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王南山的叔叔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王南山的叔叔回来了
接电话的是刚从台湾回到家的王南山的叔叔王同昌。他在客堂间刚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听到电话铃响,以为是台湾的菲琳电话跟踪追击来了。他在三个老婆中周旋,也实在累人。阿菊刚要赶过去接电话,他摆摆手,自己走过去接了,结果是找南山的。
二姨太不知道他今天会回来,带着两个女儿出去应酬去了;大老婆,南山的婶婶,下午八圈麻将刚散场,累得腰痠背痛,半坐半躺地在一张摇椅里闭目养神,听到丈夫回来的声音,立刻来了精神,马上下楼来。她吩咐阿菊到陆高荐去买些熟菜来,她自己也下厨去炒几只老公爱吃的热炒,让他过老酒吃;她又去温了一壶绍兴花雕;忙得她团团转,手忙脚乱,炒虾仁里该放酒,她却放了醋;韭芽炒蛋炒过了头。也怪不得,她现在很少亲自下厨房做菜,平时都是阿菊烧的;二姨太有时也去烧几个;她反正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落得清闲。
等阿菊买回来酱肉、白斩鸡和熏鱼,婶婶的热炒也炒好了。
这几年,难得有机会,老夫妻俩单独在一起吃饭。婶婶吩咐阿菊把饭开在前楼,她的房间里。如若跟平时一样在客堂间吃饭,她怕白骨精母女恰巧在这个时候回来,她们肯定会来捣乱,搅扰她营造的这温馨和谐的气氛。
“菲琳总算给我生了个儿子,我年过半百得子,也算有福气。哈哈……”王同昌啜了口绍兴花雕,啃着一块白斩鸡,喜滋滋地说。
婶婶听了也很高兴。虽然不是自己生的,王家的香火总算有嫡传了,尤其可以气死那个白骨精(二姨太很瘦,婶婶给取的绰号)。提起二姨太白骨精,她气不打一处出。白骨精欺侮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丈夫一回来就跟进跟出,她想单独跟同昌说句话的辰光都没有。平时她受够了白骨精的气,冷言冷语、指桑骂槐,吵架时,白骨精指着她的鼻子骂她:不下蛋的鸡,还神气什么!这下好了,菲琳生了个儿子,比下去了吧?……生了四个赔钱货,还神气活现……
“那太好了,我们有自己的儿子接香火了。菲琳年纪还轻,一碰就生,说不定还会生出一大帮孩子来。王家人丁兴旺了……”
“是呀,考虑到家里人口多了,得置些房产。我已经在台湾高雄买下了一座很大的宅院。”王同昌把一壶酒快喝完了,满面通红,醉醺醺的样子。但说话却是清醒的:“这房子本来是一个东洋人的产业,抗战胜利后,滚回日本去了。这房子已经转了两次手。”
婶婶静静地听王同昌讲下去。丈夫能这样娓娓动听地与她说话,她很满足了。
“我想把你们都接到台湾去,省得我两头跑。而且,眼看**马上要打过长江来,上海肯定失守,到那时,我想来也来不了。”他挟起一大块酱肉,送进他的大嘴巴里,“那房子大着呢,有四进正房,二层楼的,三上三下。卫生设备齐全,前后都有院子隔开,省得你们见了面,像乌眼鸡似地斗,看到让人心烦。你们可以各自为政,互不干扰,有事也可以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我已经请人做了极好的房屋设计,你看了一定会满意:第一进做客厅、大饭厅,过年过节请客时铺得开,两边的厢房做书房和客房;后面三进,你们三个各人一进。我考虑到你一个人太冷清,你就和南山一起住,也好互相有照顾。我这样安排,你看怎么样?……”
婶婶本是个识进退,极知趣的聪明人。今天丈夫能这样与自己有商有量,她太高兴了。虽然,她不想离开从小长大的、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住在这里的上海,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去。她还是不能再说些什么去驳同昌的面子。于是,她就高高兴兴地顺着他说:“你已经想得挺周到,什么杂七杂八的事,都让你想到了。我与南山一起住,有个伴,也有照应。这样挺好。”
