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 郑麾军大败如山倒 谢侠士大捷似竹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郑万肃与鄱艾云一路挥师两千兵卒,径望昆仑山金顶峰而行。匆匆两个时辰,众兵到了山腰,郑万肃与鄱艾云正好路过那座亭子,鄱艾云却指了指那其中一根柱子笑道:“将军且看那柱子上写着什么。”
郑万肃向鄱艾云手指处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金兵小儿路过者!杀无赦。”
郑万肃顿时大怒:“将此亭推了。”然后甩手而去。
鄱艾云忙应一声“是”。逐掣出随身所带青钢剑,入的亭子,乃气纳丹田,力运右臂,随之一声沉喝,身形一旋,手起处,只听的六声嘟嘟声,那六根巨柱便被齐齐斩断,众兵一阵喝采。鄱艾云还剑归鞘,力运右臂,抓住其中一根柱子,随之一抖,那亭子便坠下悬崖。
郑万肃见状,顿时惊呆了。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到了两人面前,便掣出一帛:“众将听命。”众兵闻的此言,皆顿首而立。
那士兵便念道:“逆贼郑万肃食朝廷奉碌,却与昆仑逆贼勾结;谋反朝廷,其死罪难当,本帅特发此令;千军中有诛杀逆贼者,封远征大将军。”语毕;将锦帛向众将一晃。
郑万肃大怒:“本将军受人陷……”一语未完;军中早有人将郑万肃的人头割下,掷与鄱艾云面前,郑军顿时一阵騒乱。
鄱艾云见状,便大喝道:“逆贼郑万肃一死,诸军还不放下兵器,更待何时?”
岂料;此语一出,军中顿时静的连银针坠地之声都可闻。
鄱艾云用长矛将郑万肃的人头挑起,一示众军道:“郑万肃谋反与众将士无观,若郑军之中有降者,每队记下人数,每人赏钱三十贯,随后听从调动。”然后又下令全军下山。
却说谢永光和万清两兄弟领兵向黄英峰行了数二十里路,便来到一处叫哑子口的荒山,后面却有哨马来报说:“郑军正尾随而来。”
谢永光临阵让人展开地形图,看了一番;乃说道:“过了此哑子口山,前面便是虎盘峰,此地两峰对峙,中间有一道狭谷。万师弟可领兵三百,以便衣装束伏与两峰;待郑军过此,先断其后路,来一计‘关门赶贼’,此可歼敌大半。”
万清应了声,便传令而去;谢永光便带余兵火速望黄英峰赶。
不料,前方却出现了三条岔道。谢永光稍思一阵,乃命一佐将领兵一百五十人向东路行去,并交代:“部下皆脱衣甲,以便衣行军,若见郑兵而来,可再山头升火。”
那佐将惊道:“这岂不是惹火烧身?”
谢永光笑道:“此路开成三道;你守东,我居南,而西路乃棘出深林,郑军必疑有伏兵。因此,此路郑军绝不敢轻进。而东山头你若升火,敌军必疑此处有伏兵。然;中间留一道,正是他们葬身之地。”

那佐将听了谢永光的话,一时问道:“何时放火?”
谢永光笑道:“若敌军尽数入了中间这条道,你只需擂鼓呐喊即可。至与放火之事就由我来。”
那佐将道:“大侠怎料敌军必会行此?若有什么闪失,那我军岂不有大祸?”
谢永光笑道:“昔日诸葛孔明命关云长守华阴时,不是说过;行军打仗,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吗!因此;我料郑军必会中此计。”
那佐将听了,一时半信半疑。原来,谢永光之言,只露一半语言。其中并非是虚实之论,主要是想郑军成惊弓之鸟,故没明说。那佐将领兵一百五十人向东行去,谢永光则领兵直奔中间一条小道。而万清依谢永光的计谋行事,也早准备停当。
且说郑军一路行来,发现前面道路上连着一串脚,那领兵将领郑华以为是贼首发现了大军的行踪,是在退回;便下令全军火速跟上。三军来到哑子口,路过那峡谷。两边山头顿时来一阵震山的呐喊声,接着那山头便飞下巨大的山石。全军一惊,顿时乱了阵脚。一时间大军分开,后不能进,前不能退,果如谢永光所说,郑军遭从而降巨石所击,早死伤大半。那前军无奈,只得火速离开峡谷。当翻过哑子口,前面却分三条道路;而且东山头隐隐还有百十名人正在山上升火做饭。
有佐将提醒郑华:“此路必无伏兵。”
郑华道:“此路必有伏兵;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当年三国曹操就因向此地走,险些丢了命,今日贼人又用此计,本将偏不择此路。而西路是丛林,深幽不可辩方向,本将以安全起鉴,择中道而行。”然后挥师而去。
刚走的一程,前面却有脚印;郑华大喜:“果不出我所料。”又加紧步伐前行。道路两旁渐渐多了茅草和干棘,其回观后军,全军皆身入其内。
有佐将道:‘此地杂木横生,一防火攻。”
那人一语毕;当下便从南山传来一阵呐喊声。
众军骇然,道路两旁却传来一阵阵劈雳啪啦的声音。众军举首而望,前后道路却成了一片火海。一时大风起处,那火势当真如火上加油,一燃便不可收拾,大火便很快趁风扑向大军。就这样,郑军全部葬身火海。竞无一人幸免。
谢永光大功告成,自己未损一兵一卒,便命全军集合,挥师回营。鄱艾云此时听探报说:“谢侠士连用妙计,郑军全军覆灭。”鄱艾云听了,乃对曾、胡二道长道:“令侄果不负所望。”于是下令士卒前往三里外迎接,自己则手挽一条水磨枪。腰挂一把青钢剑,将营中一切事务便全托好友刘可执管;便邀曾胡两道长上昆仑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