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汉王杨谅(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凉州已经进入了九月份,天气开始转凉,秋收也进行的出差不多了。凉州由于今年杨铁的一系列大动作使得税收任务勉强能够完成,尤其在缺乏了大地主的支持以后,他的回收土地优势没有立刻体现出来,百姓们怨声再道意见很大。
杨铁也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如何应付杨谅的问题,自己拿下张掖、玉门和敦煌的的大功已经在裴矩的安排下火速报往京师,但这并不说明这三座城的实际控制权就在这里,这一切要等吏部的任免下来以后才知道。
另外杨铁通过这一次的出征深刻体会到自己士兵的弊病,较之突厥士兵的勇猛简直差距太大,虽然要估计一些人道主意,但自己的士兵实在太缺乏突厥人那种舍死进攻的精神。除了士兵的问题之外就是经济问题,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政策也深受朝廷的限制,不过好在自己的身在边境,有些事情自己的自主权要大一些。
杨铁实际上最担心的是隋朝的府兵制度。隋朝的府兵制度之前,家属随营居住,是军户而是而不是民户,随军调动,不能长居久安,生活较为困苦。到了隋朝隋炀帝将军户编入民户后,改属州县管理,和一般民户一样从事生产,只有在民丁征入军府服役后,才归属军府管辖因而民户和军府联系紧密。也就是说在战事完毕后府兵散于军府,而将军回归朝廷,使得将帅专兵割据不太可能,这显然有违自己的初衷,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当然不想朝廷一纸调令而化为泡影。
杨铁除了还当心自己的政权不稳外还从中看到了府兵的一些优缺点。其中优点:一,士兵们不会失业可以省去养兵的费用,士兵出征时都是自备粮草;二,士兵都固定的户籍,可以省去招募的麻烦;三,府兵寓民于兵,兵民虽分实际不分;四,征战之时士兵更番(服役)代休,使士兵没有长期征战之兵而民力不困;五,发兵时可以时可以从朝廷里直接任命大将,战争结束以后大将回归朝廷,府兵散归军府,使得中央更加集权。这些本来在杨铁看来都是一些十分不错的政策,可在地方官员具体实施时出现了一些弊病:一,士兵服役时间很短,影响战斗力,府兵番期一般为一个月,军营生活尚不熟悉,上、下和同伍之间还未了解,就到了更番时间,因为一旦有事,军队涣散战斗力不强;二,军府分散不利于迅速成军。现在的交通很差,军府分散全国朝廷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想迅速集中府兵成军是很困难的;三由于府兵的械甲平时都是藏于库中,腐朽不问,平时练习很少,战时发给士兵,不堪应用。
对于另一个方面的担忧就是土地了,由于在隋朝也就是刚刚进入封建社会不久,土地在人们的观念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当时隋文帝为了鼓励人口生育和土地耕种的政策,对于百姓的授田分为永业天(归受田者所有)和露田(受田者死后要交还国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隋朝对权贵的主要奖励就是授予土地,而且免征一切税收,这就使得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将会越来越少而政府的税收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杨铁在一开始铲除凉州四大地主的同时就急于没收了他们手中的所有土地,但对于百姓手里的永业田他一直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措施收回。

杨铁很想进行一番改革但又实在不知道从那方面入手,利弊的取舍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一筹莫展的他忽然一下子想到了李靖,自从自己在敦煌得到猜到铁勒叛乱的消息后这么多天以来这家伙也应该差不多该回来了,怎地一直到现在还没有音信。
令杨铁失望的是先李靖到来的是汉王杨谅和义成公主,在得知他们马上要到来的消息后,杨铁也不敢怠慢,大作面子工程(历朝历代都一样,自己何必违反古人定下的规矩呢),征集大批的百姓打扫街道,装饰主街商铺,杨铁还几乎将凉州的所有的商贩全都赶到了主街两侧,又加派工匠将自己的府邸大肆修缮一番,越豪华越好,一定要将自己手里最后的银子砸出一个表面金碧辉煌的凉州城。
五天后傍晚,汉王杨谅护送着义成公主进入了凉州城,五千名护驾的大隋骑兵,威风凛凛,披风飞扬,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骑着纯黑色宝马一个极其俊俏的年轻人,一身华丽的皇家盔甲,腰挂宝剑,神态如一只高贵的凤凰见了一群麻雀,高傲自负,目空一切。在他后面是一辆挂着帷幔和珍丝华盖的豪华马车,两旁的守卫甚是森严,在队伍的最后面则是无数的牛车拉着的各种珠宝财礼。
杨铁早早就等候在城门口迎着,一见队伍来了赶紧带领着凉州的大小官员上前迎着:“臣凉州总管杨铁恭迎汉王千岁,恭迎公主殿下。”
杨谅冷冷的看了一眼地上的杨铁不耐烦的说道:“免了,公主旅途劳累,赶紧带路进城!”
杨铁心中虽然不满但却不敢有丝毫磨蹭,赶紧上马带着护送大军进了凉州城,也就是刚刚进入凉州城走了几步,两旁负责防卫的士兵一个没留神,呼啦从围观的百姓里跑出一群人,一个个跪在地上大喊‘冤枉啊!请汉王千岁为我们作主!’,两旁的观众一下子全都安静下来了,他心中一阵上火刚想命人把这些人哄散,却没想到早已惊动了杨谅。
“前面怎么回事?!”杨谅催马来到队伍的前面,言语中有一股审讯的问道。
“回汉王千岁,只是一些刁民而已,我这就派人将他们赶散。”杨铁躬身不紧不慢的说道。
跪倒在地的那群人一看杨谅现身更加哭的起劲,大呼让杨谅为他们作主。杨谅坐在宝马上向下扫了一眼说道:“到给我肃静!你们到底有何冤情说来听听!”他是武将,声如洪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