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镇元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天极乐的谈经大会,三百年才举行一次,众佛陀,菩萨,罗汉,金刚都齐聚灵山,听佛祖谈经说法,普渡众生,感化山下妖孽,叫其皈依,好得成正果。
每三百年一次的谈经大会,这灵山四周每一次都有许多妖怪受了佛音的渡化,皈依佛门,只有那特别厉害的妖王,道行高深,心智坚定,不受佛音感召,按佛门的说法就是冥顽不灵,罪孽缠身,于是乎,那灵山附近的新生妖怪越来越少,全部都皈依了佛门,只有数十处强大的妖王,摆下大型禁法,抵挡每三百年一次的唠叨,倒还过得去。
就在灵山脚下三千万里外之处,有一位绝世妖王,法力高强,神通广大,手下妖兵无数,号称大力牛魔王,居住在积雷山中。
这积雷山绵延九十余万里,有八百山头,成千上万的石洞,整座山中都是妖气盘旋直上,几乎都要冲上天际,山间杀气腾腾。有无数处山间平台之上,有妖王带领小妖操练武艺,演练阵法,那渡过天劫的妖王不下于千余位,而小妖兵士,铠甲鲜明,符咒焰焰,明灭晦现,数量巨多,没有一千万也有个几百万。
“这帮子和尚又在唠叨了!烦死人了!”牛魔王在积雷山中,听见梵唱佛音,顿时心烦意乱,运转的一口真元都差点岔气,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顿时心中大怒,就算是死死地捂住耳朵,却也是无济于事,这梵唱佛音,无孔也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拦,一字不漏,都传进了牛魔王的耳朵里面。
山中数不清的小妖,有不少听了佛音,竟然脱离了积雷山,飘飘荡荡,直往那灵山极乐世界而去。
牛魔王顿时大怒,下令手下众妖开启了积雷山禁法,无穷无量的金光冲上万丈高空,而后回落下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罩,罩住整个积雷山,情况才好转了一点,再有向西天而去的小妖立马被禁法拉了回来。虽然再没有小妖被佛音引去,但耳边还是好像有几百只苍蝇在嗡嗡乱哼,牛魔王烦躁不安,暴跳如雷,却没有丝毫办法。
“咣”的一声巨响,大殿之中两排妖王低着头,不敢言语,高坐上方的牛魔王拍案而起,怒声喝道:“我受够了!这数万年来多少妖兵被这帮秃驴诱惑而去,此次定要带兵杀上灵山,灭了这帮和尚!传令下去,让小的们加紧操练,不得偷懒!不日里准备起兵。”众妖王领命而去。
这佛音不但对妖怪有影响,连同那修道之人也要受些干扰,惟独有一处一地方,佛音丝毫传不进来,却是那灵山以东千万里之外的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的道场,周围方圆三千万里地,魔头不生,佛音不来,一些修道之人都搬到其中居住,妖怪也可以来,但却不许拉帮结伙,自立山头,只能寻石洞单个爬行。
这万寿山接大地之根,通四州之龙脉,乃是一处神仙福地,山高其秀,凌云壮丽,挺拔临云,真个好山,仙云缭绕,仙禽对对而鸣,山幽水秀,流泉石瀑飞溅玉,奇花异果自生香,仙猿对对捧朱果,丹凤只只衔灵药。
山中一有道观,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只见玉瓦晶墙,其大如城,一条台阶沿山而下,直通山底,看那道观,仿佛是在云端之中的海市蜃楼,看不分明,正是仙家福地应有地景色。又见那道观二门上有一对春联: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这道观正是五庄观,其中有一位大仙,乃是号称鸿蒙初开成大道,万寿山中来称祖的地仙镇元子。鸿蒙之时成就大道,这话并不夸张,当年天地未开之时,鸿钧老祖于混沌中开坛讲道,阐述造化之门,讲如何开天辟地,定地水火风,门下大弟子就是盘古,每次开讲大道之时,就有无数仙,妖前来听讲,女娲、阿弥陀佛、准提道人等人都在其中,镇元子当年便也在鸿钧坐下旁听,也修成无上神通功果。
那时候听讲之人众多,有鲲鹏、红云、太阴真仙、英招、计蒙、毕方、穷奇、开明、陆吾、饕餮等,然而盘古之下,却要属女娲、阿弥陀佛、准提道人、镇元子四人最为了得,余人都要差上一筹。
后来盘古尊鸿均道人法旨,定地水火风,分清浊乾坤,开辟洪荒世界,演变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盘古力竭而薨,元神化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真人三人,身体精血大部分化为十二祖巫。
开天之后,紫宵宫闭,鸿钧停讲,众人各自修行,这镇元子也寻了一处静地修炼,正是这万寿山,五庄观。

这镇元大仙生于混沌,得道于鸿蒙之中,法力无边,神通并不下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真人、阿弥陀佛等人。
