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胤衸还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勤妃娘娘哭哭啼啼,她一口咬定胤的死一定是有冤情未雪,她一直觉得十八阿哥死得蹊跷。|读者吧首发|
额娘传来了骆风和一位叫阿西的小太监。骆风自然是机灵异常,一五一十讲述他昨夜如何误撞到十八阿哥的魂坐在河边啼哭,如何他一叫,那十八阿哥的魂儿就看他一眼,然后跑走。叫阿西的小太监是山西洪洞人,说话十分的搞怪,他越是着急越是结巴,紧张得越快越结巴地说不出话来。
阿西说,他是昨夜换班,三更天路过湖边听到哭声,寻声看,河边竟然坐了一名小阿哥,一身阿哥的常服,辫梢系了一颗大东珠(那是皇阿玛在胤入殓时赏给他系在辫上的)。身边没有更伺候的太监,只一个人在哭。阿西害怕但还是走过去,一看竟然是十八阿哥胤,吓得险些晕死过去。不过十八阿哥见了他哭了对他说:“一定转告我额娘,胤是吃了太子毓庆宫的太监小多子送来一块点心中毒死的。胤不想死,胤冤枉呀!”
这些话听得许多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都为避暑山庄出现的诡异事人人自危,生怕是闹了鬼。
勤妃同德妃娘娘哭诉,伤心欲绝的要为儿子报仇伸冤。
我知道,先皇后过世后,宫中许多的事物都被皇阿玛交给了德妃娘娘打理,德妃娘娘平日为人和善。也不好争风吃醋,很有些和光同尘地隐士作风。更重要的是她礼佛,虔诚而仁慈,皇阿玛似乎对她格外地信任。但是信任并不等于青睐。信任是对于自己的臣子,可以倚重她做事;而青睐是对自己的女人,可以在她地面前一展自己雄性的彪悍。我觉得皇阿玛信任额娘吴雅氏德妃,但是青睐的则是千娇百媚的宜妃娘娘。
额娘德妃谨慎的下令宫里的宫女都不许再提这件事情,但是勤妃娘娘哭哭啼啼地不肯罢休。
我心里是要为小胤报仇的,也就配合了十四地巧计。www.xiaoshuodaquan.com
这日额娘忧劳成疾。卧床不起,太医来过几次。请过脉。商议一阵,开出一道方子。我看了看那些药。多是补气排郁地,额娘恹恹的也不想吃。心思重重。
听说额娘病了,四哥和十三、十四都赶来探望。窗外池塘里蛙鸣一片,额娘依靠在团花绣枕上,面色惨淡。
四哥就跪在榻前问:“额娘可是有哪里不舒服,儿子为额娘捶捶背可好?”
十三快言快语。跪在一旁关切问:“儿子过来时。听人说是额娘昨夜撞到了不净地鬼祟。可是如此?用不用请萨满大师来做法?”
只十四在一旁不语。
额娘摆摆手。十指上那镶嵌了绿宝石地指套如鸡爪一般地尖利。她摆摆手。叹气不已。
我猜得出她或许是在为勤妃娘娘所说地事愁烦。太子之位不可撼动。但勤妃是她地左膀右臂。处处惟她马首是瞻。这令她左右为难。
熏香炉内静香袅袅。龙涎香地味道带了点苦薄荷味道。刺鼻又定神。我不由望了一眼十四。他只拉住母亲地手漠然不语。
若兰姑姑端来一碗补气润肺地汤。十四接过手中凑到额娘身边说:“额娘。您好歹喝几口。都是儿子地罪过。让额娘担心得病了。”
额娘笑了,摇摇头说:“痴儿,哪里有你们兄弟的相关,只是想想,哎,许多事,真是左右为难。”
勤妃娘娘哭哭啼啼的又来了,我觉得她简直要成了祥林嫂,嘴里总是不停的叨念那几句话:“德姐姐,十八他死得太冤了,他还那么小,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去了。”
我不知道如何劝她,但事实上我知道这是我希望的,一切都按了我和十四预期的方向在发展,直到傍晚时,皇阿玛闻讯赶来了。
凉帽递给李德全,皇阿玛大步来到额娘身边,拦阻了挣扎着要起身见礼的额娘,也不顾我们这些跪了一地的阿哥格格,只一味嘘寒问暖:“怎么这么不小心,昨儿还好好的,今天就病成这个样子了?”

