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切争端的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羽与王管家盘膝坐下秉烛夜谈。
王管家原是个寒士秀才,叫王怀仁。因为家境平寒不能支持他长期读书,所以就早早出仕了。后来被当时的襄州刺史王伯维看中收入府中任职。王刺史膝下三子二女,其中有一子早夭。老刺史平生最爱自己的两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习诗文才艺。二十多年前,老刺史把女儿嫁给了当时襄州的参军黄统,而王管家也随大小姐陪嫁过来,成了黄府的管家。当年刺史嫁女可是轰动了整个襄阳城。一个是有名的才女,一个是年青的将军,这场婚姻在百姓眼里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可在有心人眼里确是一场政治婚姻,关系着王家的未来。果然黄统娶妻不久就升为司兵,从从六品下阶一下跳到正六品上阶,成为自刺史以下最有实权的官员。而王刺史退休前把自己的大儿子王仲道扶为司户,管理全州的钱粮。王家黄家结成一团掌握一州兵马钱粮,俨然成为仅次于襄州刺史孙知愚的第二强势力。
黄统夫妻恩爱,产下一子黄羽。可惜天不遂人愿,黄夫人因病辞世,抛下了丈夫儿子。十年来黄统日夜思念,居然没有在续,全心栽培自己的儿子,几次讨伐山贼流寇都把黄羽带上。黄羽也是争气屡立战功,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州参军,直赶黄统当年。再后来,黄统娶了王老刺史的二女儿。黄羽与二夫人不和,王管家是看在眼里。二夫人一直想要孩子,管家也明白其中道理,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方?王管家很犹豫。
直到发生了今天这一幕,管家心定了,决定全心全力跟随少爷黄羽。
王管家清了清嗓子,继续给小白介绍庐陵王:“庐陵王被贬房州12年,一直与王妃相依为命,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在身边。去年武皇派使者去房州看望,王爷吓的差点自杀,还是王妃聪明劝住了王爷。原来使者并不是要杀王爷,而是要王爷迁居襄阳,还在襄阳为王爷造了府邸。这件事被传为了笑谈。”王管家绘声绘色的说道,貌似当时他就在现场,“王爷到了襄阳到处宴请官员,和老爷也是相当熟络。几天前少年您打猎失踪,老爷急的到处找你,王爷他也帮了很大的忙!老爷心里也是很感激王爷的。所以小人猜测,如果王爷这次宴上提起要为丈人报仇,老爷肯定会答应的!”
黄羽眯着眼,问道:“庐陵王的丈人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管家喝了口茶,继续道:“那要从庐陵王还是皇上的时候说起了。”
“庐陵王当过皇上?”黄羽惊的打断道。
管家很是好奇,心想黄羽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事,说道:“是啊,庐陵王是先皇高宗和武后的儿子,当过一年的皇帝。”
黄羽脑中闪过前世对唐朝历史的记忆,有问道:“庐陵王叫李显还是李旦。”
“李显。”
“他的夫人可姓韦?”
“正是!襄阳城百姓尽知,少爷怎会不知啊?”
韦后,唐朝又一个想当皇帝的杰出女性,是武则天的忠实粉丝。生性**权力欲更重,据说为了当皇帝,居然和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把自己老公给毒死了。又有人说中宗李显是死于急病,总之说道韦后就想起水浒里面的潘金莲。
是哪个不开眼的居然惹了韦后这个悍妇,是嫌命长了吧,黄羽暗想。“你接着说下去,到底谁杀了韦后,哦韦氏的一家。”
管家虽然聪明,可哪里猜的到眼前的黄羽已经是穿越的小白了,又继续道:“荆山有座山峰叫聚龙山,几年前有一伙少数民族聚在一起占山为王,平日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兵几次围剿都没能成功。听说一个月前山寨的一个头领看中了房州一个姑娘,想把她抢到了山寨当压寨夫人。这个姑娘正是王妃的妹妹。韦大人哪里会答应,还大骂了那个头领。那头领大怒,就带了一伙山贼打进了房州城,把韦大人一家杀了。还好王爷和王妃已经住在了襄阳城幸免于难。”

黄羽点了点头,示意要休息了。和管家这番谈话收获了很多,比自己无头苍蝇般乱翻强多了。李显、韦后,明天怕是要费一番心机了,黄羽躺在了床上,静静得思考着。
聚龙山顶忠义堂
两个彪型大汉正在交谈。
贺娄霸说:“覃叔,这次的事是不是闹大了?”
