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成立新政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命胜利了,于取义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虽然现在武昌城里各种事情忙得不可开交,但于取义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忙个人的事情了。家里来信,他老父亲让他回老家去看看,于取义这才感到他现在离开家有十多年了,由于忙着革命事业,连家也没回去过,这回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了,**、**、卖国的满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了,这样一项历史使命他有幸参加完成了,他现在必须抽空来回家看看。
于是他向军政府请了假,他要回乡去探亲了,军政府都督黎洪马上批准了他的请假。于取义对这个都督有点看法,但既然已成既定事实,他也认了,他现在希望最好是孙先生当这个都督,或者是黄先生做这个军政府的领袖,可实际上不如他的心愿。
不过,他现在认为谁当这个都督都没问题,关键看他是不是真正干革命的,如果不是,就应该让其下台,再换一个新都督,这个都督应该为革命工作,否则还要让其下台。
于取义坐火车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他受到了家乡人的欢迎,他是这个乡里第一个去海外留学的留学生,回到家里他见过了父母,他这才知道,父母已经给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姑娘是大家闺秀,是城里的富户米大户家的千金。
于取义开始不同意这门亲事,他是个进步青年,相信爱情,不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他现在还扭不过父母,这样在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的情况下,于取义完婚了。
到了晚上,于取义本来想借酒劲,在外屋睡一夜,可这怎么行,闹婚的人,早就把他推进了洞房,在洞房里,新娘子还羞答答的。
这一夜过得索然无味,第二天于取义急忙离开了家乡赶到了武昌城。
回到武昌城后,于取义感到这里的战争气氛非常浓烈,于取义马上赶到都督府,在都督府他见到了黎都督,现在黎都督非常繁忙,他完全进入到了角色,已经担当起了都督的责任。
黎都督见到于取义非常高兴,他说:“于取义同志,你回来得正好,我们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北方的清政府还没垮台呢?你怎么有了革命成功了的感觉呢?什么时候我们革命军真正打进京城,什么时候国民革命才算告一段落,可现在我们才打下了一个武昌城,离革命胜利还远着呢?现在形势很危急,清政府准备派北洋新军来镇压我们,我们得做好军事准备,因为凭我们的军事力量,是很难打得过北洋新军的,但如果北洋新军来了,我们也得打,同时各国列强嘛,也支持卖国的清政府,他们把军舰开到了武汉的长江上来威胁我们,我们的军事力量现在还不能和这些列强们抗衡,我们现在的任务极多,最急需的是像你这样有军事才能的人,你赶快回来工作吧,我们现在要派你到新军里搞军事工作,因为我们马上要准备同北洋新军作战。”
“那我在保安队的工作呢?”
“已经派了新保安队长了,你现在到革命军报到吧。”
于取义领到了任务,他把自己以前的想法做了修正,革命还没有成功,革命才真正开始,革命的敌人现在才从各个角落中暴露出来,清政府的鹰犬北洋新军至不必说,帝国主义也加了上来,这些帝国主义都有坚船利炮,刚刚成立的革命政府如何能于这些强大的敌人抗衡,于取义心里没底,他盼望着孙先生和黄先生的到来为他们指明方向。
不过目前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取义马上到新军报到了,新军这几天正在准备同北洋军队作战。但奇怪得很北洋军队并没有像他们想像的行动快速,他们在阵地上一连等了许多天,也没等到北洋军队,这是为什么?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话题转到京城,清政府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他们要组织反攻,剿杀革命党人,他们有银子有军队,更主要的是他们还没有下台呢?只是快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他们早晚要下台的。
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下台,他们正在组织力量进行反攻,清政府委任军机大臣阴昌率领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党,不过这些北洋新军都是袁世凯训练出来的,他们现在成了忠于袁世凯的军队,这样这个本来是清政府的军队,现在成了忠于袁世凯的军队,这一下子阴昌的命令不好使了,北洋新军完全听命于袁世凯。
