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入哈佛(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开菲拿出自己找到的《哈佛学习生活指南》,这个可是个重要东西,新生必读呢!
做过充分准备的开菲是很清楚这本指南的价值的,国内学校的学习生活指南一般就是一些大概的保姆性文字,不准干什么,否则将受到什么惩罚……
一般的大学生都很少会去看所谓的指南,听听师兄师姐介绍就行了,但是到了国外就不一样了,完全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里自己所熟知的大学生活似乎都不管用了,必须要重新学习,要想在一个地方生存下去,必须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生活规则。
翻开书的封面,果然,在书的第一页,非常显眼的地方赫然印着一行加大加粗的文字:“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时,你必须明确地指出: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入或借鉴而来的。”
还真是时刻不忘宣传学校的大学精神啊!让我们在进校伊始就熏陶在一种人文精神氤氲的大学精神里吗?
慢慢地翻阅了下去,里面写得非常详细,从教授选择到就餐环境,几乎应有尽有!
第二天,四个女孩子相约着开始逛着哈佛校园
记忆中,开菲来过这里,现在事隔十多年,再次站到这个地方竟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哈佛很美,开菲感觉一种迷茫,现在的自己还没有融入这里的感觉,还很难相信这将是自己学习生活的地方,恍惚间只觉得自己是一个旅人,在哈佛英俊的塑像前驻足;在古老的哥特式的教堂前流连;坐在洒满落叶的草坪上休憩;在造型各异的雕塑前经过。
来来往往的是各色皮肤穿着各异的学生,或是夹着书与你擦身而过,或是带着头盔骑着自行车匆匆掠过,青春四射的光彩与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大学城的对比竟让人产生了一种如至书中的不真实感。
“什么感觉?”杰西靠近开菲,低声询问。
“不知道,心中的感觉很奇怪,很兴奋又很紧张。”开菲捂着自己的胸口面容奇怪地说。
“我也是,很紧张,但是我很兴奋,我没有想到我真的进来了!”杰西兴奋得有点语无伦次。
刚刚来到哈佛,昨天和几个同学一交流才发现这些同学都好优秀,两个美国人就不说了,一个啦啦队队长,另外一个还得了‘总统奖’,这都是中学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而这个从万里之外来的中国女孩也好厉害,在她的国家,她也很强吧!
杰西从美国中南部的小镇来到东海岸的大城市,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她一时还有点适应不了。
开菲从中国来到美国的知名学府求学,面临的变化更大,不单单是语言环境,更主要是一种文化冲突。
开菲边走边安慰自己,自己有着比其他人更为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好歹自己也多活了十多年,现在怎么会不能适应哈佛大学的生活呢?
安慰归安慰,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紧张,毕竟这是世界的第一学府,以前纸上谈兵的时候还好,但是现在真正面对真实的哈佛,驻足在哈佛的校园,急促跳动的心脏充分说明了它的激动。哈佛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典雅、学术,数百年的积淀让哈佛的一草一木都显得很特别。
年轻的学子活力四射、青春飞扬,雕塑前,树荫下捧着厚厚的书本阅读的学子,心里一阵羡慕,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也会是其中的一员,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从内心深处升起!
哈佛,真的很美!
站在威严的图书馆前,打量着这座享有盛名的图书馆,一阵感慨,红砖瓦的墙壁,参天的大树零星点缀在图书馆外黄绿色的原野上,不时有小鸟的叫声,很美……
“我们还有两天的时间适应学校,接受入学教育,并且在网上进行选课,今天逛得差不多了,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图书馆看一下,我想去询问一下自己认识的朋友选择哪些课比较合适,你们呢,要不要一起去?”罗娜转过头问自己的室友。
“走吧,正好,我们也需要一些前辈给我们一些指导呢,看看我们第一学期选择什么样的课比较合适。”卡琳第一个赞同。

“那就麻烦你了!”开菲和杰西都礼貌地道谢。
“走吧,我约的是快要毕业的一个学长英杰。卡梅林,学校计算机协会会长,上次我参加比赛的时候认识的,他给我留下了联系方式……”罗娜简单介绍着自己这个朋友的基本情况,和她相比,开菲和杰西在这边的资源少得可怜。
“要想顺利地在哈佛毕业并且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而且不让自己那么累,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和老师多接触!”
面对几个刚入校的freshman,英俊帅气的英杰和她们一起坐在露天的咖啡座给她们提出很多合理的建议,“你们应该主动和老师接触,了解他们,同时也让老师充分了解你。你们现在一进校就要把握这种机会,这种接触将会使你们受益匪浅:“想想吧,当你结束4年(8个学期)大学生活、准备求职或考研究生时,会有至少8名教授为你写推荐信。更重要的是,和老师的这种良好关系会让你感到自己受重视,被关心。”
“那你呢?”罗娜有点好奇地看着英杰。
“我大概会保送研究生,已经联系好了导师,而且学校计算机系的系主任会亲自为我写推荐信!”
“哇!”
“还有,遇到学术问题不要逃避。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的地方不懂,这个时候要多问,不要怕丢脸……”
“说到选课,有一个问题你们一定要注意一下,在哈佛校园里,我们很多同学为了拿到学位,选修了大量课程,但收获却不多。”
“为什么?”
“选课的方式不对,他们通常这样选课:大一学必修课;大二学主修课;大三学主修课中的高级必修课;最后一年则选择一些兴趣课,就像饭后的甜点似的。”
“这样不好吗?”
“不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大一的基础课涉及范围太广,他们来不及咀嚼消化,等二年级学主修课时又觉得很枯燥。待到高年级选读的兴趣课比较‘刺激’时,他们才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多选读兴趣课,如中文、历史、统计等。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在后悔,大学四年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了……”
“你觉得应该怎么样选择比较合适?”
“如果你们想要得到一个真正成功的大学生活,建议你们从一年级便开始混合选课,既学必修课,又选主修课和兴趣课,就像一个人去购物,不仅买生活必需品,也买其他的东西。这样,几种课程互相调剂,学生学习起来才有兴致,也更专心。相反,每一学年单调地学一种课程的学生,通常都觉得学习乏味,心里不痛快。”
“当然,如果能在小班(少于15个人)里上课,学生被老师指导的机会较多,学习成绩提高得也会更快。”
“太感谢你了,你觉得还有其他需要告诉我们的吗?”
“多学习外语吧,外语可是我们哈佛人的‘拿手戏’,许多新生的外语高考成绩大大超过学校的录取标准。外语也是我们哈佛人‘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英杰带着笑看了一眼黑发黄皮肤的开菲,“我的第一外语是德语,第二外语就是中文,美丽的中国女孩,我的中文还可以吧?”英杰的第二句话是用中文对着开菲说出来的。
开菲惊讶地抬起头看着眼前帅气的外国男孩一口平仄不分的普通话,忍不住噗哧笑了起来,“你们在学习的时候,老师都没有提醒过你们中文发音要注意平仄吗?”
“也就是说我中文还是不过关?麻烦死了,这个中文发音怎么这么麻烦,还有那个什么一声二声地怎么读呢?”英杰有点郁闷地用英文抱怨。
“你为什么想要学习中文?”开菲有点好奇。
“为什么?你是中国人吧,中国现在的发展你应该知道吧,简直就是高速,世界经济学专家都在预计,或许下一个世纪在世界上崛起的就是中国了,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了,多学点中文,对我们来说更有竞争力呢!”
从一个外国人的嘴巴里听到对自己国家的赞美,那种自豪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开菲想起几年以后中国崛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从心底油然而生兴奋、自豪、还有那么一丝生为中国人的骄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