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道灵附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一刹那,张墩修只感觉心中一沉,就像跌入万丈深渊,他顿觉脑海里一片空白……
良久,良久,张墩修却发现自己站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张墩修满意地笑了笑:“恩,蓝蓝的天空,清清的草原,这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比起那个什么狗屁神墓强多了,老道终于把我给放出来了。”
张墩修突然发现不远处还有个美丽的湖泊,湖面上直直立着一白衣老道,老道双手负背,背对着他。
“你就是那个六百年前的老道吗?”张墩修高声问道。
白衣老道缓缓转身,面带慈祥的笑容:“正是贫道,呵呵,狂小子,你终于穿上贫道的乾坤八卦衣了。”
“我这是在哪里啊?”张墩修疑惑地问道。
“在你自己的心里。”
“什么?你是说我在我自己的心里?”
张墩修更加疑惑起来,他没想到自己的心是这么得宽广,这么得美丽。
“恩!贫道就在你的身体里面。”
“老道,你能不能说清楚点?”张墩修有些急,他最不习惯老道那种故弄玄虚的说话方式。
老道仰望蓝天,淡淡地道:“其实贫道的肉身早已坐化,现只剩下灵体和意念,贫道把灵体和意念附在了乾坤八卦衣上,刚才你穿上了那件八卦衣,自然贫道也留在了你的心中。”
“什么?”
听老道这么一说,张墩修更急了起来,要是自己心里装着这么一个道士那还得了,以后自己心里可就没什么秘密了,心里想着什么老道不是全知道?别的倒还没什么,要是想媳妇的时候被人家知道那该多难为情呀?
“小子,你胡思乱想什么,你要知道只有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与贫道心意相通,倘若你心浮气燥贫道就和你沟通不了了。”
“老道你不是说助我修炼道法吗?无缘无故地跑到我心里来干什么?”
张墩修心里恨恨,这道士无端端跑到自己心里到底是何居心?
“哈哈哈……以后你自然明白贫道在你心里的好处,现在你就是把八卦衣脱下,贫道也会在你脑海中出现,以后诛魔的大业就全靠你了,哈哈哈……”
“老道,你既是神人,你知道我爷爷是怎么死的吗?”
“……”
老道没有回答张墩修的话。片刻后张墩修就昏昏沉沉地醒来,却见自己还立在那个空荡荡的石室中。
张墩修呆呆地站在石室中,心里无比失望,搞半天却还困在这个鬼地方。他感觉刚才发生的一切就如同梦境一般,老道现在突然消失,可怎么出这个神墓倒成了一大问题。
张墩修在心里抱怨起自己来,刚才向那老道问这问那,却忘了问要怎么从这里回去。
不过,老道说过,他在张墩修的心里,他决定在问问老道到底怎么出去。
张墩修回忆着刚才发生的一切,想起了老道说过的话,老道说过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唤出他来。
想着张墩修急忙就地盘膝心平气和地调整了一下生息,然后便在心里呼唤起老道来,可他打坐了半天,老道没被唤出,肚子倒“呱呱”叫唤了起来。
这回张墩修总算明白了,老道肯定是个大忽悠,虽然在他的身体里面,可是出不出来全凭老道自愿,什么心平气和的时候能与他沟通全都是忽悠人的。

张墩修又想了想,感觉刚才发生的一切太过虚幻,可能只是一个梦,兴许那臭道士根本就不在他心里。
无奈之下,张墩修只好走出了那个小石室,心想:“那老道装神弄鬼,不可信任,要想走出这个神墓,还得靠自己。”
张墩修面对这个空旷的大墓室,感觉饥饿难忍,眼前虽然摆着许多的财宝,却不能充饥解渴。
无计可施之下,张墩修只好掐指为自己算了一卦,象曰:“坎”他心中大喜,此卦乃吉卦:为水,卦象方位为北。这么说生路应该就在北的方向。
张墩修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罗盘找出了为北的方向,他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装满水的石棺。
“难道出口就在这水中。”张墩修心道。
他走近了石棺,仔细观察起那装满清水的石棺来。这才悟得水源的所在,原来这石棺被树藤架起,是树藤把内在的水份分泌到了石棺之中。
张墩修到墓中足足有八个时辰了,刚刚又经过墓中机关的一阵折腾,早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现在也管不了这水有没有毒,一头便栽进石棺中喝个痛快,死就死,就是死也不能当个渴死鬼。
张墩修想不到的是那水甘甜可口,如同琼浆玉液般好喝,喝过之后顿觉全身舒畅,不但解了饥渴,还缓解不少疲劳,当下盘膝而坐,闭目调起了生息。
当他平静下来闭目养息的时候,脑海又响起了那老道人的声音:“小子,此水能解你饥渴,现在还不是出去的时候,你还要在这呆七七四十九天。”
老道突然出现张墩修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在心里抱怨起他来:“你这个臭道长,也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刚才跑哪儿去了,现在出来说‘此水能解你饥渴’,还用你说?”
“哈哈哈……好猖狂的后辈小生,你倒抱怨起贫道来了,学道之人最忌讳心烦气燥,方才你心神不定故而不能与贫道心意相通。”
“呵呵,老道士,反正你现在在我的心里面,你想什么时候出来就什么时候出来,要是不想出来也别找那么多借口,我可是个凡人,饿着肚子能定下神来吗,不像你,可以几百年不吃东西。”
“你这小子如此猖狂,叫贫道如何助你?”
“好了好了,我也不跟你作无聊的争论了,我问你,你留我在这墓室中七七四十九天到底是何用意?”
“呵呵,送你希世法宝,传你无上道法!这不正是你所想的吗?”
张墩修一听说老道要给他这么好处,心里十分高兴。他道法低微早就想拜个得道高人为了,就是没那机缘,这个老道是个神,应该道法不浅,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于是张墩修立即改变了态度:“嘻嘻,老道士,其实我嘴上虽然对你有些不敬,可我心里还是对你千百万得敬重,说什么你老人家也比我大几百岁不是?尊老爱幼可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哈哈哈,你小子可真会说话,你可别忘了贫道可是在你的心里,你心里想着什么,难道贫道会不知道?废话少说,小子,你现在把第二个石棺打开。”
-------------------
PS:本书冲榜中请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