覃蛮哂笑道:“不就是闹了闹房州城嘛,霸儿,你的胆子和你爹比可差远了!”
“覃叔,我只是想说,这回襄阳肯定要派人来了。我们应该准备准备了。”
“你去安排吧。”覃蛮下了逐客令。
贺娄霸出了大堂,走到妹妹贺娄真的门前,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自从父亲贺娄元死于造反的乱斗中,自己就和妹妹相依为命。妹妹也很腻自己,撒娇着说要当自己的新娘。每每这个时候贺娄霸都会拂着妹妹的长发无言的含笑。可是就在前几天妹妹就象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腻着自己了。贺娄霸收回欲敲门的手,回过头去安排山寨的防御了。
屋子里一个长发披肩麻绳束额的姑娘,纤手捧着小麦色的脸蛋看着门外的人黯然离去,叹道:“哥哥还是原来那个哥哥,妹妹却不是原来的妹妹了。我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好孤独!”
天明,黄统穿着那件绿袍去黄羽房间。“羽儿,快穿好官袍去见刺史大人,晚上再去王府吃晚宴。你怎么还躺着,快点!”
黄统帮黄羽穿戴好一件浅绿色的袍子,就赶往襄州府衙了。
襄州府衙议事大厅,除了坐在正中的直眉细眼的瘦子穿着红袍,其余两旁都穿的绿袍,而且深浅各异。
唐朝官服颜色是有规定的: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绯袍,六品以下绿袍,而襄州刺史孙知愚是五品,黄统父子是六品,官服颜色不同。
孙知愚发话了:“荆山山贼狂妄,居然敢打我房州的主意。这些土家族的叛逆,当初老夫就应该把他们全部都杀光了,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连累了庐陵王丈人一家遭此横祸,我心难安啊!”说罢,还装模做样的拭了拭眼角,“我欲派兵围剿,你们可有意见。”
王仲道站起来说道:“孙大人,下官认为土家子虽然有过,然起因是由于孙大人的民族政策有误。当年孙大人不由分说把襄州的少数民族都赶到荆山开驿道,而且并无抚恤,才导致后来的荆山暴动。虽然黄将军多次围剿屡立战功,把余下两股叛逆赶到了聚龙山,才维持了襄州安宁。如今这股叛逆盘踞以久已经成了气候,当即的政策应该是招安而不是围剿了,望大人明查。”
孙知愚一听王仲道把矛头直接对准自己,当即绿了一脸。王家和黄家拧成一团,着实有对抗自己的实力,但是如果现在矮了一头答应招安,那今后他们还不知道会狂到哪去。下面的官员可都看着呢。
孙知愚品了口茶,细眼盯着黄统:“本官已经决定围剿,不用再议了。当下请黄将军好好整备兵马,准备去聚龙山剿匪吧!各位官员也要各司其职,共保我襄州安宁!”
“下官领命!”
孙知愚眯着小眼,很是满意。
众官退堂,孙知愚只留下了黄统父子。黄羽心想可能是要和父亲商量剿匪事宜,孙知愚却发话了:“听说黄将军一家也收到王爷的请贴了?”
黄统点头。
孙知愚瞄了黄羽一眼,果然是俊郎非凡,似笑非笑道:“贤侄可别和我家安儿抢郡主啊,呵呵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