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还阳之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还阳之脉
虽然谢垩与赵构长得非常相似,但是仔细辨别还是略有不同,此时众人早已经慌乱不堪,在场的侍卫、太监中见过九皇子的不在少数,竟没有人看出什么端倪。按宫里的规矩,普通侍卫年龄的上限是三十岁,根据功勋大小和武功的高低进行筛选,因此大多数侍卫到了三十岁就会被调去地方充任一些低阶武官。刘庆年近四十,在宫里当差已经有二十个年头,好不容易才爬到了一个统领的高位,手下分管了近千侍卫,不想如今祸从天降。
张辛与刘庆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赶紧把刘庆拉到一边,低声询问,“刘统领,这九皇子真的没死?”
刘庆对张辛微微一躬身,“回禀张管事,九皇子的伤都集众头部,定是被贼人扔出去撞了墙的。卑职仔细察看,虽然九皇子的气息若有若无,但是头部的伤口竟然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似乎还象是在慢慢愈合,所以……”
张辛总算听到了踏实的话,眼睛一亮,“既如此,依咱家之见,不如把九皇子的脸蒙起来……”
刘庆会意,如果太医来了,一看是九皇子,难保事后走漏风声,皱眉道,“张公公的意思,卑职明白,但是蒙起脸来,太医如何就诊?医道讲究望闻问切,这面色都见不到,似乎有些为难。”
张辛阴恻恻一笑,“统领大人,今晚此间数十人的命可都是绑在一起的,太医怎么医治,自有他的本事,如果太医无能医死了九皇子,那也是多个人给我们陪葬。先把九皇子的脸蒙了再说。”
刘庆一咬牙,从中衣上撕下一条白布片,又在地上蘸了点血迹,包扎在谢垩的料,只留下双眼、鼻、口。张辛满意地点点头。
侍卫带着太医急匆匆而来。太医叫吴植,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国手,医术高明号称“在世华佗”,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年行医天下,所有的疑难杂症几乎都难不倒吴植,晚年体力衰弱,宫里太医监中有一故交叫丰的,推荐吴植入宫做了太医。
刘庆见是吴植,却是熟识,连忙迎了上去,“老太医夤夜而来,甚是辛苦。”
吴植微微颔首,走到谢垩身边,见谢垩的料蒙了带血的布条,但是料显然没有任何伤痕,心里一动,下意识地望了一眼刘庆。刘庆知道吴植的医术高明,此时也不计较其它,回以信任的目光。但是身边的张辛则不然,暗骂,好你个不晓事的吴植!

吴植也感到了书房里凝重的气氛,算了一算也已经是三更天了,在皇帝的书房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难保谁的脑袋有安稳,倒不如早早看了病情,脱离干系。打定注意,吴植伸手搭脉,旋即莲大变,手不住的颤抖,骇然道:“不好!还阳之脉!”说着,从随身的小药箱中取出一把金针,抽出两根最长的,分刺左右太阳。遽然后退,用天女散花的手法,在谢垩的身边撒了一圈微微发光的不知名的物事。刘庆精于武道,见吴植如此高明的手法,竟还是名武林高手!
此时的御书房里就刘庆和张辛两个,被吴植的举动唬得面如土色。张辛悄声问道,“老太医这是何意?”
吴植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拉起两人退出谢垩一丈范围,见谢垩没有任何反应,这才稍稍定了定神。吴植这才长出一口气,凝重的料却仍然显不出任何轻松之意,“地上躺的是谁?”
刘庆看着张辛,张辛迟疑不语。吴植多少也知道些宫里的规矩,忙解释着说,“小老儿不是问其身份,而是想知道其来历。”
刘庆释然,当下就把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吴植,吴植听得直摇头,喃喃自语道,“没道理,没道理……”
张辛急了,“老太医有话直说,真是急死咱家了。”
吴植想了想,缓缓道,“这地上的是不死之身!”
“不死之身!?”两人惊呼。
“不错!”吴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道,“老夫曾行医到过南疆,在大理境内有一处大山,名曰枯柩山,那里有一个部落,大约有数百人。部落的历任族长都是巫医,他们毕生的追求就是‘不死之身’!”
“当年老夫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部落,并与当时的族长发生冲突,与我约战枯柩山巅。结果大战两天两夜,我侥幸半招取胜,不料族长狭,猛然嚼舌自尽,我感慨着背起他的尸首下山交付族人掩埋。谁知,族长竟然是以死催动不死之身,引发尸变,当场把我打落山崖。所幸被我抓住山崖边树枝,逃过一劫,仓皇逃回汁。之后苦研筋脉之道十年,对‘不死之身’却仍无任何把握。”
“更不料今日又见‘还阳之脉!”吴植简略地说明了情况,把刘庆和张辛惊得呆若木鸡。</a>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