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和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敦煌城外的夕阳也仿佛难以忍受城内外的凄惨的场景,慢慢的将头低了下去。而突厥人显然也不愿意在攻城上继续有什么大的动作,因为这是连孩童都知道的兵家大忌。
“你们这群废物,攻了这么久连城墙都没登上去!”默葛见对方依然完好无损,暴怒的喊道。
“可汗大人,城墙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百姓,他们也全都进入了战斗!”从巢车上下来的突厥观察兵来到默葛身前说道。
“叶护可汗,天色已晚,我看今天应该暂行放弃进攻,他们已经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飞,我们何必在损兵折将,就是困也困死他们!”旁边的一个千夫长过来对默葛说道。
默葛冷冷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千夫长,重重的鼻子‘哼’了一声说道:“给我传令收兵!”他不得不佩服对方的顽强的,望着城头上那硕大的‘杨’字,心中一阵不解:圣女派人的搜集的情报说这凉州凉州地界没有什么精兵良将,密报上说杨素和杨广都已经回京师了,也不曾听说还有一个姓杨的大将军,情报上倒是提到凉州的总管姓杨,但密报上说此人贪财好色一无是处,难道情报有误?!圣女也会犯错误吗?不会的,不会的!
敦煌城上的士兵和百姓见突厥人退去,全都振臂欢呼,紧紧的抱在一起,仿佛忘记了这只是取得了暂时胜利,仿佛忘记了还会有明天的更加残酷的战斗。
杨等人则实在高兴不起来,他更加清晰眼前的自己这些人的处境,望着远处退去的模模糊糊的突厥人也暂时松了一口气。
“回大人,我们一共死了大约2400多人,伤1000多人!”冯昱沉声说道。
“大人,我们的箭矢已经不多了,其他守城用具已经基本用完了!”史万岁红着脸说道,是自己劝杨铁不突围的,可现在的情况就是神仙都无法扭转了。
两人说完忐忑不安的站在杨铁身边,世子们都将目光投向了杨铁,在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杨铁望着着广漠的戈壁,忽然觉得自己也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尘埃、沙粒,何必太过于执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自己尽力就可以了,在说自己本来就一无所有,本来就是一个死人,难到还怕在死一次吗?!想罢脸上立刻挂起笑容,转身在每个人肩膀上重重的拍了一下,信心十足的说道:“取消突围!你们晚上多派人手,注意敌人一切动静!”
在场的每个人立刻感觉到了杨铁的变化,世子们一副疑惑可惜的样子,而以史万岁为代表的被提拔新将领则全都跟着高兴起来,他们虽然不知道杨铁到底有什么办法,但见杨铁信心在握的样子,便深信敦煌城肯定有救了,自己这条命肯定能保住!
杨铁慢慢的走下城墙,心中放开一切的他边走边摇着头用嘴吹着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beyond的那首《海阔天空》。当那音符想起的时候,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他们觉得从没有听过如此好听的音乐,一个个停下了手里的事情全都站在那里静静的聆听,没人发出任何声音,仿佛害怕自己一出声就会漏掉一个音符一样,大家就这么安静的注视着杨铁,直到他走远听不到任何声音,又过了好久人们这才犹如从梦中醒来一般。

大概是突厥人确实是过于疲劳,也许是他们认为敦煌已经是口中之肉了,总之突厥人晚上没有采取任何的骚扰行动。但史万岁等人仍是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的在各自的城门前整整守了一夜。
“大人,你不可以这么做,这样太危险了!”冯昱一把拦住杨铁坚定的说道。
杨铁的脸立刻变了阴沉起来:“少废话,这里到底谁说了算!来人,给我放绳梯!”
“大人,那就让莫将陪您一起去!”冯昱见杨铁动怒不敢拦他,但心中仍是放心不下。
“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守城,如果三个时辰我还没有回来,或者突厥人已经开始进攻,你就带领着他们突围吧,能走几个是几个!”杨铁说完,把心一横,抄起一起大旗,翻身爬到绳梯开始下城。
天刚蒙蒙亮,突厥人便在敦煌城外摆好了队阵,等待着旭日升起后进行全面进攻。在敦煌东门前孤零零的站着一老一少,年少的就是十五六岁,略显稚嫩的脸上带着坚毅,双手紧紧握着一杆行色镶黑边的大旗,大旗绣着一个威风的‘杨’字。在少年的旁边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干瘪瘪的身子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把他吹倒,佝偻着身子站在少年旁边,面色异常平静安详。
“报可汗,敦煌城上传来旗语说是他们要派出使者前来拜见您。”巢车里的观察兵说道。
“见我?!哼!好!我正想知道这城里面到底些是谁的大军!”默葛坐在战马上撇开大嘴,冷冷的说道。
冯昱挥手示意杨铁可以前进了,并命令所有弓箭手全部箭上弦做好营救杨铁的准备。
杨铁用力挥了挥手里的‘杨’字旗,心中突然感觉无比的骄傲,因为这是以真正的自己的姓做代表的军队。本来按照战场的规定杨铁应该拿一面白旗,但杨铁说自己不是去称臣更不是去投降,所以便砍下一杆‘杨’字旗。他身边的老人是敦煌城里‘沙漠之驴’老人,老人是杨铁特邀来的翻译,老人在西域多年对突厥语言很是精通,在接到杨铁的邀请人时老人只是一笑就满口答应了。
两个人在几万人的秉住呼吸的注视下走向突厥人的大军,杨铁手里的那一杆‘杨’字旗在敦煌城城墙上所有的人看来更是一种气势,一种在突厥人几万大军前都不屈服的大隋朝的脊梁!战士们全都暗自告诉自己:就是战死,也不会去投降!
几万突厥人看着这从容不迫的一老一少也是心生佩服,他们敬重勇猛的勇士,但这种泰山压顶依旧面不改色的勇士更加令人折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