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朝议(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拂晓,大兴城的承天门众文武官员在等候的皇帝的宣召,朝里的局势越来越不明朗,久经官场的大员们感觉浑身不自在,不知道到底该和谁亲近。东侧自然是以杨广和杨素为代表的势力集团,西侧则是以杨勇和高颎为代表的势力集团,而中间的就是以长孙晟和李渊为代表的中立集团。
光禄卿上禀后传昭文隋文帝口语“宣众卿入朝”,顷刻之间,众文武官员按照品级次序走进大殿,高呼万岁,礼毕后分立在大殿的两侧。
杨坚一身绣着飞龙的黄袍,衣料也不过是绫罗而已。他生性节俭,本来在灭掉南陈时收缴了不少南陈华丽的衣冠,但他为了防止南陈奢侈之风对刚刚建立的大隋产生不良的影响便下令将那些东西全都藏于御府,不准动用。
“众爱卿,谁由本上奏?”杨坚今天心情仿佛特别的好,脸上始终挂着一丝笑容。
杨广手拿笏(又称手版)出列说道:“父皇,孩儿有事禀报。”
杨坚仔细打量了下杨广见他之穿了件麻布制的官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广儿,速速报来!”
杨广挺胸抬头立显一股威武之气,朗声说道:“今年已经快至岁末,明年便是父皇的60大寿,孩儿知道父皇想要效仿孔雀王朝伟大的阿育王,在全国供奉舍利,所以孩儿准备在城南建立一座‘灵感寺’并请来天竺高僧宣言佛法,以此来使父皇的恩泽更多的百姓。”
杨坚一听宣扬佛法心中很是满意,但仍不露声色的说道:“太史令袁充,你觉得如何?”(古人办什么事总喜欢先问天或者占卜吉凶)
太史令袁充的一张脸如同木板一样没有任何表情,阴森森的声音说道:“自我大隋朝兴起以后,白昼渐渐变长。开皇元年冬至影长为一丈二尺七寸二分,从这以后便渐渐缩短。到开皇十七年,比过去短了三寸七分。太阳离北极近则日影就短,白昼就长;离北极远则日影就长,白昼就短。太阳在黄道之北运行时就离北极星近,在黄道之南运行时就离北极崐星远。影短日长的福庆是上天的爱护。现在刚立太子,应当改年号,最好取日长之意作为年号。”
杨坚听闻后大喜,急忙问道:“众爱卿以为改年号为何?”
殿下的群臣一时议论纷纷不知道说什么好,定年号是大事谁都不敢妄言。
“房爱卿,你博学多才,你觉得改年号定为何方能顺应天命?”杨坚边说边看着殿下一位饱学鸿儒的老者。
此人便是大隋朝的监察御史房彦谦,对于现在朝廷的形势他也甚为担心,私下经常和儿子房玄龄探讨朝廷之事。房玄龄认为隋文帝杨坚是以奸诈的手段的来的江山,而他的这几个儿子具都骄横奢侈必定会自相残杀,大隋朝不久便将会灭亡。房彦谦虽然认为儿子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毕竟是大隋旧臣实在不愿意就这么放手任由大隋自生自灭。
房彦谦出列清了下嗓子说道:“回皇上,老臣认为明年是皇上60大寿,而皇上又居于仁寿宫中。老臣认为不如就以‘仁寿’为年号,也恰和日长之意。”
杨坚听后高兴的笑道:“妙!妙!爱卿果然是大儒!”
房彦谦抬头看了眼高兴的忘形的杨坚,硬着头皮说道:“皇上,老臣还以为如果将此宣扬出去。全国的壮丁工匠们会苦于白昼的延长,到时候恐怕会民心不稳!这佛、道、鬼神之说圣上千万不可沉迷,望圣上还是以天下百姓为重………”
“够了!朕自有分晓,若不是念你一把年纪乃朝中老臣,定严惩不怠!”杨坚听到房彦谦辱及心中的信仰,大为震怒。
其他人全都把头一缩,生怕牵连自己一般,全都乖乖的低头不语起来。
“各位爱卿谁还有奏?”杨坚也知道自己有些过火,平复了心情说道。
“回父皇,孩儿有奏!”杨勇大大咧咧的站出队列。高颎一看杨勇出列暗叫不好,此时杨坚正在盛怒之下,如果稍有不甚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杨坚见杨勇一身绸缎官府不禁眉头大皱,面露不悦的说道:“速速讲来!”
杨勇以为杨坚还是在生房彦谦的气便也未在意,撇了一眼对面的杨广说道:“父皇,昨日五弟从凉州送来信函。信上写到那凉州总管杨铁胆大妄为诬陷凉州‘四大家’将其抄家,还诱使世子带兵去敦煌,结果一人未归而他却安然归来!”
在杨勇的带领下,处于悲痛之中的其他世子家的亲属全都跪倒‘请求皇上为他们作主!’
