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签缘(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眼前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景象,这山塘街被称作“姑苏第一街”倒是名符其实。
街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砖木结构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的构造。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直通往河对面的店铺。朱栏层楼,柳絮笙歌,款款而过的游船画舫里,才子佳人饮酒作诗,歌舞升平,不愧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难怪白居易会作出: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的诗句,这里的确是一个让来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你不要告诉我,你明天还打算在此停留!”听了我的一番感叹,傅恒在一旁语气冷淡的提醒着我。
“我答应过你明天启程回京就一定会做到,你不用再担心了!”我宽慰他道。“虽然我很喜欢这里,不过来日方长,以后总有机会再来的。”
就在我们说话的功夫,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樱桃肉、碧螺虾仁这几道菜已经一一摆放上桌了。就着美酒佳肴欣赏着窗外的街景,实在是件惬意的事情!
我们所在的雅间是在二楼倒数第二间,玄关的上方刻着天香阁的字样。刚才看见每一雅间均用竹枝,韵令,露华,步月的词牌来命名,布置也十分清幽雅致,看来这的老板也是个风雅之人。本想订最里面那间疏影阁,因为那厢房靠西一面也有窗棂,可以看见整个山塘河的夜景。只可惜小二说那里一早就被人预订了。
窗外的天色已经全黑,站在窗前凭栏而望,整条古街全挂着三两成串的红色纸灯。风一吹那一长串纸灯便随风摇曳,整条街在灯火的映照下也变得忽明忽暗起来,夜色朦胧中四周的一切都美得那样不真实。
隔壁的雅间不时传来说笑之声,似乎是在行酒令。无奈的回头看了看傅恒,虽说是将门之后,不过他的酒量实在不怎么样,才喝了一壶洋河大曲就醉了。
古语有云“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故名酒产地必有佳泉。刚才小二介绍说这酒产于江苏泗阳,是用当地“美人泉”的水酿制而成的。酒液无色透明,醇香浓郁,余味爽净,回味悠长。所以这洋河大曲才有着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入水,游鱼得味成龙;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的美誉。
一个人站在窗前自斟自饮,这样的良辰美景如果再有些歌舞助兴那就更好了。就这么想着,隔壁的雅间突然传来歌声,竟是从来都不曾听过的曲调。听着那娓娓道来的歌词,似乎是在诉说着无限的离愁。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世间万千的变幻,爱把有情的人分两端;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那怕不能够朝夕相伴。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他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歌声是那样的动听,让听者也隐隐生出些许哀伤的思绪。好奇的探出身去,隔壁雅间的窗棂前一个姑娘背身站在那,也是一袭素衣。心里突然萌生一丝希望,会不会是她?
一直站在窗前等着她转过身来,只可惜她唱完之后就回到了席间,隔着雕花窗棂实在是看不清楚。
“弘历”酒醒过来的傅恒口齿不清的叫道。“你在...那做什么呢?”
“你都醉趴下了,我只能一个人对着月亮自斟自饮了。”
“我刚刚好像听见有人唱歌...”
“你也听见了?”
“嗯,不过听得不真切。”傅恒边说边吃力的揉着太阳**。
“你等等,我去叫小二给你倒杯热茶来。”说着就转身出了雅间。
站在走廊里,只听见疏影阁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看来隔壁的人是打算离席了。雅间的门打开了,只见一身粉色裙褂,面容清秀,眉眼间略带稚气的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穿着打扮应该是满族的小姐。随她之后出来的是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其中一个年纪小的和她竟有几分相似,另一个看着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子容貌清俊秀逸,连同是男子的我也不得不承认他长得很好看。就在怔忡间,一个面容清秀,眉眼如画的女子最后走了出来,一身月白色的裙褂,领间和袖口上绣着颜色淡雅的花饰。两鬓间垂着几丝长长的碎发,身后长长的头发只是编了条辫子。她整个人站在那,给人的感觉都是淡淡的...
走廊很窄,四个人只能侧着身从我面前经过。我就站在那看着她转身离去。听着楼梯上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一瞬间我有种想要追上去的冲动,可就在此时她又折了回来,匆匆跑进雅间。回头见她手里拿着一只锦盒走了出来。
“劳烦公子,借过一下!”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刚才的歌就是她唱的。
侧过身,我礼貌的让她先走过去。和她擦肩而过时,隐约闻到淡淡的白兰花香。回头看见她腰间挂着一把折扇,我确定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珊姐姐,东西拿到了吗?”那粉色衣衫的姑娘又折回来等她。“嗯。”她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两人就携手而去。
本想提步跟上去的,抬脚时仿佛踩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素色荷包,一定是她刚才匆忙间掉落的。小心的捡起地上的荷包,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尘。淡紫色的锦缎上绣着一朵半开的白兰花,隔着荷包淡淡的白兰花香传来。

楼下的小二上来收拾碗筷了。“知道刚才下去的那些公子小姐是什么人吗?”
