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篇】 第〇〇六集 英雄出山(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屋山的一条山路上,风尘仆仆的欧阳曦、赵云、魏延等三骑在急速奔驰着数日来,三人目睹所见所闻,深切感受到百姓的疾苦,迫切希望能尽快聚集义军,然后投奔刘备,为结束乱世尽一份心力。
由于曹操、袁绍都多次派军入侵并州,张燕的控制地盘已经被曹、袁夺占不少。几天来,途径张燕、袁绍、曹操的地盘,给了三人对比鲜明的感受。
张燕的地盘多在太行山西麓,虽然不少郡县土地肥沃、牧草丰美,但由于兵荒马乱、盗贼横行,许多村庄田舍都已被毁弃,放眼望去,到处满目苍儗荑,并州百姓在张燕的暴政下,生活十分艰难。
袁绍控制的地盘多在太行山东麓,虽然苛捐杂税繁多、土地兼并严重,但总算还像个样子,看来,袁绍身为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对于治理领地还是颇有办法的,只是由于其身处世家门阀的局限性,往往只从家族利益或地方豪强的利益出发,百姓虽然勉强能维持生计,但生活十分清苦。
与张燕和袁绍的地盘截然不同的是,曹操控制的太行山南麓一带的郡县,隐有欣欣向荣之势。虽还说不上士民丰足、路不拾遗,但由于广泛实行屯田制,无论是集中居住的屯田军户,还是散居各村的屯田民户,都呈现出有条不紊的态势。
马背上,赵云一扬马鞭,指着远近群山说:“大哥、三弟,这王屋山已在曹操的控制范围之内。曹操自今年迎天子于许昌,为了迅速建立一个稳固根据地,便着手清剿衮、豫二州和青州、并州部分控制郡县的盗匪和黄巾余党,现在,其境内已经没有千人以上的大股贼寇了,象这个王屋山中的黄巾余党,就只有五百余人,因为害怕官兵征讨,都很少出山掳掠百姓。”
魏延在马上接口道:“大哥、二哥,看来这个曹操还真有些本事,我们要去投奔的刘备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吧。既然这个曹操如此本事,又已拥戴天子,我们是否可以改投曹操呢?”
欧阳曦刚要说话,赵云已怒目相视道:“文长,曹操虽名汉相,实为汉贼。虽然他的领地治理得不错,但他只是从家族利益出发来经营自己的势力,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关怀老百姓两年前,他借口陶谦杀害了其父曹嵩,率军进犯徐州,就曾残忍地杀害徐州百姓数万人。曹操这人做事只讲功利,虽然很有能力,却没有一颗仁德之心,试问这样的人面兽心之徒,怎能和德名布于四海的刘使君相比?”
魏延刚要争辩,欧阳曦忙劝道:“曹操奸险、刘备仁德、孙策勇猛,这三个人并为当世英雄,都有着平定天下的能力。然而,曹操代表的是新兴贵族的利益,孙策代表的是传统豪门望族的利益,对于百姓,他们都只是一种利用的心态,而不会真正为百姓谋福利。只有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他出身贫寒,深切了解百姓的疾苦,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平等对待传统贵族、新兴贵族和普通黎民百姓的公平之心。我们选择辅助刘备,正是看中了他一心为民、平等待人的美德,希望能够帮助他建立一个百姓富足、文明鼎盛、万邦归附的天朝上国。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我们就要学会更深入地思索所见所闻,而不要因为其他诸侯的一些长处而动摇了我们辅佐刘备的决心。”
听大哥如此说,赵云不由目放异彩,在马背庄重地对欧阳曦拱手道:“大哥,你说得太好了。我们不辞辛苦的习武,不是为了自己博得高官厚禄,而是希望以一身所学,投效明主,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魏延见大哥、二哥达成了一致意见,忙辩解道:“这个,我也赞成辅佐刘备,只是看到曹操治下如此条理,而担心刘备的治国才能不如他罢了。”
听魏延如此说,早已对刘备归心的赵云忙替刘备夸口说:“文长,刘使君颇能举贤任能、善理民政,兼其有简雍、孙乾、糜竺等政才为辅,足以掌管一州之地。”
说话间,三骑已经深入到了王屋山深处。赵云忽然驻马,以马鞭指着远处山坡上的营寨说:“大哥、三弟,黄巾余党的山寨就在数里外的山坡上,我们可在此商议一个办法出来,然后开始攻打山寨。”
魏延哈哈笑道:“虽然对方有草寇数百,但我等三人均为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不用计谋,拍马舞刀冲杀过去,也可覆手而定。”
赵云皱眉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不过,我们此次前来并不想多造杀孽,而是想将这些贼寇予以收编,编成义军以为爪牙,然后前往小沛投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贼寇都将是我们麾下的兄弟,怎可滥杀呢?”

