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上调兵遣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中美双方在上海租界里正式签订了《中美战略结盟》协议,协议有效期为二十一年,在协议有效期之内,协议盟友若受到非协议国的武装侵略行为,其他盟友将必须全力支持,并视侵略国为首要敌人。
美方代表很快就秘密乘船返回美国了,而徐邵文也通知了中美合作银行的总裁布朗,让其将自己在美国花旗银行的三千万美元存款转给美国政府,做为订购军舰的费用,又从国民银行调了一百万做为军事演习的费用。三千一百万美元的订单,要是让北京政府掏,估计三十年之内都绝对不可能的了。
不过,徐邵文在拿到这份结盟协议书之后,并没有急着上报给了北京。毕竟结盟协议的事情结束之后,自己这个总统全权代表便会撤销,自己暂时还想多利用一下这个头衔的便利。他一方面拖延北京的催促,一方面开始整顿军务。
四月下旬,炮兵训练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在几个外籍教官和顾问的督导下,勉勉强强可以算是速成了。
五月初的时候,日本向北京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签订《二十一条》,他们就会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山东督军靳云鹏完全陷入了左右为难,他现在是属于皖系军阀,段祺瑞命令他随时准备做出撤退,但是袁世凯却勒令其按兵不动、固守济南。
袁世凯现在所有希望就是寄托在徐邵文身上。徐邵文当然不能让老袁总是干等着,他故意向北京方面做出一些汇报,表示协约正在修改之中,并且美方已经决定介入山东问题。
这个消息总算让袁世凯稍微安心了一些,于是他也向日本做出了回复,假装表示自己有意愿签署《二十一条》全部内容,但是需要一段时间说服国内反对派。
袁世凯的这也假装愿意签订《二十一条》,却让全国人民信以为真,抗议反对的呼声越来越汹涌。而在南方的几派军阀和广州政府,更是借题发挥,推波助澜让这件事越演越烈。
—————————————————————————————————————————————————————
在五月四号这一天,徐邵文在自己督军署召集了武官处、参谋处和后勤部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这个会议没有邀请秘书处,在会场大门外也特意安排了十多个荷枪实弹的警卫,确保会议的全程安全。
“五月十日,我会动身前往济南,先行给靳云鹏打个招呼。”徐邵文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在五月十六号时候,我75旅第95步兵团、96机械团和97步兵团开始动员,乘坐火车前往山东,我会安排专用火车路线以及到达之后的驻地。”
徐邵文现在地兵力超过了一万人地编制。原本三个团地番号就是第95、96和97团。在年初地时候。秘书处又新设立地医疗机构。所以他又将战地医院和随军军医全部编成了一个独立营。直接有后勤部指挥。在战时分别下派军医到各个连队上。
今年三月招募地新兵人数超过三千人。于是徐邵文在原有地三个团地番号后面。又私自增补了第98和第99团。这两个团全部是满编机械化炮兵团。
会议室地所有人在听到了徐邵文这番话后。都露出了惊异地表情。忍不住交头接耳地开始议论起来。上海督军署是属于地方性质地军政机构。怎么可能贸然派兵去干涉其他地方地军政呢?而且现在山东问题十分激烈。如果北京方面迟迟不妥协。那么日本人说不定就真地要动手了。这个时候调兵去山东。难道是要对付日本人?
“大家都给我冷静一点。身为军人。你们应该知道自己地职责。”徐邵文喝止了会议室地纷纷议论。严肃地说道。他顿了顿。拿出了袁世凯委任自己地全权总统特使代表地文书不相瞒。我现在正是袁总统地全权代表。我所有地政治行为。全部代表总统。”
在场所有人在徐邵文严肃地神态之下。都不敢多造次了。纷纷聚精会神起。听候督军地下一步指示。
“四月中旬。我奉总统之命令。秘密地与美国达成了战略同盟。与美国结盟。目地明显。就是要联手对付日本人。”徐邵文故意将话语说地歪曲了一些。这样起码能让自己地部下知道。这次作战不是中方孤军作战。“我现在调兵前往山东是什么意思。我想在座地各位都是聪明人。我就不用多说了。”
武官处的军官全部都是年轻人,并且大多是刚毕业的,这个年龄段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他们早就对日本人种种可耻行径感到愤怒了。这次能够与日本人在正面战场上较量,就算实力不济也足以发泄心头的怒火,让小日本知道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更何况,这次还有美国这个大国来支持,信心与胜算更是多了几分。
于是,所有人都露出了慷慨激昂的神色,没有任何人发表异议。