我突如其来的问话,让他一时间有些愕然,顿了顿才说:“是知府鄂大人府上的少爷和小姐。”见我没什么吩咐,就转回雅间收拾去了。
“弘历,你怎么去了那么久。”身后的傅恒语气清晰,不再带着醉意了。
“傅恒你看见了吗?刚才那姑娘...”
“又是姑娘,你不会又看见扇中仙了吧!”
我激动地摇着他的手臂道:“是的,我又看见她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美?比荷仙姑还要好看。”
我知道他又在拿我开玩笑,所以顺着他的话头继续道:“何止是荷仙姑,简直比嫦娥都美!”
“看来这苏州专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啊!刚才喝醉了都没机会一睹佳人风采,实在是可惜!都不晓得此生是否还有机会...”说完还不忘作出一副追悔莫及的样子。
握着手里的荷包,我在一旁自言自语道:“佳人在屋,吟诗唱曲;一片欢心,命中祸福…”我想我和她一定还会见面的!
----------------------------------------------------------------------------------------
无巧不成书
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苏州木渎都是必经之地。因为小说的需要我只能让弘历提前来苏州了,而且微服私访的地点也改成南浩街和山塘街了。没想到在查阅和山塘街有关的历史时,居然查到这段资料:[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我写弘历他们去山塘街的情节也是顺着正文的发展,为了让他和涵珊在进宫之前能有一面之缘。我没料到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真的到过山塘,而且还那么偏爱山塘的风貌,看来这次被我歪打正着了。
更巧的是关于洋河大曲的那段,因为不能把苏州的沙洲优黄给端出来。所以特地去查江苏比较有名的白酒。洋河大曲是我爸以前一直喝的白酒,我以为它是现代的酒名,查过资料才知道它也是有名的古酒。所以就把他写进了小说,我本人是滴酒不沾的,对于酒的好坏一点也不懂,所以这个酒的描述只能照抄网页上的介绍,没想到又看到这样的资料:[据说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途中,曾为洋河酒特地在附近的宿迁宫停留。他品尝洋河大曲,赞不绝口,竟为此一住七天之久,留下御笔: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并指定其为向皇室的贡品。]呵呵,我觉得我应该去买彩票,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因为我不懂得满人的姓氏所以只能去查资料,涵珊她会代替泠嫣进宫这个是我一早就假设好的情节,所以我要给泠嫣找个好听的满姓,把满人的姓氏一一套进去,最满意的就是西林觉罗氏泠嫣了。西林觉罗氏是姓鄂的,所以泠嫣的哥哥和阿玛自然也是姓鄂的。泠峰的名字是随口取的,而鄂启泰也觉得叫起来好顺口。一开始提到涵珊的继父是鄂佳氏,不过也可以简姓鄂。鄂佳辉的独子叫做鄂容安,全称应该是鄂佳容安吧!一开始的容字我都是打的光荣的荣,后来觉得不好又改成容貌的容。我总觉得我起的满人的姓名都很牵强!昨天写文章时,突然想到满人选秀都是八旗的女子,所以泠嫣进宫也得有个名目吧,查了资料才知道西林觉罗氏是镶蓝旗的,所以泠嫣的身份就定为是镶蓝旗出生啦!网上还很详细的罗列了镶蓝旗的名人,不看还好,一看吓了我一跳。[鄂尔泰,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鄂尔泰官运的转机是在雍正帝继位之时。雍正元年(1723)正月,他被任命为云南乡试副主考,五月,被越级提升为江苏布政使,成为地方大员。雍正三年又晋升为广西巡抚。在赴任途中,雍正帝觉得他仍可大用,改封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而名义上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却只管理云南巡抚事。所以,鄂尔泰在西南开始官职虽为巡抚,而实际上行使着总督的职权。雍正四年十月,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六年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次年得少保加衔,十年内召至京,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后又以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伯爵。鄂尔泰的元配夫人瓜尔佳氏夫人早卒,续娶的是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迈柱的女儿。鄂尔泰与迈夫人感情甚笃,不娶妾,生有六子二女。长子鄂容安,官翰林院掌院学士,河南巡抚,两江总督。娶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历山东安徽承宣布政使,乙酉科云南主考博尔多之女。。。]看完这些我只觉得头有点晕,不过还好他是鄂尔泰不是鄂启泰,官位也高出许多来。而且鄂容安是鄂佳辉的儿子,以后会不会出现还不一定呢!考虑到很多清史比较好的人也许会听说过鄂尔泰,所以只能牵强的把鄂启泰定为他的亲戚啦!(突然想到,以前在还珠格格里好像有提过鄂尔泰这个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