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雏鹰出巢 (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场的时候,樊家众子女跟随自家二叔在麦场上抽空耍枪弄棒。
八名少儿,逐人向前猛冲,人人垫步拧腰,练习腾身滚翻。
樊道德手横一杆长矛,把在面前腾身的子侄们分别用枪杆托腰,顺势挑过一侧。
樊钟灵空中飞旋,翻过二叔枪杆,颇为轻灵。
樊钟涛也在父亲枪杆上飞掠,空中旋身,不亚于大哥钟灵。
钟尧继之,他在二叔枪杆上一坠,落地时打个前栽。
钟育翻得十分勉强。
钟俊没有翻过去,跌在六哥身上。
小七钟华倒灵捷,小蝴蝶似的一飘而过。
二叔为小七轻声喝彩:“好!”
樊钟秀三个箭步冲上来,在二叔面前精彩腾身,一纵掠过叔叔头顶,在伸向身下的枪杆上单足一点,身如一叶飞轮,旋转又起,竟一下落到一丈多高的麦草垛上。
“好——二小子!”樊道德激动地大叫一声。
谁知樊钟秀落身之即,脚下麦草一软,他带着一束碎草从垛顶上又直摔而下。
打麦场地硬如石板,摔下来凶多吉少。
草垛下一片惊呼。
不料樊钟秀着地时,却感到身下一团软绵绵的。
原来,鲍玉莲一个擦地斜掠,早抢到草垛根下,晃眼间仰面卧地,双手猛举,把二弟恰恰托在胸脯上……
樊道德惊恐大赞:“好哇!莲儿卧云托月。”
一群弟弟们也叫:“二哥,再来一手!”
樊道德笑着倒过长矛,“咚”地扎进地上:“好,先歇一会,我回去拿袋烟。”
二叔一走,樊钟秀后怕起来:“莲姐,刚才若不是你接着,我准拧了脚。”
鲍玉莲嘟起嘴:“你踩得我心口好疼,两只脚沉得像砖。”
樊钟秀一拍手:“呵,对了对了,女大三,抱金砖。你十五,我十二,你正好比我大三岁。”
鲍玉莲现出羞涩:“胡说!那是说的男女成亲……”
樊钟秀顿觉没趣,拔起二叔的长矛,左穿右刺,一阵舞弄,抡得头顶枪花如霞。
其余七少儿也纷纷纵起倩影,如同出巢的群雀上下翻飞。
樊道德刚进院门,见大哥晃神乱性地正要出来找他,一见兄弟回来,樊道隆便一把拽他进屋,说话嘴都乱颤:“道德,刚才我看了一张邸报,八国联军占了北京,光绪皇帝逃往陕西,天下无君,国家又要大乱了!”
樊道德心里一凉。一下如坠井中,惊得半天没说上话来。
兄弟俩抱头对坐,一时心乱如麻,一袋烟后,樊道德才仰天一叹:“唉!国已不国,家也难家了。劫数呀,劫数!”
樊道德静一静心,忽像想起了什么:“大哥,天塌有高人顶着,外国洋人能来咱中国当皇上?大宋朝战不过金兵,不也曾把京都由汴梁迁到过临安吗?光绪出逃陕西,那是皇上移驾。咱一个小山村哪能斗过土匪,这么大一个中华,怕不了几个洋鼻子的。”
樊道隆抢过话头:“道德,快别这样说了。乱世难熬啊!国不可一日无君,下一步定会天下大乱。咱村跟土匪是结下仇了,咱家又是村里挑了头的,我怕树大招风呀!”
樊道德咬起牙来,沉默一阵,一擂膝盖:“大哥!国都不国了,还要钱财何用?我想把咱家的积蓄捐出来,散财济众。再给咱民团添些器械,祠堂边盖座演武厅,修上一条跑马道,堆上一座射靶台,白天组织团丁练武,夜里派丁放哨,来个村民皆兵,不怕土匪再敢逞狂!”
樊道隆当下深表赞同:“中!道德,有远见。把咱私塾也改成义学,以后读书不要粮。行善积德,消灾免祸。”
弟兄俩直谈到屋里上灯,天上圆月昏了又亮。
夏家湾很快便大兴土木,石夯砸地,地皮擂鼓。
几个工匠一齐叫:“团长!演武厅一盖成,把当年桓林大师传你的绝活露出来吧,那年打趟将,你一招二龙戏珠,抠了小匪头吴三一只左眼,真够解恨的!”
