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me3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挪威的首都,奥斯陆是个比较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她始建于十一世纪,在1814年就成为挪威首都。昔日曾称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后改为现名。据传说,奥斯陆意为“上帝的山谷”,也有说意为“山麓平原”的,这两种说法皆因与奥斯陆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城市濒临曲折迂回的奥斯陆湾,背倚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苍山绿海相辉映,使城市既有海滨都市的旖旎风光,又富于依托高山密林所展示的雄浑气势。
按道理说,挪威地处地球的北端,天气应该是十分寒冷。实际上这里的温度并不低,最寒冷的冬天,其平均气温不过零下5到6摄氏度。不过挪威的风,都是硬风,温度虽然不低,但是吹在人身上却是刺骨的寒冷。
李大海他们一行顺利到达预定的酒店。作为俄罗斯人,阿廖沙他们当然不惧怕这里的天气,他颇有些担心的看了看只穿了件毛衣和厚外套的李大海,却发现这个中国人没有半点不适应的样子,不由得暗暗叫奇。
实际上李大海并不需要穿那么多衣服,现在的他可谓寒暑不侵,这么点低温对他没有影响。不过他可不想穿上单衣,走在大街上被人当怪物看。
阿廖沙他们是来办机密事情的,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个相对而言比较偏僻的酒店。当地的人对他们一行人没有奇怪的表情,毕竟这里作为历史悠久的名城,每年来旅游的世界各地的人不在少数,见怪不怪了。
由于时间很紧,李大海他们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休息一晚上后,他们乘坐客轮,从海路去此行的目的地——科尔内斯。
挪威有大规模的渡轮及快艇运输网,联络了近海岛屿及滨海市镇、峡湾地区的交通。挪威传奇的巡航汽船,百年来一直是联络北部临海零散小渔村的生命线。
李大海他们就是搭乘的每晚从卑尔根往北驶的船,经过六天的航程、停靠三十三个港,才到达目的地科克内斯。他们运气不错,天气很好,沿途的群山峻岭、峡湾绵延,让他们目不暇接。北地海域的风光,让李大海感叹不虚此行。
科克内斯那里早就有克格勃的人员在等待他们了。休息了两天,驱除了坐船的疲劳后,他们迅速的登上出海的船。作为俄罗斯的中央情报局,他们的工作做得还不错。最起码,他们能在别的国家弄到很标准的考察船,各种设备一应俱全,李大海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航行两天后,他们到达了个荒岛。这里常年被冰雪覆盖,环境十分恶劣。为了应付这寒冷的天气,李大海他们带足了各种补充热量的食物和军队专用的取暖设备。李大海很是纳闷,当初德国的飞机是怎么飞到这里来的。从柏林到这里,二战时期的远程轰炸机也未必能开那么远,况且还有恶劣的天气做阻挡。
不过李大海也没心思去关注这些了,具体的位置克格勃的人已经搞清楚,基本上把地点细化到了经纬度后边三位小数,不过那里的海底地形却让俄罗斯的打捞人员比较傻眼。从各种手段得到的资料来看,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海底裂开条大缝,绵延上千公里,而飞机残骸无巧不巧的正好落进这条缝隙里。如果是海沟,那还好办,毕竟海沟宽度比较大,比较容易施展开各种设备,而这里的缝隙最宽不超过十米,而深度却达到百米,什么设备都难以进入。
当然这种情况对李大海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这也是克格勃经过无数的调查后,请来李大海的原因。经过两天时间的准备,他们把船开到了目的地,准备开始打捞了。
不过很明显,有人并不想他们顺利的把东西弄回俄罗斯。早在他们出发的时候,几个戴着厚帽子的人就已经盯上了他们。
“我说克劳泽,我们应该在他们出发前干掉他们。”一个比较胖的家伙看着李大海他们,阴沉的说道。
“闭嘴!”被称呼为克劳泽的人低声骂道:“弗里希,你知道个屁!这回我们得做黄雀!你看见那个中国人没有?他是俄国佬请来打捞那东西的高手!上次叫你仔细看看资料,你这家伙又没听!”
“黄雀是什么意思?”弗里希摸了摸脑袋,不解的问道。
“白痴!”克劳泽翻了翻白眼:“你这家伙就知道泡妞,不学无术!中国人有句话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就是说,俄国佬去打捞东西,我们在后边看着。等他们弄上来后,我们再把东西抢过来,明白?”

