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长安岛(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劳工们最后全都留了下来,到不是因为扬帆这个前人力资源总监的话有多么的动人。事实胜于雄辩,当劳工们看到原来那些海盗每人都被扬帆“慷慨”地分了至少三百个金币寄回家去的时候。于是这些劳工也就毫不犹豫地上了贼船。毕竟美洲太远,就算真能挣到钱,能不能回得了家都难说,在这里不但能挣到钱,而且以后回家也容易。
当然新海盗们还是有一点小麻烦,那就是当扬帆下令剪他们的辩子的时候,有些人又哭又闹的死活不干,不过对这事,海盗们早就轻车熟路了,掀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来。而绞了辩子,那些福建劳工就更不敢提回家的事了。
打败西班牙舰队后的整整三个月,由于那个西班牙总督要向国内交待,而当时的邮船信件从西班牙到马尼拉来往没有半年根本回不来,所以西班牙人一直没有再找扬帆的麻烦。而其他国家,英国刚刚夺取了印度,在南中国海除了一个重要入口马六甲外暂时鞭长莫及;至于法国吗,才刚刚在印度、北美被英国打得了鼻青脸肿,现在除了法国本土都几乎要看不到法国人了;而葡萄牙人虽然占着澳门一地,但人少船小,扬帆不去惹他就不错了。所以扬帆的外部威胁并不大,这也使他有时间作一些重要的事。其实这一段说起来很不公平,当其他海盗们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打劫成果的时候,扬帆忙着却都要吐血了,也幸亏没有人打他来,否则……
这一段扬帆主要在忙武器加工这件事。
虽然无后座力炮的最重要部件钢管已经搞到了足够生产一百门的材料,但以海盗原来那七八个人完全手工的加工能力一个月产量拼了命也不过生产了十来门,这还是因为扬帆亲自加入的结果。好在熟能生巧,特别是申屠、胖大海在扬帆的教唆下又专门去了一趟马尼拉,再威胁了一通罗芳后绑架了六七个铁匠回来(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原来那七八个人除了扬帆自已也都是从马尼拉甚至马六甲绑架来的),工程明显加快了。
由于新加入了一百五十多新海盗以及又有了几个小股海盗的加入,长安岛人口的规模比以前大了三倍。尽管没有到了要增加新寨的地步,但扬帆为了便于管理,仍然将一部分人口迁到另一座山头上,另建了一个新寨子供人居住,原则就是有家有口的以及工匠还有部分保护寨子的海盗在原来的寨子居住,而单身的海盗在岛上的时候就住在另一个寨子,这一方面是为管理方便,另一方面也是扬帆怕出事,毕竟现在海盗们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长期缺乏X生活的海盗们急了可什么都作的出来的。
似乎为了响应长安岛这个名字,原来的寨子扬帆给它起名叫长平寨,而新寨子叫久安寨,合在一起就是长久平安的意思。这个名字有点讽刺,但却说到了海盗们的心窝里,虽然总是给别人带来麻烦,但自己却希望过得平平安安的,这也算是人的通性。
长安岛虽小,但这个岛原来就是一个几百万年前的火山喷发而成的大岛,所以岛上资源很丰富。比如再往岛里去一点,裸露在地面上的铁矿以及褐煤,在以前就令扬帆眼红不已,只是因为以前海盗们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再加上打劫与买来的物资足以支持这一切,所以扬帆没有在岛上大炼钢铁。这一回加上福建的那批劳工以及从马六甲绑来的工匠,扬帆手里可动用的人力资源多了起来。而且时间也难得的宽松,所以就将炼钢铁这事提上了日程。
将寨子里的行政后勤工作交给黑叔、胖大海去安排,将训练交给申家兄弟,扬帆就带领一批工匠进了长安岛的深处。
在扬帆这个管理内行、工业也逐渐熟练起来的大当家指挥下,工匠以及其他被轮流派工的海盗们先将褐煤炼成炭,然后再用炭火烧烤露在表面的矿石。烈火下矿石裂开,变得松软,稍待冷却,便把它们成块开采下来。旁边等待的人们很快将矿石选好,再交由另一拨人装车,送到海边淘洗,用当时人们已经掌握的水选法,把纯的铁矿石筛选出来。接着,负责冶练的工匠,开始给架起来的坩埚加热,坩埚里填满了一层层的焦炭和矿石。利用新造的人力鼓风机向燃烧的火焰上吹气助燃,使温度达到溶点,好让铁从矿石中溶解分离出来。待一道道赤红剌眼的铁水在冷却糟里冷却后,又将之送入煨钢罐,工匠们按一定的比例,开始往里添加焦碳等各种原料。再经过最一道气相精炼,一块块锃亮的钢坯已然成形。然后有人用铁夹子将其装入筐中,拖至堆放区,归入已经累至小山一般的钢坯群中。
对于炼钢,其实扬帆所起的作用并不大,18世纪其实从东方到西方都已经有了一套不错的炼钢技术,当时缺的只是蒸汽车的发明与使用,所以无法大批量的生产。这些马尼拉来的工匠都很熟练,基本上扬帆是个外行。
身为一个21世纪的MBA,扬帆有他的优势,就是管理。扬帆用他所学到的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法将工序细分,划分几道流水线,不但产量质量见长,生产速度也快了好几倍。
而扬帆又从那批福建劳工中挑出十来个手脚机灵,让这批工人专心学习炼铁与制作武器的操作方法,虽然一时还不能顶得上原来的工匠,但却要比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快了几十倍。
在新扩大的铸造厂,虽然自己生产的钢材还达不到足以达到无后座力炮所需要的硬度,但却可以用来制作炮弹了,这样一来,至少海盗们对外界的依赖就小得多了。尽管如此扬帆并不没停止对罗芳的“剥削”,依然尽量收集必需的战争资源,毕竟自己生产能力不大,而且主要在成品生产上了,多储备点没坏处。

在新一阶段的武器生产中,扬帆终究不是专业人士,实在是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便只有交给那些工匠了,让他们来攻克这个难关。