跑马路上,民工们正在铺石垫沙,干得热火朝天。
两个民工抬着土筐向樊道德建议“团长,咱也买几支洋枪吧?洋家伙使着顺手。”
樊道德心中痒痒:“买、买、马上就买。”
樊道德又迈步走向射靶台。
射靶台上已立起了九根打靶桩。

樊道隆也在靶台前。
三名村民忽然披头散发地从山口处奔来:“团长!樊先生——”
三村民报告:“不得了哇,樊团长,俺们几个进城挑盐,路上又让土匪……砸了。”“宝丰城里乱成牛毛啦!我们在衙门口捡了两张报,说是官府的同门钞。”“报上说天下成了没王疯了……”
樊道隆一把抓过报纸急看:“是同门钞,是官府的邸报。”
民工们一下围聚在樊家哥俩身边不散。
樊道隆一边看报,面上不由变色:“广东出了个孙文,在南方成立了‘同盟会’、‘光复会’、‘兴中会’。三洲田六百人大起义,打新安、攻深圳,缴了官军无数枪械,现又转战龙岗、淡水、永湖、梁化,并占了大鹏、惠州、平海一带沿海,还准备挥兵厦门岛。起义军现已拥兵两万多。孙文主张推翻光绪、皇太后,说中国永远不能再有天子皇上了!慈禧和皇上西京坐不住,又备下行装大车三千辆。打算回驾北京……”
樊钟秀一帮小兄弟听不懂,却也围在大人身后乱挤。
樊道德插口:“不要皇上也好,天塌砸大家。咱们还是先保村护院要紧。”
几项土木工程竣工之后,夏家湾民团更加紧张地练团习武。
樊道德跨马领先,常常首当其冲。
这天鲍玉莲居然追着马尾大喊:“二叔!我也骑马——”
樊道德立即勒缰:“不敢!莲儿还小。”
“不!二叔,我都十五岁了。”
“荷?好好好。玉莲成了大姑娘了。”
白龙马又开始在跑马道上奔驰。
鲍玉莲双手扒鞍,把一盘马缰按在马背上,头上一朵缎花红艳艳。
那白马奔速渐快。
鲍玉莲打个闪身,马缰滑手,缰绳头子甩到白马眼皮上。
白马立时受惊,眼角飘过玉莲头顶的发结花影,陡然一声长嘶,立刻炸蹄狂奔……
鲍玉莲顿时惊恐,本能地趴在马鞍上,死不松手……
“扒紧马鞍!玉莲小心!!”樊道德尾追惊呼,窜身截马。
团丁们齐拥齐上,一片呼喝。
白马暴蹄,来往穿梭……
险!鲍玉莲又急又怕,大哭大叫:“二叔……”
紧急关天,樊钟秀忽从马道边的草丛中掠出来,挺身挡马,迎马直上,如乳燕,像枫叶,出人意料地一飘而起,落到了昂首狂奔的白马脖颈上,死揪炸开的马鬃,勾下一只小手,从马嚼环下捞住了拖地的马缰……他**马颈,拼命勒着马鬃,把缰绳极力朝怀中狠扯。
鲍玉莲险境中壮大了胆气,也伸出一臂扯上了缰绳。
两个娃娃拼力勒马……
白龙马终于驯服,先人立,后停下刨蹄。
“钟秀——好小子!”樊道德声音变调。
团丁们更是可劲呼叫:“樊家又出了一个樊老二!”
这是一个冬日的清晨。
一场飞雪刚过,冷风撼动林梢,败叶摇晃磕头,好象向猛然变高的山崖弯腰求乞。
山后,日头畏缩着冒出来,也似怕冷一样,脸蛋冻得红赤赤的。
满坡满谷的黑松林已成白松林,青葱转苍白,松林并不老,反象是林梢上插满了珠翠之类的装饰品。
夏家湾,村头一溪,水清莲白。
樊钟秀牵着父亲的手腕,二人伫立村头望断南飞雁。
樊钟秀突然挺认真地提出一个挺重大的问题:“大,朝廷已经发下圣旨,要图振作,行新政,搞改革,废八股,废科举,令各省设立新学堂,北京就设立了京师大学堂。咱们以后不能光读孔孟了,什么时候也送我去上京师大学堂啊?”
月儿重上柳梢头。
樊家老哥俩在虑家事。
“道德,孩子们心胸好大。我肚里这点墨水倒尽了,如不另图他就,会误他们前程的。”
“大哥,我也有这感觉,就凭我这点微末功夫,不会让孩子们有大出息,尤其钟秀,凭文凭武,都有股不俗之气,‘吞舟之鱼,不游支流’老窝在咱身边,文不成武不就……”
“道德,就当今局势论,是让孩子们继续习文呢,还是习武?”
“自古文治国,武安邦,方今天下多战乱,兵连祸结的,还是习武为要,即使不能安邦,也可暂且保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