弗里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还是没弄明白黄雀的意思,不过等着抢东西他还是知道了。想着把那件东西弄到手后,自己就成了亿万富翁,弗里希就感到热血沸腾。他现在很期待李大海他们能顺利打捞出那件宝贝了。
很显然这几个不怀好意的家伙都受过正规的跟踪训练,以克格勃的精明强干,都没能发现他们。克劳泽带着他的几个手下,一路跟着李大海他们到了荒岛的外围,然后就联系了他们在当地的潜伏人员,一共三十多人,组成几个小组,带足了军火后,就地等待着李大海他们捞宝归来。
李大海他们没有注意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尽管克格勃的人十分小心,但是却过于自大。他们知道有个势力想对他们不利,却认为那些人都是乌合之众,他们能轻松应对。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好李大海,让他能安全的把琥珀宫弄出水。其他的一些情况,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打捞行动终于开始了,李大海穿戴好了装备,从容的下了水。尽管地处北极圈,但是这里的海水温度并不低。这里的纬度比较高,气温低,但是大部分海域并不结冰,这主要是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区表层水温比同纬度的格陵兰海高出十摄氏度以上。
不愧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李大海一下水,就发现了大量的鱼群。他曾经研究过各大海洋的盛产鱼类,知道那些鱼就是著名的鳕鱼和鲱鱼。在奥斯陆的时候,酒店就曾热情的给他们介绍过,李大海吃了不少,味道的确很不错。
这里的海水深度达到了千米,属于罗弗敦海盆区域。李大海一路下潜,很快就到达了寂静的海底,面前不远处,一条大裂缝蜿蜒到无尽的黑暗海域中。
“目标到了啊。”看着这条缝隙,李大海暗暗高兴。出来这么多天,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他摇摆了一下身体,鱼一样钻进了不到三米宽的裂缝中。顺着裂缝游了百多米,李大海终于发现了卡在近八米宽的缝隙中的飞机。
李大海不是军迷,当然认不出这是著名的me323型军用运输机。外观上来看,这飞机有个巨大的脑袋,也就是运输仓。机尾和头部相比较,就显得比较纤细。和现代运输机对照,李大海觉得这飞机的样子有些滑稽。
飞机外观大体上保持了完整,不过机翼上巨大的孔洞,表明了它当时的惨况。实际上这飞机被击中后,并没有当即坠毁,而是坚持飞行了上千公里,才坠落在这里。不然的话,琥珀宫早就落在盟军手里了。
李大海围绕着飞机观察了一圈,发现没有可以出入机舱的地方,当场就犯了难。这飞机可是金属制的,装甲比较厚实,想砸开它有些困难。而且机舱的门被卡在了裂缝底部,他根本就下不去。裂缝周围都是岩石,使得挖开这里也成了奢望。
“靠了,碰见个乌龟壳!”李大海有些气恼的踹了踹机身。
无法可想,要用手里这点东西,拼了李大海的老命也不可能弄开飞机。而且这玩意还是军用的家伙,胖敦敦的有几十吨重,卡在这岩石缝隙里边,用吊车也不一定能拉出它来。李大海只好回到海面,让阿廖沙他们想想办法。
好在阿廖沙他们已经预料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装备带的还真是很全。李大海说出底下的情况后,他们当即拿出了个方案。
“这玩意是啥?”李大海看着阿廖沙拿出个电锯模样的东西,傻傻的问道。
阿廖沙笑道:“克格勃特制的水下切割机,能轻松的在水底下切开五毫米的钢板。对付铝制的me323,足够了。”
李大海提起这个笨重的家伙,想起以前看过的恐怖片《德州电锯杀人狂》,心里一阵发毛。这玩意要是切在人身上,擦着就伤,碰着就死,简直就是残忍到极点。
摇了摇头,他把心里那种恐怖的幻想抛开,向阿廖沙请教了这玩意的用法。看上去笨笨的家伙,实际上使用起来很简单。两只手拎着手柄,打开开关,前头的锯片就开始飞速旋转,遇木切木,见钢锯钢,厉害非常。
把玩了一阵后,李大海熟悉了这水下切割机的用法,立刻带着它下水,开始了解体me323的工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