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辐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上午,河道裁弯工程终于进行到尾声。
几十公里长的新河道,现在只剩下区区两公里左右,只要搞定这最后两公里,就可以全线贯通,从而使此段黄河分流,并实现最终的“裁弯取直”。
今日的围观者更多了不少,媒体、网络平台纷纷展开现场直播,众网友则在网络上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几十公里长的新河道,这才三天多点的时间就被万象搞定了,牵引仪简直就是治水神器啊!”
“还真是,要不给这牵引仪取个名字,就叫「大禹号」怎么样?”
“我觉得不妥。毕竟治水只是费米子垂直牵引仪的功能之一,它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治水也只是大禹的众多功绩之一啊,牵引仪叫「大禹号」,能有什么不妥?”
“关键牵引仪有两台,一台叫「大禹号」,另一台叫啥?”
“要不叫「李冰号」?”
“李冰跟大禹是一个级别的吗?”
“……”
“诶你们说,这黄河要是治理好了,陕省、西山省这些西北地区,能变成什么样?塞上江南?”
“水资源更丰富,农业工业肯定都会改善,人口也会增加,再加上环境改善、航运……变化绝对非常大,但要说塞上江南,我觉得还不至于。”
“就是,改造环境也得遵守基本法啊。”
“黄河大治,九省受益,国家得给万象多少钱?”
“估计得千八百亿吧,毕竟光两台费米子垂直牵引仪的研发制造,恐怕就有这个数了。”
“财政那点报酬算什么?黄河一治完,半个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和万象产生联系,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话说,万象实验室的来历,真起源于二战时期?就像二炮改名一样,直到近些年才开始正式走向前台?”
“有人说是谣言,但这种事一般人谁能摸透。反正我觉得,万象实验室绝对不是诞生于当代的科研组织,多半有军方属性……像这个牵引仪,说是战略级军事装备也不为过。”
……
在世界各大媒体的瞩目下,早上九点半,两台费米子垂直牵引仪再次启动,沿岸开始推进。
蓝光直冲天际,耀眼到在光天化日下,就形成了两道蓝色的虚幻般的光柱,矗立在新河道两边。
强大的电磁干扰作用之下,虽然电视台、媒体大都做了准备能够抵挡,但私人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却照样信号全无。
刚来的一些人仍常常感到意外,并因此惊叹于费米子垂直牵引仪的强大力量。
随着牵引仪的推进,新河道最后两公里地面也开始迅速沉降,变成大约两百米宽、七八米深的空河槽,向前延伸出去……
与此同时,云州。
在万象实验室的某个房间内,灰色的盘状装置正被摆放在平台上,周围则有几台各式机器陈放。
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大略检查一番,一边点点头,彼此议论了几句。
过了一会,其中一个有些谢顶的中年人说道:“按照既定方案,将几种辐射对准该装置进行密集发送,启动五分钟之后停止。”

“好。”
这房间明显具有很强的辐射防护措施,并被从大约三分之一处隔成两部分,大的那部分用于安放机器设备,小的那部分则留给操作人员。
一行人离开装置摆放的地方,有的直接离开,有的则进入操作间,开始启动机器。
很快,其中一台银白色的巨大机器便指示灯一阵闪烁,缓缓转动,然后对准了平台上的盘状装置。
“嗡——”
隐隐有几分异响传出,紧接着,其它几台机器也一并对准盘状装置,陆续启动,开始密集发送各种辐射。
辐射的种类大体分为两种,即电离辐射,以及非电离辐射。
粗略些讲,电离辐射就是粒子流,如阿尔法射线即氦核粒子流,而非电离辐射则主要是电磁波一类,如光波。
作为CIA刺探费米子垂直牵引仪数据的设备,这个盘状装置无疑是个十分高级的辐射检测装置,能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辐射,并初步分析生成相应数据,通过加密渠道发送到CIA总部。
实际上,对林寒来说,这东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或者威胁。
就算留在河道那里,顶多就是收集一些混乱的电磁波而已。
凭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电磁波,CIA如果认真分析,也只会越分析越糊涂,而不会窥见牵引仪所谓的“奥秘”,毕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费米子垂直牵引仪。
本来就分析不出什么东西,之所以特意送到实验室处理,倒是有几分恶搞的意味在里面。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对中微子或其它几种轻子的利用,是费米子垂直牵引仪最重要的部分。
而中子、质子这类重子,则已经基本被排除在外。
毕竟以正常的思维来看,如果费米子垂直牵引仪利用了大量的重子,那么以重子的质量,肯定会对河水产生巨大的作用,能不能沉降大地且不说,河水恐怕要先蒸发了。
唯有轻子尤其是号称“隐身人”的中微子,才有可能表现出如此平静而神奇的效果。
所以理所当然地,目前有关费米子垂直牵引仪的猜想,绝大部分都是基于中微子或者轻子的。
只有极少数异想天开的科学家,还在执着地声称是重子产生作用。
试想如果CIA获得了大量的中子流、质子流甚至氦核射线的辐射数据,那么此前有关轻子的种种猜测,立马就会遭受重创。
尤其经过预先的一些设计,几台机器产生的各种辐射,还若有若无地表现出几分规律性,仿佛真暗藏奥秘一般。
也不知道美国内部,到时会有多少科学家一脸懵逼。
五分钟之后,几台机器陆续关机,停止发送辐射……
而没过多久,在黄河沿岸附近,裁弯工程预定的新河道也终于开凿完成。
一条大约两百米宽、七八米深的宽敞平直的凹陷地形横跨数十公里,成为全新的河槽。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