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七章 施展妙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歉:我把做账的“账字”打成“帐”字,一直错到现在才发现,请朋友们谅解。再次致歉!)
这吱吱声不是什么蛇妖所发,出自陈晚荣之口。要整点吱吱声,不需要高超的口技,是个人都会,一点难处也没有。
陈晚荣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考虑到他们对神仙法术迷信甚深,不把他们吓得够狠,难保以后不重蹈覆辙。纸上出现蛇首,孙正平夫妇已经先入为主,吓得够呛了,再有陈晚荣的表演,那就是活灵活现,跟蛇妖现形没区别了,要不给吓坏都不行。
夫妇二人脸上变色,站立不住,要是再吓的话,说不定就会吓出病来,陈晚荣见好就收,不再模仿蛇啸,走到他们面前,问道:“孙掌柜,现在还信蛇妖么?”
孙正平并没有说话,把纸上的蛇头打量一阵,恨恨的道:“我烧死它!”他是把满腔怨恨发泄在这画上了。移动手中的香头,蛇身一点一点的出现,不多一会,一条完整的红蛇出现在纸上。
他的画工不怎么好,和初学者差不多,不过蛇形还是清晰可见。望着这蛇形,夫妇二人相对无言,一脸的悲愤,突然之间,孙夫人大叫一声:“儿啊!苦命的儿啊!”发了疯似的朝床上扑去。
叫声凄厉,断人肝肠,陈晚荣不忍卒闻,忙一把拉住她,安慰道:“婶,你先别急,这事我们得想办法,把针取出来。”
孙正平一拉孙夫人,卟嗵一声跪在陈晚荣面前,咚咚的叩起了响头:“东家,请您高抬贵手,救一救犬子吧!”
“东家。请您救救泉儿!我们孙家做牛做马,报您的大恩大德!”孙夫人一边叩头。一边恳求。孙正平的儿子叫孙冬泉,是以她叫泉儿。
陈晚荣忙闪到一边,还没有说话。两夫妇马上移动方向,又对着陈晚荣叩起头来了。陈晚荣一连闪了几次都没有逃脱,只得站下来,一跺脚,声调提高许多:“你们就这么折腾,怎么救他呀?”
叩谢大恩固然重要。救爱子性命更重要。夫妇二人一闻此言,叩了两个响头,喜滋滋的站起来,好象落水的人抓住稻草一般喜欢。
陈晚荣只得实话实说:“这药石之术我不会……”
“东家……”孙正平夫妇的喜悦荡然无存。一脸的失望,齐声叫道:“这可怎么办呢?”完全没有了主意。
这不能怪他们,任谁处在这种境地都会慌乱,毕竟那是自己地亲生骨肉,不关心则已,关心则乱!
“别急,别急!”陈晚荣安慰他们,飞快的道:“我不会。并不是说别人不会。我们可以去请大夫。”之所以说得很快,是怕他们心急过甚又打断说话。
这倒是个不错地主意。孙正平一拍额头,安排起来:“婆娘,你守着泉儿,我去请大夫。无论如何,一定要请到。叫他们别忙了,甚狗屁神仙,
陈晚荣想到过郑晴,郑晴懂岐黄之术不假,可她毕竟没有治多少人,经验不足,不敢轻易相试。很明显,下手之人是个高手,阻断了神经系统,要是一个不好,就会伤及神经,会留下后遗症,哪敢叫郑晴去试。
没想到沈榷居然有这手本事,陈晚荣还真是如释重负,靠在椅背上,心情格外舒畅。
正休息间,沈榷走了进来,道:“晚荣兄,走吧!”
