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神秘的包裹【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静下来,按照宋钟传授的姿势打坐,闭上眼睛心中把宋钟所教授的『三尘心法』落尘境界第一层的法门从头到尾又想了一遍,按之修习。
宋钟所传授给他的落尘境界第一层在『三尘心法』中本就是最为粗浅基本的修习法门,功用只在两个字:练气。修炼之人,静坐之下,放开心念禁制诸般烦恼,引天地灵气入体行大周天运转,借此与天地一息,进而感悟天地造化。若能引灵气在体内连续运行三周天,则自身经脉已然稳固,可以修炼更高的境界了。
『三尘心法』,乃散仙遗留之精妙法门。万年以来,不知为这落尘阁争得多少荣光显誉。这道家术法,主旨在于一个“道”字,即天道,即人道,即自然之道、万物之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一气化三清,三清化万物,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达天人合一,化为大威力。无为而始为,觅长生亘古。
姜宁坐于床上,张开全身七窍毛孔,引天地灵气入体沿经脉运行,以此锻炼稳固身体元气和内络经脉。缓慢的按照宋钟的描述试着在自己体内运行周天。饶是姜宁聪慧异常,或是禀赋极好,很快便摸索到了关键之处,基本掌握了这第一层的修炼之法。只是需要以后勤加练习,来逐步提高罢了。
姜宁修习间,不觉时间已过傍晚。姜宁见果然如宋钟所言,这修习并非一日之功。他虽然已经掌握了修习之法,但要控制这天地灵气还是十分吃力。试着在自己体内运行周天,没有半点感觉。于是睁开眼睛,摇了摇头,准备去吃晚饭。
“小师弟!”
姜宁远远就看到宋钟在厨室门口叫着。
“小师弟,怎么样,这入门法诀可有疑惑之处?”
“宋师兄,我感到十分顺利,很快就掌握了关键所在,觉得已经入门了。只是,那天地灵气控制起来非常吃力,想在体内运行周天也还没找到一点感觉。”姜宁说着。
宋钟瞪大着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仅仅十岁的孩子,像是看什么怪物似的。他可清楚的记得,当年他学这入门之法,可是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掌握关键的。这姜宁竟然只是一个下午,就完全掌握了,他怎能不惊讶异常。
只是这宋钟没有自知之明,他虽然资质也算是不差,但偏偏在领悟方面笨拙的出奇,当初东方朔没有少处罚他。而这姜宁,大户人家长大,诗书礼仪等等都有所涉猎,聪慧非比寻常,所以仅仅用一个下午便已经入门。只是这往后的修行,也不好说。
姜宁见宋钟那下下打量自己的神情,一会摸摸自己的头,一会摸摸自己的胳膊,好像站在他眼前的不是个人一样。姜宁被他摸的浑身不自在,道:“宋师兄,去吃饭了。”
宋钟被姜宁拍了拍,醒悟了过来,随即对姜宁道:“小师弟,这修炼一途,艰深异常。你虽然已经入门,但要想完全控制天地灵气,运行大周天,还是需要慢慢修习的。要戒骄戒躁才行,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宋钟俨然换作一副师长口气,对着姜宁唠叨着。
二人吃过晚饭后,姜宁准备回房。
“小师弟,晚上没什么事,我带你去看好东西,去吗?”
“什么好东西啊?宋师兄,师父说天道酬勤,我还要回房修炼呢。”
“去了你就知道了,那可是大饱眼福啊。”宋钟说着,不觉中口水又流了出来,嘴巴张着,脸上一副回味的龌龊表情。
姜宁看到宋钟这幅模样,觉得不会是什么好事,于是说:“不了,宋师兄,我还是回房吧。”
“我说小师弟,你年纪还小,时间多的是,修行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急什么……”
姜宁不再理会,向自己的竹屋走去。

原来这宋钟是要去紫荆百花府,这紫荆百花府便是郭襄的一脉所在。这宋钟不知道怎么在那座天池的索桥附近发现了一个隐秘藏身之处,经常跑去偷看那里的女弟子们。有一次被人家发现,好生羞辱了一番,今天正好想带着姜宁壮壮胆。那郭襄一脉,弟子算是落尘阁最多的,具为女性,且个个风华绝艳,妩媚可人。
“看来,我还是一个人去吧。”宋钟自语道。
-------------
姜宁回到房间,吸了口气。想到离睡觉还有一段时间,又想起了曾经自己和申屠、郝连在一起玩耍的日子,想起了付伯那奸猾的模样……
突然,他想到了付山给他的那个包裹。从上山到现在自己一直都没有打开,付伯说是两本书,会对自己有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书。
姜宁想了想,现在没有人打扰,便走向床边,从床下拿出了包裹。
一股酸腐腥气扑鼻而来,姜宁一手捏着鼻子,一手慢慢的打开包裹。
只见包裹里的确是两本书。姜宁看了看,一本是用羊皮做的,从颜色和手感来看,年代应该很久远了。另一本是纸做的,破破烂烂,布满折皱。那羊皮做的书只有九页,姜宁拿在手里翻着,感到奇怪,这书里并没有一个文字。
随后,姜宁又拿起了那本纸质书本。这书较羊皮书厚,有几十页之多。只见封面写着三个字:『元气道』!
姜宁觉得很奇怪,随即打开来看。只见其第一页上写着一篇类似于心得的文章:
余本出身微末流派,资质愚钝。修习功法近百年,才得入门槛。奈何并无后续功法修行,以至停顿长久。后余自行研究,一心问道,终在穷途之时有所感悟,结合本门入门法诀,自创一功法,名为『元气道』。
余感天下修炼之术,无论正邪妖魔,皆在引天地灵气,以求固本培元,感悟天道。奈何自然之力,岂是人所揣测。天地灵气,自古有之,其杂质也是十分之多,并不是修炼所取之道。修炼一道,皆为求得长生,与天地寿,原本逆天而行。而修习天地灵气,或可引动天地之威,有通天神通,但于长生,则永不往来。
……
天地生于混沌,为元气而化。元气乃万物之根本。可以说,一花、一草,一人、一兽,一山石、一湖海,万物的本质都为元气。以元气修习,才是万法根本,胜过那强行摄取灵气百倍。
……
元气,本不可感知,不可利用。但余殚精竭虑,终得一法。使得人可依靠自身来感知元气,修习元气。若依此法修习,至大乘之时,必可登上长生天道,俯视天下万物!……
姜宁看着这篇心得,心中大吃一惊。宋钟所说的『三尘心法』,修炼在于以自身为引,汇聚天地灵气于己身,借天地来感悟道之所在。而这『元气道』上所述,却似是要修习另外一种称之为元气的东西。所述之法,迥然有别于『三尘心法』。据这『元气道』的说法,其他法诀强行摄取,逆天而行,将永无长生可能。他虽然小小年纪,也明白两者的明显不同,心中不觉疑惑万分。此法究竟是何人所作,付伯怎会有此物在身,会不会是付伯胡乱一写,戏耍自己。这时,他又开始怀疑起付伯的身份……
姜宁拿着这本『元气道』,从头到尾翻看着,想找出这本书的作者。但他发现,本应写有作者名字的地方被人挖空了一块。他又仔细的看着书后面的内容,发现除了详细描述『元气道』的修炼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内容,江海破,乾坤挪移,虚空斩……
姜宁看着这书里详尽的描述,觉得这不大可能有假。又想了想付山对他说过的话,便准备按照这『元气道』里所说的法诀来修炼试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