额娘底气不足,虚弱的说:“都是臣妾不小心。”
皇阿玛扫了一眼我们几个,问额娘:“太医说,你这是心病,心气郁结,肺气不舒,可是被这几个孽障气到了?”
平日里四哥和十四的话并不多,只十三好玩笑取闹,如今三兄弟面面相觑,一旁的勤妃反是哭得泪涟涟的。
皇阿玛奇怪地问:“勤妃这是怎么了?”
不等勤妃答话,额娘忙抢话说:“没,没什么。”
我见十四给我递个眼色,忙说:“皇阿玛,勤妃娘娘是撞到了鬼魂。”
“云儿!”额娘制止,但我已经挑开了话题。
勤妃呜呜的哭了跪地叩头道:“求皇上为小胤做主呀,胤他死得好惨,他托梦来喊冤,他的魂魄不散。”
皇阿玛愕然的看着我,我曾对皇阿玛食言讲过胤的惨死,但皇阿玛似乎不想此事张扬,他此刻一定怀疑是我对勤妃说了些什么。
我忙补充说:“宫里的太监昨夜见到了十八弟的魂魄在荷塘边哭。”
勤妃就一五一十的把所见之事说了一遍,皇阿玛怒喝道传骆风和小太监来问话,这桩没头的案子就被翻了出来。如今,十八阿哥被害而死的消息不胫而走,我知道此事一定是要有个交代的。
第二日,负责内务府的大阿哥胤缇理直气壮的拿了皇阿玛的口谕去太子的毓庆宫问话,追问胤之死的秘密。太子自然是闪烁其词,但一定是吓出一身冷汗。因为这个事牵扯出的不仅是他害死了亲弟弟,更牵扯出他害胤的隐衷,那就是芙蓉同他的奸情。若是此事被皇阿玛得知,他定然是死有余辜!
我佩服十四借刀杀人的本事,此事他并不出头,而是用了一向志大才疏却同太子如天敌一般的大阿哥胤缇。
皇阿玛康熙也是位学识渊博之人,对于立皇储的事情上从来是深思远虑,从不马虎,对太子胤这个接班人寄予厚望。听宫里的安达们说,皇阿玛在皇太子胤还很小的时候,便苦心为他挑选师父,精心栽培他。胤六岁以前,都是君父亲自督导他读书习武,在宫中亲为东宫讲授四书五经,每日御门听政之前,必另将前一日所授书背诵,复讲一过,务精熟贯通乃已。宫中张英、李光地、熊赐履这些大儒都先后做过太子的师傅。为了给太子寻觅名师,皇阿玛还苦心的特召江宁巡抚汤斌为詹事府詹事,这样太子胤年幼时就能熟练掌握满、汉、蒙三种语言,精通儒家经典,马上骑射也是一流。
皇阿玛为了培养继承人煞费苦心,却不想自己养出一个禽兽不如的孽子,失望是可想而知,但我知道,这一切的幕后操纵者是大阿哥胤缇,胤不过是被他玩于股掌之中。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十八阿哥之死还没审出个究竟,大阿哥胤缇忽然向皇阿玛弹劾皇太子的斑斑劣迹,说胤在皇阿玛离京期间掌国,不理朝政,暴戾不仁,有一次在大日头下罚德高望重的大臣们跪了一个时辰,自己却在宫里逗鸟取乐。胤还为了小事肆意捶挞王公、贝勒、大臣。还扬言皇上老了,他当了三十年的皇太子,该熬出头了。
皇阿玛是个聪明的人,只是哂笑了说:“你是长兄,如何不当场训诫他?还要君父操劳?”
胤缇碰了一鼻子灰,讷讷不语退下,但我知道皇阿玛一定起了疑心,对皇太子的厌恶更加了一层。
-[-本篇由读者吧www.xiaoshuodaquan.com首发转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