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一次战斗检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夜空晴朗,只有一弯新月挂在遥远的天边。
因为四周的静谧,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凝重冷峻。
这是一支任务性质特殊的部队。
这是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
还未正式列入编制,还没有正式命名。
全体官兵每年都要过的反“候鸟”式生活—夏天他们带着新型装备到湿热难耐的南疆腹地,冬天到滴水成冰的北国边陲,间或还要驾驭战车跨高原,涉海域,用血肉之躯伴铁甲战车挑战生命的极限。
这显然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砺剑之旅。
每一次都要经历艰难万苦的跋涉,每一次都要面对脱胎换骨的战斗考验,每一次都能体味出苦尽甘来的幸福。
直升机越飞越高,快速穿行在山峰之间的缭隙中。峡谷最窄处仅有600多米,近得仿佛用手就能摸到那些万年不化的冰雪。
作战迷彩,特制风镜,陆战靴每个人都全副武装。大家都被一种临战的气氛感染着。
每一次出征演练的感觉,都是神圣而庄严。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这句口号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心里。
正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着祖国,装着胜利,才能以如此大无畏的精神,接受着如此的严酷考验,才能如此以气吞山河之势挑战“生命禁区”!
这样伟大崇高的事业,没有坚定的革命的**信仰,没有非凡的吃苦耐劳意志,无私奉献精神,是断然坚持不下来的。
如今,这些风华正茂的70,80后的年轻人,在这个不平凡的部队集体里,在迎接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与新型的各种武器装备一起得到摔打和砺炼,可以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切身体会到,有多大的荣誉,就意味着有多大的责任。
当祖国和民族需要有人上战场时,他们将是冲在最前面的勇士!
这将是一个革命军人的最大荣誉。
要想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要想把贴近实战训练落到实处,必须重视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
许多事实说明,如果平时不养成严谨的训练作风,打马虎眼,搞“过得去”,战时就可能“过不去”。因此,细节考量组训人员的素质,考量单位的训练水平,细节是造就一支纪律严明,敢打必胜军队的基础。
事实证明每位官兵都在尽职尽责地完成不同战斗阶段,不同战斗情况的具体任务,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演练的战斗中去。
部队科学的设置演练课题和内容,使参战官兵犹如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演练中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战场气息。
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重在从完善运行机制和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促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结构,布局,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在结合。
高技术战争主要是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而联合作战要求能够实施快速兵力投送,快速营造作战空间,在决定性的地点投入作战力量,各军兵种同步行动。
这就要求陆战力量轻便、灵活,能够实施快速机动,并与其它诸兵种密切协同。
为此,部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与诸兵种的实战联合演习中,如与航空兵种协同,与海军舰艇兵种协同与火炮兵种协同,与防空,导弹兵种协同,与坦克兵,装甲种协同等等,全面锻炼实战协同能力,逐渐练硬了自己的翅膀。
二.
自黎文虎,于博和高春生组织高难科目训练以来,针对未来战场作战形式的需要,先后组织了陆,海,空协同作战,诸兵种联合,跨区域快速机动,夜间搜索营救,海上,沙漠飞行,反空降等高难科目训练,以及机载导弹,火箭打靶和超低空特种作战等攻击科目训练。
通过训练演习,部队的快速反应,快速机动和空中突击能力不断提高,并以其独特的超低空飞行优势促进了地空兵力和火力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夜间超低空作战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实现了陆军作战能力空,地,海一体化的历史性跨越。

高技术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全纵深机动战。
全纵深机动战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突然性、速战速决;主要采取间接路线,快速机动,保持行动节奏,围绕打击重心展开作战行动。
实施非线式作战,使敌在全纵深同时遭到攻击。
陆战力量实现飞行化,海运化将是执行这种作战任务的可靠保证。
参演集群部队奔袭上千公里武装跃进,机动距离之远,动用建制之完整,陆军兵种之齐全都是全机甲旅历史上少见的一次。
这次演练在课目设计上体现了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是对部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加强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又一次检验。
这次实兵演习是在空军和陆航空兵种的配合下进行的。
王辉带领数十名特种作战队员驾乘动力翼伞在夜幕中悄悄潜入“敌”机场边缘。
他们运用携带的全球定位系统,战场电视系统和夜视侦察器材,对“敌”展开全方位立体侦察,引导两个梯次的数百名特种作战队员乘坐运输机,直升机如神兵天降至机场指挥塔台附近。
在武装直升机,歼击机,强击机,战斗轰炸机,电子干扰机,通信直升机的大力支援下,他们利用突击炮,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对“敌”通信枢纽,雷达系统,弹药库和火力点等要害部位实施打击,并迅速突入机场指挥塔内,抓获“敌”一名高级指挥官,一名高级维修师和部分装备技术资料。
特战队员立即将其押解并撤离机场。
这支特种兵尖刀分队的每一位士兵都必须具备多种作战技能。
武装泅渡就是其中一项,这些队员不仅能在风急浪高的江河,湖泊,海上连续泅渡数小时,还能在水中潜泳,完成水上攻击,水下爆破,驾驶舟艇等任务。
他们装备有GPS/GLONASS交联卫星定位系统,精度可达3—5米,地面监视雷达,无人驾驶侦察机等先进侦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时机内“透视”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
曙光初露,某机场上空,数支特种伞降集群迅速着陆,面涂迷彩的伞降队员迅急扑向“敌”机场要害部位,在我航空火力支援下,对“敌”机场指挥中心,停机坪实施突击,动力翼伞分队,蛙人分队分别对敌防空阵地,警戒雷达实施突击。
在硝烟弥漫中,破袭成功。
我特战队员搭乘运输机,在航空兵,舰艇掩护下迅速撤离。
全部战斗行动结束。
整个奇袭机场时间仅用几十分钟。
这是该旅首次对上级单位和友军开放的一次实兵实装演习。
这场演习,共迎来了数十名总部,军区,各兵种军事首长,军事专家前来观察。
投入这场演习的有步兵,装甲兵,侦察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10多个兵种。
在数个多小时的演习中,对抗双方先后进行了攻击与反攻击,机动抗击与阻击,联合打击与反打击等课目的攻防演练,让军事首长,军事专家们大饱眼福。
演习结束后,军事专家们仍感到十分兴奋。
来自总部和某作战师的两位首长这样评价:“这次实兵演练很棒,是个理想的现代战斗模式,这场演习,没有具体的想定背景,对抗双方互不知情,按各自作战目的指挥处置,不仅符合实战要求,组织方式也比较科学。
能够来此地观摩新军事合成部队的演习非常荣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