“大家不用太担心,这次我提前前往济南,就是为了督促靳云鹏积极备战。山东有我驻军两万余人,再加上我部一万人,一共是三万兵力。如果战斗真的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一旦战火升级,江苏以及直隶都会增兵援助我们。而我们的美国盟友,也会在海上截断日本的供给线,到时候山东就成为了小日本们的包围之地了。”徐邵文语气轻松,就像是在谈风论月一般,显出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在简单的暗示性鼓舞了一番士气之后,徐邵文开始安排将令。
新军刚刚成立不久,军中的职衔只是委任了一些青年军官担任营长、连长和排长,到现在为止五个团的团长都还是空缺的。他让夏国桢出任第96机械团的团长,萧安国为第97步兵团团长。
夏国桢和萧安国虽然都是在两年前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但是在1922年夏国桢就会被授勋为定威将军,在1924年萧安国则会被授勋为良威将军。对于这两个几年后的将军人物,徐邵文自然知道他们是有才华的,决定让他们做为第75旅的主力军。
徐邵文又安排四月份刚刚加入督军署的孙建业统领第98炮兵团。孙建业原本去年就已经毕业了,被安排前往湖北出任营长。事实上如果他老老实实在湖北呆上了六年时间,就会被升任为第五混成旅的旅长。但是他却因为听说上海的新军有安家费并且俸禄高,在家父急需用钱治病的情况下,转而来到了上海。
徐邵文现在才知道人才的重要,除了安排了以上三个人物之后,剩下两个团的团长便没有合适人选了,只好做为旅部的近卫团,由自己亲自统辖。他让夏国桢、萧安国和孙建业三人,对于各自的团部,要人就向秘书处要,要物就向后勤处要,务必在出发之前将一切都打点好。
紧接着安排了一些其他繁琐的事务之后,徐邵文便结束了这次会议,同时要求在出发之前,所有人必须严守此次会议的内容。
散会之后,李振宁等到所有人都退出会议室了,才急切的向徐邵文问道:“文远,你真的要跟日本人开战?”
“能不开战那是最好了,我去山东之后,会安排通电日方撤出山东的通告,如果日本人置之不理,那这一战恐怕就得打了。”徐邵文脸色很认真的说道,当然他心里是知道,日本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撤出山东的。
李振宁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刚才还有两个团没有安排团长,为什么不让我顶替一个团呢?”
徐邵文微微笑了笑,说道:“战争是很危险的,我们好不容易在上海成就了一番成绩,可不能一下子全没了。我希望你能留在上海坐镇,上前线的事情还是我去吧。”
“什么?你要把我留在上海?”李振宁诧异的说道。
“是的,督军署总得有人看着。将士在前线,后勤也是需要保障的,而且兵源的支援也不能断,我把这些都交给你来打理了。”徐邵文很认真的看着李振宁,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你让我留在上海,是不是小瞧了我?”李振宁有些不服气。
“你就算不看大局,也要想想李家就你一个儿子。你父亲对我有恩,我肯定不能让你去冒险,而且前线和后勤都是很重要的,难道你就想不通吗?”徐邵文让语气严肃了起来。
李振宁对于自己父亲一向都是很顺从的,徐邵文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和犹豫之中。
徐邵文没有给李振宁多余的时间,他站起身来,意味深远的拍了拍李振宁的肩膀,然后离开了会议室。
———————————————————————————————————————————————————
下午的时候,徐邵文去了一趟海军第一舰队的司令部,会见了海军司令李鼎新。他将与美国珍珠港第一第二舰队在山东演习的事情告诉了李鼎新,让李鼎新在约定的时间将第一舰队调往北上,参与这次演习。
其实就算徐邵文不拿出总统特使的权力,李鼎新也欠了徐邵文不小的人情,而且对于日本人在山东的恶劣行径也感到愤怒。当即,他就答应了一下来。
美国约定的时间在七月一日抵达中国海域,所以李鼎新的第一舰队要在六月底北上。为了防止遭到日本舰队的炮击,徐邵文强调其宁可晚到,也不要在美国舰队到来之前进入胶州湾。同时还补充了一点,如果在演习期间,日军舰队有任何企图或者直接性的武力威胁,第一舰队可以立刻开炮还击。
在离开海军司令部之后,徐邵文又直接前往了改称为上海第115师师部的上海警备司令部,要求与郑汝成单独见了面。他将自己六月中旬将去济南的事情告诉了郑汝成,并且也命令郑汝成协助第75旅通过火车北上的调度。
郑汝成在听说第75旅要北上去山东,立刻就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他自然相信徐邵文是奉了袁世凯的命令才这么做的,所以不敢多怠慢,马上应承下了来,将运输的事情全部交给自己。
当然,徐邵文要求的是不声不响,悄然的将第75旅的物资、装备和兵员全部运到山东。
郑汝成猜出要对日本都真格的之后,当下就主动向徐邵文表示,自己会调集了麾下驻军,帮助第75旅筹集战略物资,这当然是希望到时候也能混一个后勤功劳。
————
推荐朋友的书《纵横拳皇》!
发首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