传位长子,因此被太宗所嫉,找机会将她射杀,同时震慑朝中支持长子德昭的朝臣;另一个传闻就是太宗一直垂涎花蕊夫人美色,多次求欢而不可得,一怒之下,将其射杀。你应该清楚,无论这两传闻哪一个是真的,恐怕终宋一朝,她妖姬之名是难以除去了。”
杨宗保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花蕊夫人有可能陷入太宗争位的大漩涡,也有可能引起过太祖太宗兄弟的争夺,那么以史官为尊者讳的原则,恐怕她妖姬之名是难以改变了。
只是杨宗保从这些传说里,听出了许多的不妥之处。首先,从花蕊夫人的那首亡国诗,可以体现她爱国坚贞的情操,可是一咏完这首爱国诗,立刻投入太祖怀抱,重享富贵,这似乎不符合她的品性啊?
其次,太祖晚年迎娶的宋皇后与花蕊夫人年纪相仿,她自己无子,本人比长子德昭还小一岁,因此,为了避嫌,一直到太祖去世,她都支持幼子德芳即位。由此可见,花蕊夫人就算进宫服侍皇帝,也不应该支持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皇子,毕竟宫闱伦理,最受帝王忌讳。

其三,五代十国年间,最有美名的女子就是南唐小周后和后蜀花蕊夫人。太宗皇帝一直是个心机深沉,将野心隐忍在最深处的人物。他就是等到自己登位之后,才害死李煜,强占小周后。他为了小周后,都可以隐忍,没理由,因为花蕊夫人的美色,做出当着皇兄面,射杀他美人的狂浪之举,平白暴露自己的野心。
因此,那两个贵胄间的传闻颇多破绽,恐怕其间隐藏着更深的隐秘,当年太祖险些为了将这个亡国之后立为自己的皇后,为此与朝臣争锋,可见爱她甚深,可是对她惨被射杀,居然毫无反应,就算是顾忌兄弟情谊,总应该有怒目而视或者悲从心来的人之常情才对,可是太祖对此沉默得有些诡异。
虽然这些旧事已经湮灭在几十年前了,但杨宗保还是觉得这一切宛如明月投射在羹汤上的倒影,似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隐隐影响着如今天下的走势。
一个几十年前被射杀的亡国之后,又怎么会影响到如今天下的走势?杨宗保自嘲的一笑,将一片菱形瓜果递给排风说道:“我们三人‘秉月夜话当年事,举杯羡煞离骚人。’,倒是不用尽谈些晦气之事,既然这道菜被皇家忌讳,大不了我以后就不在外人面前展示了。我们身处高楼之顶,俯瞰万家灯火,倒也不怕御史大夫们聒噪。”
杨宗保俯瞰汴京城的万家灯火,心底确实用处无限自豪,如今的欧洲还处在最为黑暗的中世纪,北宋的富裕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顶峰,国富民安,只要做到强兵一途,四夷臣服,就平生无憾了。
杨排风和呼延玉尽兴离开之后,杨宗保独自步下少瑞楼,转进他两年前就开始布置的那间密室。杨宗保今夜听闻了红颜殒命,又激发了强兵救国的豪情,他决定尽快发动那个他准备许久的阵法了。
当年他在杨业的护心镜里,发现了七缕天地间的强横残魄,他们有一位谋士,五位绝世战将和一个绝世佳人。他当年就让牙伯为他找了两路人马,一路寻找骊山神木,一路寻找泰山暖玉。当年的除夕,他们就赶回了,只是杨宗保这两年都闭关练武,没有把心事放在阵法之上。
如今的杨宗保三世为人,聪明机变有余,杨慎对宋史也了若指掌,但是在与总军师的交锋中,自己觉得在大局观,以及在未来的战场之上,自己一直都缺一个军师式的人物。七缕残魄中的那个谋士当然是他的首选。此人死于非命,重生之后,虽然没有前世记忆,但是才智高绝,成长之后,必然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