据说鸿蒙初开之际,天地间现出三卷天书,又称之为三藏真经,一藏谈天,一藏说地,一藏渡幽,神秘莫测。
谈天真经与渡幽真经自开天辟地以来便不知所踪,也不知道被何人所得。而那藏说地真经却是被镇元大仙所得。
说地真经又称地书,这地书乃是天地开辟的膜胎所化,就如婴儿出生时的胞衣一样,只不过它乃是天地的胞衣,被镇元大仙炼成法器,与元神相连,端是神妙无比。
借助地书之能,镇元大仙在万寿山自成一界,号称地仙界,也不在五行之中,这镇元子便被称做地仙之祖,混名与世同君。
在五庄观的后院,有一片空地,大有万顷,中间一棵大树,高有万丈,挺拔多枝,枝叶连成一片,遮蔽整个后院,十分壮观,仿佛一片森林。
这树老根宛如盘龙虬结,树枝根茎紧紧衔住,形成了无数奇景,那树洼之中,还有小湖泊,池塘,乃是雨水落在根茎缠绕成了洼内,积蓄起来,小则几亩,大则百亩,悬在空中,一滴一滴落将下来,仿佛漏斗。
这水滴如碎玉落盘,清脆动人,也无杂音,仿佛细听春雨,幽静清闲,积于树上的水,犹如钟乳,白雾丝丝,清香扑鼻。
这奇树正是闻名三界,自鸿蒙开辟初始的一点灵根,人参果树,不算那果子,就是树上积累的雨水形成地灵泉,都可以生死人,肉白骨。
只见树上挂着十几颗奇异的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通身**,笑眯眯的,活灵活现,胖呼呼,粉嘟嘟,煞是可爱。
那正果子是人参果,承受鸿蒙之气孕育,夺宇宙之造化,只要一颗更能将凡人一举成就仙道,妙用无穷,珍贵异常,要知道这人生果树万年一开花,万年一结果,再过万年才能成熟,每次最多也不过结出三十六枚果子。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五庄观大殿之中,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其下有一名道人,长须仙骨,面目分明,双目微闭,盘膝而座,膝上横一白丝拂尘,这道人就是镇元子。
镇元子身前侍立着两名童子,生的是俊秀可爱,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这两名童子唤作清风、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清风,明月,你们前去将那果子都摘了。”闭目的镇元子突然睁开双眼,双目开阖间,隐隐有精光四射,微微开口说道。
清风、明月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领命而去,同到房中,清风拿了金击子,这金击子状似一条赤金,有二尺长短,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疽的头子,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儿,一个拿了丹盘,又多将丝帕垫着盘底,径到人参园内。那清风爬上树去,使金击子敲果;明月在树下,以丹盘等接。须臾,敲下数个果来,接在盘中。
道观之中,看着两童子远去的身影,镇元子双目微瞌,轻声叹道:“天机纷乱,争端又起,就算强如我等,也难以渡测,天意如此,终究非是人力所为,大劫将起,即便是我这五庄观也难脱纷扰,无法避开事端。这人参果树,却是再无果子,三万年之后,才始结成,不知到时,可再有福消受?”
说完运起玄功,头顶上现出了一片黄云,黄云之上,托着一株参天大树,正是那人参果树,黄云翻滚,巨树摇曳,一片绿光,照得天地皆碧。镇元子双目紧闭,入定神游,物我两忘,自去参玄悟妙,感悟大道微妙,造化运转之理,窥探天地玄机。
说些题外话:这是叶舞的第一本小说,写的可能真的不怎么样,前面的章节我自己看着都有些过意不去。不过叶舞正在努力改进中,这些日子借了许多相关方面的典籍,也背诵了许多相关的诗句,大家可以看的出来,最近这几章与前面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叶舞的第一本书,不管如何,叶舞都会坚持写完。我不敢说一定能写好,但我肯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写。
另外,谢谢各位朋友这些日子以来的支持,叶舞真的很感激你们!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继续支持下去,票票,收藏尽管往叶舞身上砸吧。
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也请不啬指教!314772083这是叶舞QQ。还有三个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书虫一群65735321书虫二群65735468书虫三群65735597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