“广儿,杨铁是你一手提拔的,可有此事?!”杨坚故意装作发怒的样子说道。
“回父皇,我想大哥和众世子家的人肯定是误会了。杨铁确实将凉州‘四大家’抄家,但却不是诬陷而是有他们私通突厥确凿的证据,而且杨铁紧紧是将其家主正法还将‘四大家’的家人授予土地妥善安置,实乃是大义之举!至于世子之事则更是可笑,突厥来犯,杨铁身为凉州总管自然要抵御外敌,而当时凉州却兵少将,故此杨铁才对各家世子委以重任带兵去攻打敦煌。而杨铁更是以不到两万的兵力苦守敦煌数日击退突厥十万大军(杨广故意夸张),收回张掖、玉门和敦煌三城!试问当时的情况下杨铁自己都亲自上阵杀敌,难道好要他抽出兵力来保护世子们吗?还请父皇明察!”杨广慷慨陈辞道。

“皇上,微臣以为太子所言不实…”高颎见杨广凭口舌之利一下子占了上风,赶忙站了出来。
“够了!高颎!太子一在谦让于你们,你们倒是苦苦相逼!你身为百官之首不做出榜样也就罢了,如今还学会诋毁我大隋良将!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杨坚说完将内侍手里端着的账册扔到高颎面前。
高颎一看账册心中大惊,但仗着他跟随杨坚多年,壮着胆子说道:“这些乃是那杨铁伪造来陷害本官!还请皇上为微臣作主!”
“难道你上面的签章也是假的吗?来人!给我拉出去斩了!”杨坚见高颎果如皇后所言蒙蔽自己,顿时大怒起来。
房彦谦急忙站出队列跪倒说道:“皇上息怒,宰相大人只是一时糊涂还望皇上开恩,念在宰相大人跟随皇上多年的份,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其余与众世子有联系的官员们全都跪倒为宰相求情。
长孙晟向李渊看去,李渊轻轻的摇摇头,两个这一微小的细节却被杨广无意间察觉,心中便计上心来。
杨坚有了昨日皇后的提前提前告之,现在看见这群人这个样子反而更加有气,将手重重的在龙椅的扶手上一拍怒道:“好,好,好!朕就给你们薄面!宰相高颎贪赃枉法贬为庶民,前太子杨勇不休德行贬为五品内史令。监察御史房彦谦监察不利全家发配凉州为奴!太子杨广择日搬入东宫!在有求情者,一律处斩!”
三人自然是大呼冤枉,而其他人此时却没人敢在站出来了。杨坚让众侍卫将三人押解出大殿,冷冷的说道:“谁还有奏?”
“父皇,孩儿有本奏!”杨广心中得意但依旧装作十分惋惜的样子,站出队列。
“讲!”
“父皇,各家世子都是为我大隋守卫边境战死,我请求父皇为他们追封进爵,重赏各家!另外,杨铁为我大隋立下赫赫战功而却因为误会被打入死牢,其心中自然对我大隋心生不满。孩儿认为我们应该对他施以安抚,使其忠心为我大隋所用!”杨广撇了一眼长孙晟说道。
杨坚一想确实如此,这些本都是人之常情,觉得杨广处事很是妥当,点点头说道:“传令下去,统计各家世子,论功重赏!广儿,杨铁是你的人,你觉得怎样安抚为宜?”
杨广偷笑了一下说道:“孩儿以为杨铁乃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年轻有为,又是孩儿的干弟弟,也算我皇家之人!可怜他常年忙于战事至今没有婚配,如果父皇作为大媒给他找一房媳妇,我想他定会感激涕零!”他公然承认杨铁是自己的干弟弟自然是为了提高杨铁的地位,堵住别人门当户对之口。
杨坚觉得此事甚好,刚才都是一些晦气之事,来点喜气冲冲倒是不错,笑道:“广儿,想必有了合适人选,说来听听!”
“孩儿听说上柱国长孙家的小女儿天生丽质,恰逢婚嫁之年,如此郎才女貌真是天做之和!”杨广看了看长孙晟说道。
长孙晟一听头立刻‘嗡’的一下,赶忙出列跪倒说道:“启禀皇上,我家小女确实到了婚嫁之年,但她自幼便与唐国公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定下来婚配,还请皇上另选他人!”
李渊站在一旁心中这个气,但自己又说不上什么话,只好低着头站在一旁。
杨坚一听长孙家与李家竟然背着自己暗地里联姻心中一惊,心道:这长孙晟的叔父长孙览是上柱国,且系国戚,统八总管,任东南道行军元帅,他的哥哥长孙炽又是礼部尚书,而李家更是家族满盈。如果让这两家联姻对我大隋江山实在不稳,这杨铁虽是外人但终究他是杨广的人,心还是向着我大隋朝,但人家毕竟有婚约在先,这该怎么办呢?
正在杨坚为难之际,杨素站出列笑道:“这有何难!长孙将军找个侍女认个干女儿嫁给李家二公子便是了!义成公主不也是如此,这门婚事乃是天意,恰好为皇上的60大寿开个喜道,恭喜贺喜皇上!”
还没等长孙晟说话,杨坚便抢先说道:“如此甚好,就依皇弟所言,太史令袁充最近可有黄道吉日!”
袁充掐了几下手指说道:“回皇上,十五天之后恰逢百年一遇的大吉之日!恭喜皇上,贺喜长孙将军!”
长孙晟和李渊立刻成了苦瓜脸,两人急忙双双跪倒。
杨坚还没等他们说话又抢先说道:“二位爱卿不必谢恩了,十五日后大赦全国为我侄儿杨铁贺喜,哈哈哈!众位爱卿没有别的事情就退朝吧!”说完,在内侍的搀扶下了大殿。
杨素和杨广赶紧带着众将官上来向长孙晟道喜,李渊则气得拂袖而去。
而此刻身在死牢里的杨铁不停的打着喷嚏,心道:谁又在骂自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