欧阳曦一皱眉,计上心来,便对二人道:“我倒想到一个主意。我们就光明正大地前去拜山,就说我们是徐州牧刘备派来的劝降使节,求见他们寨主。待到得山寨巢**,再以言语试探其匪首,如若其识相归顺便罢,如若不然···”
魏延听得兴起,忙接口道:“匪首如若不愿归顺,我们便当场将之斩杀,再杀掉胆敢反抗的头目,威逼贼寇弃械投降。”
赵云亦觉此计可行,从怀中拿出一枚令牌笑道:“刘使君曾赠我一枚徐州通关令牌,正好拿来取信于贼匪。”
欧阳曦接过令牌一看,这是一枚长约三寸、宽约寸许的铜制令符,正面刻着一个徐字,下面有徐州牧刘备令字样,背面是一个通字,下面则是可便宜从事字样。
欧阳曦不由大喜道:“二弟,你这枚令牌并非普通的通行令牌,而是徐州牧刘备特别颁发、可便宜行事的特别通行令。有了这枚特别通行令,取信于匪首想必不难了。”
三人计议停当,便纵马飞奔到廖化寨前。一名黄巾头目带着两个喽啰拦住三人马头,厉声喝道:“何人敢闯我山寨,快快留下姓名来历,否则,可别怪爷们刀剑不长眼睛。”
三人听得这个小小的黄巾头目居然敢喝骂自己,都不由失笑。赵云拿出通行令道:“我等乃徐州牧刘使君的招降使君,快快叫你家寨主出来迎接。”
这名黄巾头目名叫杜黑,负责把守寨门,为人最是粗俗贪婪。他虽对这三名英武的骑士有些畏惧,但仗着手下有三十多人,也就没把赵云等三人放在眼里,大大咧咧地说:“使者?谁知道你们是真的还是假的,寨主公务繁忙,那有空见你们。这样吧,看在你们是使者的份上,大爷我也不为难你们,早点离去吧,就说我们寨主对归顺朝廷不感兴趣。”
魏延一听大怒,拔出腰刀就要砍了这个小头目。看到魏延动手,杜黑也忙招呼手下的喽啰上,眼看就要打起来。欧阳曦忙止住魏延道:“这个小头目根本就是无知者无畏,他又不懂什么,无非是想勒索点银子罢了。我们干正事要紧,就打点一下得了。”
杜黑曾隐约听族兄杜远提过要归顺刘备的事情,刚才咋咋呼呼也就是想敲诈勒索一番,以他欺软怕硬的心态,真要和使者动手,他也颇有些畏惧。听到欧阳曦的劝说,他忙止住了手下的攻势,贪婪地盯向魏延的腰包。
魏延无奈,只得从腰包中摸出一绽十两的纹银掷给杜黑:“小子,算你走远,大爷我赏你的。”
杜黑有钱就是爷,接了银子忙谄笑道:“三位爷,刚才多有得罪,勿怪勿怪,我这就去禀报寨主去。”说完,吩咐手下的喽啰把守好山门,飞奔到寨内去报告杜远去了。
这时,杜远正和廖化一起在聚义厅后的一个山洞中清点山寨的财物,这个山洞贮藏着山寨的粮秣、器械等物,二人正指挥着数十名精干的黄巾兵将这些粮秣器械分类装箱。
廖化看到大部分财务都已经装箱了,满意地对杜远点头说:“元望,通过垦荒和放牧,以及你掳掠大户所得,我们倒也有不少财物了。从这王屋山前往小沛路途遥远,加上还要穿过曹操控制的地盘,要想将其全部运送过去,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杜远笑道:“兄长,其实钱财只是身外之物,我们只要投身到刘使君麾下,何愁没有锦衣玉食呢。我们山寨有二百多名老弱妇孺,他们并不适宜长途跋涉、投军入伍,不如将他们留在山中耕作我们开垦出的田地。我们只需率领三百精兵,携带军械及一些干粮上路,至于剩下的粮食财物,均可留给继续在这里耕作的兄弟们。”
廖化喜道:“元望,没想到你能有如此胸襟,真是愧煞愚兄了,也让愚兄感到很惊讶,我记得你以前没这么好心的。”
杜远赧颜道:“人都是会变的。刘使君以仁义闻名,我等既要投奔于他,自然要投其所好,善待百姓,否则,又怎能立身保命呢?”
廖化拍了拍杜远的肩膀说:“你说的也是,我们久在草莽,现在既然决定要去投奔刘使君,就得克服以往的匪气,不然就做不好官军。”
两人正谈话间,一名士兵禀告:“大当家、二当家,杜黑有要事前来禀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