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军人家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黎文虎自小生活在北京的部队大院,这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世家。
爷爷,奶奶和父母都是军人出身。
从小在军人的家庭里面长大,使黎文虎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
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本应集各种宠爱于一身。
但是当别的小朋友都沉溺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之中的时候,小龙早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他的父母从小就培养他办事要讲究条理,做事要认真负责这样一个态度。
他们对他的要求非常的严格。
在孩童时代的部队教育,很多军人具有的特性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
比如说他做事总是雷厉风行,办事非常讲究效率,自律意识非常强。
这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们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我我办事的效率。
而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呢,他们会教育或者诱导我怎样怎样去办,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而且是比较快的办好。
一般来说,他们给我的教育是给我提出一些建议,让我自己去做。
数年的军旅生涯,使得他变的格外冷静和稳重。
黎文虎崇拜的人从小到大都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军事将领。
原因就是这些军事将领经过多年的锤炼使自己拥有了一些特殊的品质。这些特殊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接触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非常快速的知道这个事情的重点,还有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很合理的确定一个办事步骤。
同时又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去确保完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
还有就是作为一名领导者他们具备很多特殊的素质以及方式方法。
黎文虎的爸爸是一名少将,50年代末当兵,据说枪法极好,当过狙击兵和侦察兵,然后顺利提干,最后到军事科学研究院成为了一名教授,军衔至少将军衔。在军事科学研究院里主要进行战术指挥和陆空作战协调方面研究。
黎文虎的妈妈也是一名军人,不过是一名计算机专家,他的爸爸和妈妈的结合带有很浓重的革命时代色彩。
黎文虎的爷爷应该是他们家当兵里当的最厉害的了。
黎文虎的爷爷是老抗联,真正的抗过枪打过仗,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最后官至解放军某兵种司令部,具体官职就不便透露了。
他待人诚恳,谈吐爽直,热情好客,典型的东北大汉风格。
可谁又知他竟是一个老北京人。
二.
与黎文虎爸爸同一代的人,同样也都是军人.而且是各军兵种比较齐全,黎文虎经常向朋友们提起他的二叔,他二叔是一名空军飞行员,而且还曾驾驶过现在最先进的SU-27战斗机,在南京军区当兵,现在已经是飞行师师长了。
有一年他四叔来北京开会,还请他们全家的人去吃了一顿海鲜,着实让大家佩服了一把飞行员这个职业。

黎文虎其他的叔叔也都是军人,甚至包括他的姨夫们也都是军人。
有海军和陆军,甚至还有曾经当陆军半路改行当陆航兵的,可以说黎文虎他们家就是一本军事大百科全书啊。
遇到逢年过节儿子,闺女,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一起携夫带妻双双齐来拜年,爷爷家中就被这群身着绿军装、头戴大檐帽的人挤得满满的,比一个班还多。
现在也有很多人自以为很了解军人的职业,自以为能站在某种高度上来肆意评价军人,而其实他们也许什么都不懂。
怎么说呢?
单说服从命令吧,黎文虎以前并没有觉得军人的约束有这么强的,从大到小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人管,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也觉得军人完全是一个让人失去自由和个性的职业。
但回到城市和同学们聚会时,却发现了不同。
军人在集体生活中锻炼出来的纪律性,意志力和道德品质,与地方大学那种不受约束的生活造就的品格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跟那些以前曾经是同学的地方大学生比起来,他们更加具备大局观,整体观,他们更加具备责任心和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而且和他们那种相对奢华和时髦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更加规律,健康和朴素。
黎文虎又要在次开始校园生活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军事学府,直属中央军委领导。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陆、海、空三军高级指挥员,高级参谋人员和高级理论研究人员。同时承担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为中央军委和总部决策起咨询作用。
学校每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武警部队副连职和技术13级以上的现役军官或文职干部中招收研究生。
每年在校学员800-1000人。
国防大学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主席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要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加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全面建设。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
未来信息化战争呼唤高素质应用型指挥人才!
1988年国防大学成立了全军指挥院校中唯一的研究生院,现已获准16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8个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几年来,一批批军中才俊踏着演兵场的硝烟,进入研究生院求学深造。
从1997年开始,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作战部队招收师团职干部攻读硕士研究生,以后又成为了全军首批开展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单位,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向培养应用型指挥人才的历史性跨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