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迷情幻影(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温暧祥和的祖灵之地
那川流不息的亡灵之路
那送我们上升的火
那火啊火……”
什么也没留下
什么都留下了
留下琳琅的经文
留下神秘的星宿
留下亘古的风向
留下沉默的密语
——鲁娟
武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躺在病榻上一直没有离开过甘泉宫。
四月的一天,武帝午睡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武帝询问巫师,巫师说:“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蛊气很重,如果不把那些下蛊的木头人挖出来,皇上的病就好不了。”武帝相信了,于是立即传旨任命刘屈氂为丞相,与绣衣直指御使江充一同调查巫蛊之事。
江充带人在皇宫和长安城内到处挖掘木头人,并用酷刑强迫人招供。没多久,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一时间,整个长安城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一天,江充派人到太子宫中掘出了桐木做的人偶,身为太子师傅的石德惧怕自己受诛连,建议太子越权行事,立即拘捕江充并追查他们的阴谋,太子在情急下同意了。
七月壬午日,太子派人假冒皇上使者搜捕江充及手下,江充的助手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太子的人杀了。太子派人将事情的经过禀告了卫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以防不测。当天,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把江充杀了。江充的另一助手苏文乘乱逃走后,向武帝控诉太子,武帝派使者到宫中传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去见太子,便回报武帝说太子谋反,要杀他,于是他只得逃回来了。
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太子纠集了数万人,与丞相的军队激战了五日,战死数万人。长安民众以为太子谋反,大多数人都不支持他,太子势孤力弱致兵败,只得逃离长安。卫皇后听说后在寝宫中自杀,太子手下宾客也全部都被捕杀。
八月,太子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一户农家,他的一位故人正好在此地派人找他,后被官吏发现立即围捕,最后太子在农户家中自杀身亡。
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有一位孙子刘病已因在襁褓之中未被杀。
祸乱之始,武帝便下令我不得离开甘泉宫一步。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昊的来信才了解。听闻皇后与太子自杀,我心下悲痛不已。
卫皇后终是被武帝的无情扼杀了最后的一点希望。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惨剧的发生而无能为力。我劝不了武帝服那些伤害身体的药,也阻止不了巫蛊的出现,更无法挡住卫皇后刺向自己绝望的匕首,有时候,错误的发生并非因外力引起,而是因人本身心生的恐惧造成,外力只不过是催化剂而已。

武帝老了,所以他把对死亡的恐惧扩大了,所以除了自己,他也许已经不相信任何人。
征和三年六月,丞相刘屈氂因与贰师将军李广利谋立昌邑王为太子被腰斩,李广利率军投降匈奴。同时,受李广利牵连,李延年也被诛杀。
我感叹,一个优秀的宫廷音乐家就这样没了。他这一生象一朵昙花,开得艳丽,却极为短暂,遇到武帝,也许是他的幸运,却也是他的不幸。没有人能真正在这皇宫里一直受宠,一直安然存活。越接近皇帝,越有性命之忧。
九月,朝中大臣田千秋等上书陈述太子逆谋有冤,武帝本就有些怀疑,于是令田千秋彻查。田千秋查出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从来没有埋过木头人,这一切都是江充搞的鬼。在这场祸乱中,武帝失去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孙子,既悲伤又后悔。于是,他下令灭了江充的宗族,宦官苏文也被活活烧死,其他参与此事的大臣全都被处死。
武帝对太子之死深觉痛悔,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名为“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他竟然毫不提及卫皇后的死。
一时间,长安城内瘟疫肆虐,民不聊生。
这一场悲剧,总结下来不过寥寥数语,死者亦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我不知道司马迁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记录下这段惨剧的。就因为武帝的一个梦,连累了无辜的百姓枉死,导致了一个宽厚仁慈的太子走上绝路,毁灭了一个时代建立起来盛世繁华,只留下一片沉默的坟冢,一堆残败的灰烬,一声寂寥的叹息。
我看着武帝苍老的容颜和佝偻的身躯,想象他当年的豪迈与霸气,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了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可是到老仍然逃不过自己怕死的心,祀神求仙,被巫术蛊惑,被惧怕左右,亲手制造了让自己后悔莫及的疼痛和遗憾。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武帝正式颁布了被誉为“仁圣之所悔”的《轮台罪己诏》,诏书云“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然亡者已矣,错误已经无可挽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