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江湖武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如此,奴自当向您赔罪,请求七郎原谅。」怡宁向我盈盈下跪。
我心中大乐,见怡宁说话时不再用臣妾和皇上了,语调也回复往日的温柔,那就证明她已经撤底的消气了。
这次的怡宁倒是很明理,不然依照以前的经验,往下来的日子我肯定没好果子吃。
「没关系,那只是误会,误会罢了。」我连忙上前,双手扶起她。
现在我可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一旦被怡宁发现我从薛胖子身上借来五千两,还花了相等於二十年零用钱的钜款买下金丽姬,甚至已经偷偷吃掉千代……那就很难想像会否又出现麻烦,这时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安全。
「七郎以後若要出宫,定要把奴带在一起。」怡宁亦不坚持,站起来说道。
「免得奴……牵肠挂肚。」
「好啊,以後就带同你一起出外游玩。」我话说如此,却是一额冷汗。
要是怡宁如影随形伴随左右,那老子的鬼混计划就全部泡汤了。
皇后哦了一声,浅浅笑道:「但愿不会成为七郎的负累。」
哎,这位姐姐老婆实在太了解我了……
「怎会呢,那班侍卫的身手怎及你这武林女侠!」我只能这样道。
说这话倒是一点也没有恭维的成份了,经过这次微服出巡和忍者刺杀,我也大概了解自己的实力去到那里,比起二哥是略有不及,但也高於一众御前侍卫。而怡宁的武功比我只强不低,大概和二哥在伯仲之间吧。
因为我那泰山丈人的关系,怡宁自少便是家学渊博,早几年的功力是强我甚多。她本就是天资过人,加上能够刻苦用功,实力自是出众非常;虽然我经过多年的努力,内功方面已是突飞猛进,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但还是不敢说比她强。
「若然奴是武林女侠,就不会整天呆在这里了。」她轻轻叹道。「啊,不知道谁把国君的工作都丢下,然後到处游玩,还留连忘返呢?」
这不是明指我嘛!看得出怡宁还是有点生气。
双手合掌,我故作请求状:「啊!请女侠饶命,放过小人!仙子般的女侠大人有大量~」
「……贫嘴。」怡宁轻言笑骂,悄脸桃红。
我涎着脸孔,凑去过说道:「我这嘴巴是贫是甜,那就要你试过才知。」
「别闹啦!」怡宁一伸玉掌,拍开我的怪手,递了一杯龙井过来。
「快喝一点吧,看七郎的嘴唇都乾了。」
口水自然是乾了,刚才小心翼翼地与生气的怡宁说话,那可是比起舌战群臣还要辛苦……。
我舒舒服服的靠着锦绣椅垫坐下来,美美的喝下一口茶,接着把对朝鲜局势的混乱和忍者一族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告之,当然也少不免那个神秘的铁面高手。
当我说至中途时间,怡宁已经开始皱起秀眉,显得忧心重重的样子。
「竟然连晋王也不是对手……那个铁面人到底是谁呢?」她喃喃地道。
我仔细描述那人的形象,又道:「问过金丽姬和百地千代都毫无头绪,你对此人可有印象?」
「不知道,听你所言又不像武林中人……」摇了摇头,她伸手示意我继续讲下去。
过了两刻钟,我把所知的有关情报都说完,见怡宁一直低头沉思,便故作轻松的说道:「放心吧,事情还未到十分严重的阶段。」
「铁面人之事必须追查下去,有这种来历不明、目的不清的绝顶高手为敌,如同卧虎榻边,终究是个後患……」怡宁抬起头。

「已经派人查探了,铁面人就暂且放一边吧。」我不禁说道。「铁面人就一个人而已,扶桑忍者那一群也是个问题呢。」
「七郎千万别掉以轻心啊,就算是当今天下排名,武技能胜晋王的高手亦不超过五人……那神秘铁面人要是孤身一人倒不必担心,但若然背後有什麽势力支持,那就非常危险了。」怡宁皱起了秀眉,又再说道。
「至於扶桑忍者麽……向来只活在传说之中,奴也只是从父亲口中听闻过,实力与七郎所言甚似,想来并不算太大的问题。即使忍者一众再多秘技,毕竟武力不及御前侍卫,总共也不过千余人,只是一小部份精锐的话,是影响不了全盘大局的。」
我暗暗点头,怡宁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自己是见识过雾隐之术和忍者那种无声无息的身法之後,有点太过介怀他们那超乎寻常的技能了。
「你这话说得没错,忍者一族的人数毕竟太少了,最多只能起到干扰的作用。而且扶桑离华夏本土太远,能否碰上也着实不知。」
怡宁笑道,目光中颇有调侃的意味:「但听七郎如此夸赞忍者的实力,让奴也开始深怀好奇之心,有机会倒是要认识一下七郎那位新收的女忍者。」
「啊……肯定会有机会的。」我拙劣无比的说道。
现在让两人相见还是不太妙,待现下的风头过去,我再调教千代多点,那时再让两女认识也不迟。
怡宁却想起了什麽:「说起来,华夏帝国还有潜力无限的武林啊。七郎大可以借助江湖之力来制衡扶桑的忍者,实行以江湖制江湖之策。奴虽然对江湖武林认知不深,然後华夏毕竟人材众多之境,地大物博,更是英雄辈出,想必不会输及扶桑忍者。」
怡宁停了一停,又再补充道:「依照七郎对扶桑忍者的描述,华夏高手纵使轻功不如忍者一族,但论搏击之技却不可能差於对方,而且说到数量,更是远远超出数十倍。」
摇了摇头,我从一开始就已经排除了华夏武林的参与:「事实虽是如此,但江湖中人个性向来松散,更对朝廷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与依附於大名家下的忍者全然不同,想要得到他们的帮助……一点也不容易啊!」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我没有直言,夏氏皇族本来就出自荆州的武林世家,百年前才举族搬迁至长安附近。太祖皇帝以关中豪强的身份夺得大宝,所以对相同出身的江湖就更是猜忌,恐防那些草莽之人也照样学样,搞个登高一呼什麽的,甚至为此消灭了夏氏曾是武林一脉的证据。
我不愿跟怡宁多作讲解,就是这件秘密对夏氏後人来说都很是尴尬。毕竟先祖们的做法,或多或少都有忘本的味道;再难听一点来说,也就是过河拆桥,有了孩儿不要娘。
自从控制了整片华夏大地之後,无论是太祖爷爷还是老爹对江湖武林的政策,都是一方面培殖亲朝廷的势力,比如少林青城,另一方面则极力的打压,无论是黑白两道都只能在狭缝之间苦苦求存,对朝廷自是难以生出好感,不怀异心我都已经偷笑了。
两任皇帝对江湖的态度都是如此明显,善於惴摩上意的家伙们自是理得。故此朝臣或者地方官员,都尽量避免和有江湖背景的人物或组织接触,以免引来头上那顶乌纱帽的不保。
所以对於华夏的武林江湖,我从来都不会抱予期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