好在科技发展到十八世纪,已有了一定基础,再加上这批工匠来自于马六甲、马尼拉,技术水平不象中国大陆的工匠早已经落后于时代。
在扬帆的启发下,仅仅二十多天,工匠们就对原来那比较粗陋的火箭炮提出了改良方案,给火箭炮添加了几道用来加固炮体的箍筋,以大小两只钢柱相套连接,大钢柱里半注清油,将小钢柱套入大钢柱中,上面的小柱受压迫会自动往大柱里收缩,这样设计出减震系统,使火箭炮不至于因为每次射击都给自身造成较大的损耗问题,从而使扬帆原来设计的无后座力炮真正的有名有实了,而且使它的射击得更准确些。
除了改进了炮体,扬帆还亲自提出思路,让工匠们改进炮弹。按原来扬帆的设计,炮弹本身是一个两厘米厚的空心圆柱体,内里分两层放上大块炸药,依靠无后座力炮本身的撞击力将第一层炮弹引爆后,推动其冲向目标。不过由于原来设计的炮弹顶端的那层火药是延时的,所以如果炮弹要是提前击中目标的话很可能来不及爆炸就掉到了水里,虽然时差往往是十分之几秒,但却很要命。这一回,工匠们将炮弹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圆柱体,那是炮弹的推力部分,另一个是椎体,那是炮弹的攻击部分,而且两层完全分开了前面的火药完全是依靠前面的撞击力量炸开。这样一来,只要有几百斤的撞击力就足以引爆前面的炸药了,就算它在空中到了最大射程一头载下它的冲击力也足以令它在地面爆炸,而发射出的炮弹如果掉入水中也不会爆炸,这样一来很方便海盗们喜欢偷袭的个性,当然这样一来可能会有它落入敌手的担心,不过海盗们打仗主要在海上,想来一发掉到海里的炮弹跟一根针区别不大,扬帆并不担心这个。
大喜之下,扬帆立即重奖这批工匠每人五百个金币,还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改进旧武器、发明新武器,并且要什么扬帆都尽量满足他们,就算岛上没有,扬帆也会立刻派人去马尼拉、马六甲找。如此重视科研小组倒不是扬帆头脑发热。回想前生,近代中国可是吃够了科技落后、大炮利舰不如人的苦头,满清末年更甚,完全无力抵挡列强对她的宰割。因此扬帆自然对发明创新非常重视激励工匠们的发明热情。
总而言之,目前扬帆一切都很顺心,唯一不顺心的事就是感觉长安岛上人太少了,按这个岛的规模,足以装下三五万人。而最近扬帆进行的采矿练矿,加上铸造厂,所需工人数量极大,劳力极其短缺,直是入不敷出。
当然其他海盗们是不理解扬帆的野心的,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规模已经不小了,再大了就成累赘了,到时西班牙打过来,这些铁矿、厂房拿又拿不走,都得一把火烧了。
对此目光短浅的想法,扬帆刺之以鼻,等长安岛上真有了几万人,扬帆就有足够的能力建立一个大的工业中心,再装备一只三千人的海盗大军,到那时他相信在南中国海,甚至整个南洋就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了。
不过随着人口增长几倍,长安岛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即储备的粮食不够吃了。以往长安岛是不种粮食的,那几块土地也主要是种些蔬菜。这到不是因为海盗们懒,而主要是扬帆担心万一开起荒来,影响海盗们出去抢劫的积极性,毕竟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一旦种起地来,往往因小失大,为了几口袋粮食连几车的黄金都不要了。
本来东南亚地区是不缺粮食的,越南的大米、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的小麦都是极其物美价廉的。但是很不幸,就在今年(1775年),作为大米产地的越南爆发了后世称为西山起义的大规模农民战争。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哦,不对是阮文岳、阮文惠、阮文侣三兄弟居然占领了南方阮氏王朝的都城顺化并向越南北方郑氏王朝进军!战乱的结果就是大量人口逃亡、粮食减产,而大量战败的官兵加上逃难的人民纷纷成了海盗使越南沿海也不太平起来,想去那里买米这条路几乎就堵死了。
至于西班牙统治的菲律宾,很不幸扬帆现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由于前一段与西班牙打仗闹大了,暂时没有实力围攻海盗的西班牙总督深知海盗们需要从陆地上买粮,所以现在查得很严,就连罗芳都不敢再向海盗们提供粮食了。当然那位可爱的冈萨雷斯总督没想到海盗们居然自己有加工生产武器的能力,所以百密一疏居然没有禁止钢材运输,要不然扬帆可真就弹尽粮绝了。
扬帆也想过从台湾或广东一带买粮,但是当时清朝廷实行的闭关政策,唯一开放的广州城也严禁粮食出口。
“唉,老大,现在我们是守着一座金山快饿死啊!”胖大海一直负责着海盗们的后勤,这天他将沉在矿区的扬帆拉了出来,一边拾起衣襟擦拭扬帆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再一次劝扬帆:“现在除了让大家开荒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扬帆心有不甘,但低头沉思了半天,盘算着,可即便将眉头锁住一堆,仍是没有办法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有钱也买不来稻米的时期,除了开荒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扬帆不由谓然叹息一声:“唉,看来惟有自产自用了。”
幸好长安岛所处的纬度是热带地区,没有什么秋、冬季一说。而几百名闲着的海盗原来几乎百分之百是广东福建一带的农民,扬帆看到他们开荒的涌跃劲,感觉就像是在土地里挖黄金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