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壁后面是一大片荒草坡,左右分开了两道小径,中间插着一块路牌。
向左:幽冥地宫,向右:尸魂镇。
陶如旧记得九十年代初香港影坛产出了不少动作系的僵尸电影,其中有一部就叫做《尸魂镇》。
"没错,那片子就是在这里取的景,不过我们一般不走这条路。"
郑大哥让陶如旧走到队伍中央,小李在最前边,他和花开殿后。
"过了尸魂镇还有怨鬼路、转生街、九棺林和丧魂坡,这就套了远。从园内去到瓜地,我们一般都走地宫,只要二十分钟。"
一边说着,四个人走上左边那条道。
和其他几个区相比较,地宫附近更像是郊野荒坡。满是杂乱生长的树丛与灌木。碎石小路呈现微微下倾的趋势,逐渐沈到了地下,两边土地便相对着抬高了便成土墙。
陶如旧留意到左右土墙在夕阳中反射出淡淡的光芒,他伸手抚上去,原来是装了有机玻璃作为隔挡。他正不解为何要这样布置,贴近墙面的双眼就对上了土层中的某样东西。
是骷髅。
被镶嵌在黄褐色土壤里,浮雕般的骷髅。从脚边开始整齐地码放成墙。与陶如旧视线平齐处,是嵌在骷髅眼窝里的两个乒乓球大小的白色球壳,中央各有分币大小的圆洞。青年呆呆地看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是干枯掉的眼球。
从前见过煮熟的鱼眼的确有一层硬壳,没想到人的也是如此。
如此逼真,总不会是真的人骨罢?想到这里,陶如旧不由自主地悚了悚。
"那是凌总从西藏骷髅墙得到的灵感,按照照片叫人仿造的。"
郑青龙在后面解释。
"都是石膏做的模型,不过听说也有拿一些无主荒坟里的东西充数。"
陶如旧点头,看着那斑驳的土墙。有一些头骨还特意用黑色与朱红描眉画唇,荒诞之中透出一股阴森。四个人走在不足两米宽的地道里,不知不觉中,头上也被黄土的穹顶所覆盖。
小李与花开分别拿出手电筒,淡黄色的光晕里地宫朱漆的大门敞开着,地面也由石子变成了青砖。外界虽然闷热,但是进入地宫大门,由土壤渗透而来的寒气便扑面而来。
灯光扫到的墙上是一张地宫的剖面图,从上面看来,地宫分为三层,以限制游客的年龄来加以区别。
地下一层是全年龄区,布置成阎罗殿、刀山火海奈何桥等阴曹地府的经典场景,放上古装打扮的蜡质假人,开放参观的时候打上青红的灯光,以及若有若无的音效,到的确很有几分阴曹地府的感觉。只不过现在是闭园,地宫中一切皆被黑暗所吞噬。那几个蜡人的黑影立在角落,到更有几分鬼魅的意味。

然而这些对于成年男子来说,并不能算是十分的恐怖。
小李一边顺手捡了些游客丢下的杂物扔到垃圾箱里,一边说:
"我们要在这一层走一段路,然后下到第二层从北边的工作门出去,外面就是瓜地。"
陶如旧"哦"了一声,与举着钢叉的马面蜡像擦肩而过。
不常流通的空气里弥漫着蜡油与塑料纤维的气息,几处地面上还镶着大块强化玻璃,隐约有眼睛从下面窥视上来。当然也是蜡质的。
"这里好像不太吓人。"
陶如旧诚实地说出内心感受。
"以前住校的时候,宿舍后面的山头上就是野坟,我们就会半夜里爬起来练胆。对了……"
他转头去问花开:
"花开在上高中么?"
拿这手电筒的少年愣了一愣,随即微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这种乡下孩子,能上到初中就够用啦。再说钱也不够……"
小李在前面嘟囔着。脚步声一下子变得拖拉而又沉重。
陶如旧又尴尬了起来。郑青龙是四人里年长,也最沈稳的一个,见状自然要打圆场。
"那些都是过去。现在海岭村里不就好多了么?"
小李脾气本来就像小孩,听到这句话又一下子开心起来。
"是啊,以后小郑哥的儿子可是一定要读博士后的。"
话音未落,青年就抱着脑门"哎哟"一声蹲了下来。并不是郑青龙出了手,而是走路不看路,歪歪扭扭地撞到了青面獠牙的白无常身上。
"哟,对不住您老了……"
小李捂着脑袋站起来,着捡起白无常的高帽替它带好,郑青龙上前关照他的伤势,顺便教训了几句。
众人又走了几步,小李指着不远处一个低矮的侧门叫道:"就是那里了。"
小门是通向地下二层的通道口之一,门口处插着-2F的标示牌。四人依次进去,原来是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天花板上有一个伪装成井口的圆洞,筛下来一些光亮,正好落在小屋里唯一的一具陈设上。
那是一口朱漆棺材。周身绘着斑斓彩画,静静停在陶如旧面前。
"我们要从棺材里下去。"
小李这样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