军机大臣阴昌的命令不好使了,结果这些北洋新军们故意不行动,在原地打转转,朝廷着急了,军机大臣都不好使,那这支军队谁说话好使,结果朝廷最后只有请来了已经被罢官的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这个总督是直接对付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的,可是袁世凯认为这个官对他来说太小了,他不能去上任,他以足未愈为理由故意推辞不上任,这时朝廷内也只有袁世凯这个顶梁柱可以用了,朝廷可以说没有挑大梁的人了,只有袁世凯这么一个人才。

结果清政府屈服了,清政府解散了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这样袁世凯如愿以偿的登上了总理大臣的宝座,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权力后,并且得到了列强们的欢迎,列强认为在国内只有袁世凯才是唯一的希望,只有他都是国人的救星,他的上台能靠保障列强在华的利益不受侵犯。
袁世凯得到权力后,为了应付朝廷不得不发兵,不过这些兵力不是主力。他们到湖北作战,做样子的可能性极大,于取义在前线和这些北洋军打了几仗,并没觉得北洋军有什么利害,只不过是打成了一个平手罢了。
于取义感觉有些奇怪,这些北洋军打仗这么不用心,这样他们不不必害怕了,他想这样的战斗他们这些革命军是能抵抗住的。
但打了几天前线居然停火了,于取义打听到消息,原来是袁世凯做了手脚,他一边打,一边逼迫清政府同意议和,议和的事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湖北军政府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们也竭力主张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南方革命军派代表和北方的代表在上海的英租界正式举行了和平谈判。
于取义也觉得还是和谈好,这样省得打仗了,如果正式交战湖北新军未必是北洋新军的对手,如果能够和谈,不打仗了,这样对谁都好。因为现在革命军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强大,还远远不是北洋军队的对手,如果真打起来的话,他们好不容易占领的武昌城就可能失守,他们就要被迫转移,这样他们起义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就可能被敌人摘取。
于取义也认为和谈好,如果将来革命军的力量壮大了,他们才可以不理袁世凯和谈的骗局,他们有了强大的军队就可以进攻到京城,把京城打下来才是革命的真正成功。
目前的这个情况能稳定下来就应当稳定下来,等以后事情的发展吧。
这时的事情发展可就顺利了,因为孙先生从国外回国了,只要是孙先生回国主持大局一切就好办了。孙先生回国后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共商国家大事。于取义有幸和黎都督来到了南京参加大会,在会上选举孙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会议选举了黎洪为临时副总统,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先生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了。
这天于取义接到了命令,说孙总统要见他,于取义心里非常高兴,他同孙先生在日本分别后有六、七年没见面了,这六、七年的时间变化很大,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取得的丰硕成果,建立了孙先生倡导的民主政府。
于取义被秘书领着见到了孙总统,对了,现在称呼已经改了,他现在已经是临时政府的大总统了,不过于取义还是习惯称呼他为孙先生。但到了大总统办公室,他不能这么叫了。
秘书把于取义领进了总统办公室,孙总统正在办公桌前办公。
孙总统见到于取义非常高兴,他走过来和于取义热情握手,他说:“你好,于取义同志,我们很长时间没见了,至从东京分别后,我们就没见过面。”
于取义说:“是啊,这些年按照你吩咐的,我每天都在为革命工作着,参加起义许多次,出生入死的终于实现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有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我们的革命才算真正成功。”
孙总统说:“是啊,武昌起义的成功,是中华民国的开始,武昌起义的成功便是革命的成功,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上的同志们辛苦了。”
于取义说:“只要看到了革命的成功,我们这些革命党人比什么都高兴,为了革命的成功,我们不怕流血牺牲。”
孙总统把他让到座位上说:“于同志,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于取义说:“我现在黎都督那里做新军的工作。”
“军队工作?”
“是的,军队工作。”
“担任什么职位?”
“是团长。”
“我们这里也需要你这样的全才呀,你可以过来和我们工作吗?”
“当然可以,只是黎都督那里?”
“黎都督那里我去说。”
于取义当然想在孙总统手下工作了,不过他现在正在黎都督手下工作,不能说走就走,他得通过黎都督的批准才行。不过孙总统要调他过来工作,估计黎都督也会批准的,不会有问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