陈晚荣一瞧之下,只见沈榷青衣小帽,背负药囊,不明究里地人肯定想不到他是一县的父母官,而是把他当成走方郎中。
沈榷知道陈晚荣好奇,解释道:“晚荣兄有所不知,我祖上是开医馆的。我虽是入仕为官,这祖宗的本事还是略知一二,小时也曾陪父辈给人治过病。”
原来是家学,怪不得连行头都准备好了。陈晚荣道声请,两人相偕而去。来到县衙门口,从官差手里接过缰绳,飞身上马。沈榷自有坐骑,两人并骑而出。
离了县衙,沈榷打量陈晚荣,提醒一下道:“晚荣兄。要不要回去一下?孙掌柜家我知道,自个去也成。”
都到了这里。回家去打声招呼,自无不可。不过,孙正平夫妇望眼欲穿的神情一直萦绕在陈晚荣心头。哪敢担搁片刻,道:“不必了。我们这就去吧。”

沈榷捋着胡须,笑道:“没成想,晚荣兄还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急人之难甚于关心家里事,好好好!”一拍马背。飞驰而去。
不是不想回去看看。尤其是郑晴更是陈晚荣最想见之人,只是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没想到居然得到他一通盛赞。陈晚荣笑道:“沈大人过奖了,这是我该做的!”打马跟上。
陈晚荣心里也急,打马急赶。沈榷也不问,两人闷声赶路,很快就到了孙家。远远就望见孙正平夫妇站在门口,脖子伸得老长,看见陈晚荣,飞跑着赶了来。
瞧他们这副心急模样。陈晚荣暗自庆幸。幸好没有回家去看看,要不然夫妇二人还不知道急成什么样呢。
孙正平一把拉住陈晚荣的手。喜极而泣:“东家,您是我们地大恩人呐!请受我一拜!”双膝一屈,又要跪倒叩头。
陈晚荣忙拉住道:“孙掌柜,千万别。快见过沈大人。”
沈榷一副走方郎中打扮,孙正平没有仔细瞧,还以为只是一个郎中罢了,听了这话一瞧之下,这不是县令大人还能有谁?忙拜倒在地:“见过沈大人!”心头泛起老大一个疑问,我是要郎中,不是要官,你来有什么用?只是碍于礼貌,没有说出
孙夫人也来见礼,沈榷拦住道:“免了,免了。救人要紧,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俗礼上。”就是孙正平不说出心中地疑团,沈榷也能猜到,给他解释道:“孙掌柜有所不知,沈某祖上是开医馆的,少年时,我随父辈帮人治病。这医术不敢说好,还略知一二。”
原来是这样,孙正平长舒一口气,欢天喜地地道:“沈大人,东家,请!”把二人让进屋里,催着家丁上茶。
陈晚荣来回奔波,还真有些口渴,喝点茶正好。不过沈榷却婉拒了:“孙掌柜,先救人吧。喝茶不急,一时半会也渴不死人。”
虽是平常一句话,却把一个好官的品德表露无遗,陈晚荣对沈榷更增三分敬重。
礼节和爱子地性命比起来,谁轻谁重,自是不用说了。为了爱子的性命,失礼就失礼了,孙正平也不多说,忙道:“沈大人,请随我来!”在头里带路。
陈晚荣和沈榷跟着夫妇二人来到病房。陈晚荣这是第二次进入,于病房里的布置是见怪不怪了,沈榷把屋里略一打量,恨声道:“孙掌柜,你们请了多少道士和尚?得了病,就得医治,而不是搞这些神神道道地事。”
这话很有道理,只是不合时适。在唐朝,方士横行,上自皇帝,下至平头百姓无不是敬若神明,孙正平他们请方士来搞些迷信再正常不过了。
整个唐朝,能如沈榷这般见地的人有几个呢?陈晚荣对这个沈榷又多了几分好感。
孙正平应声虫似的道:“是是是,沈大人说得是,草民以后再也不敢了!”
沈榷哪有心情去理他,大步走到床前。孙正平和陈晚荣帮忙,挪动孙冬泉,让其侧卧,背对着沈榷。
把红斑一阵打量,沈榷点头道:“下手之人是想骗财,还不想要他的命,用的应该是铁针,用磁石就可以取出来。”
这分析有道理,磁石可以吸铁,却不能吸金银,要是用金针或者银针的话,在没有手术地唐朝,不可能取得出来。要是不能取出来,整出人命了,与“活神仙”地称号不符,名声大受影响,以后再行骗就困难多了。
听了这话,孙正平暗中松一口气,要不是怕耽误救人,肯定是又给跪下来了。孙夫人紧张的打量着沈榷,又爱怜的看着爱子,只是没有出声催促罢了。
沈榷打开药囊,取出磁石,对着红斑。这动作看似简单,沈榷却是神情凝重,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渗出了汗水。
这可是关键时刻,没有人说话,仅有呼吸声。突然之间,一声凄厉如鬼嚎的惨叫声响起,孙正平和孙夫人扑到床头,搂着僵直地孙冬泉,泪如雨下:“儿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