“再过三、四个月,这所房子大概可以装修好了。到时候,我们全家都搬到台湾去,去做台湾佬喽……”
“那么上海这房子,这红木家具,这许多东西……”说到真要走了,婶婶似乎还是放不下。
“这房子顶掉,我已经托了人了;这红木家具太笨重了,不好搬,卖掉算了,在台湾做全套新式家具。台湾的木材很好,也比上海便宜得多。其它东西嘛,你们各人自己处理吧。要带去,要送人,要卖掉,丢掉,都随你们的便,我不管。”他想了想又说,“台湾没有冬天,厚的鸭绒被子、厚的衣服,那边都用不着,最冷的时候,穿件羊毛衫足够了。皮货、丝棉、大衣这些东西千万别带去。”
这时候,王南山回来了,看到客堂间八仙桌下面,堆了许多台湾土产,知道准是叔叔回来了。他赶紧回到自己的亭子间,把西装脱了,解掉领带,换上一套半新的中山装到前楼去。

“叔叔,你回来啦?……”南山装出高兴的样子。
“哎,刚回来。”
“南山,饭吃过了吗?”婶婶问。
“有个同学请客,在梅龙镇吃的。”
“你的同学真阔气啊……”叔叔就喜欢用这样的口气同他说话,让他很不舒服。
“他们全家要去香港定居了。离开上海前,请我们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大家聚一聚。”南山耐着性子说。
“南山,你还不知道,我们全家也要离开上海了,去台湾定居。你叔叔刚才说的。”婶婶说。
这个消息没有让南山吃惊,这是他早就料到的。
婶婶又笑着说:“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台湾的三婶婶生了个儿子……”
婶婶这句话,倒让王南山着实吃惊不小。这哪里是个“好消息”?……这简直糟透了!但是他不得不在脸上堆起笑容,似乎很高兴地说:“叔叔婶婶喜得贵子,我也终于有了弟弟,不再孤独了。”
王同昌今天兴致很高,他把台湾公司的情况和他新买了房子的事,都对南山说了一遍。最后说:“南山,你也和我们一起去,仍旧和我们住在一起。你一到台湾,就进我的公司去做事,你也该成家立业了,先立业再成家吧,你进了公司多少也能给我帮点忙。自己人,总归是自己人嘛,信得过。”
南山听了,觉得越来越不是滋味。这本来就是他最不愿意的。何况,现在叔叔有了自己的儿子。他这么多年一直想,将来能独吞王家的产业,看来已经没有指望了。他灵机一动就说:“我刚才已经与几个朋友说好,准备一起去香港了。只是还有些手续要办,日子也还没有定下来,我本来想等事情有了眉目,再告诉你们的。”
“你要去香港发展,这也很好啊,自己去闯天下,说不定会闯出一番事业来,也能给我们王家光宗耀祖。我不勉强你去台湾了。”叔叔今天倒挺开通。
王南山想到叔叔他们就要走了,以后也拿不到他们什么了。趁现在叔叔在上海,能捞多少,就捞多少。
“叔叔婶婶,我还有件事情要告诉你们。我和雪雯想在我离开上海前先订婚,等我在香港找到事做,站住脚后再结婚。”南山盯着他叔叔喝得红通通的脸说。他的眼光好像要穿透过这层红色,看清他的本色。
“呵,我差点忘了。刚才有个小姐打电话来找你。大概这小姐就是雪雯吧?……”叔叔想起他刚到家时接的那只电话。
“是的,肯定是她!叔叔,她说什么啦?”南山急切地问。
“我说你不在家。她就挂了。”叔叔说。
婶婶插进来说:“雪雯这孩子,我见过几次面,文文静静的,我看了蛮喜欢的。她家里好像比我们家有钱,记得有一次是在天蟾舞台看京戏,她们一家是坐着自备汽车去的。看戏时她嫂嫂就坐在我旁边,说起来,她也姓王,她家跟我们王家还有点亲戚关系呢。她说徐家只有雪雯这一个女儿,是她公公的掌上明珠。你们结婚肯定会办得风风光光的。”
“雪雯家有钱,那是他们徐家的。我不想做上门女婿一样,全部依靠徐家。要是这样,会被人家看不起的。叔叔,你们总要给我一些,撑撑王家的门面。”
婶婶又抢着说:“那是应该的,我箱子里还藏着不少货色呢。丝绸、毛料、被面、被单、绒线、什么都有,等我有空,拿出来给你和雪雯自己挑。”
“叔叔,大家很快都要离开上海了。以后写信、打电报,还不如现在面对面说,来得清楚。你到底准备给我多少?我也好去同雪雯商量安排。”南山眼睛直盯着叔叔不放。
“南山,不是我不肯给你,我只有你一个侄子,又是从小带大的,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只是我现在手里一点现钱都没有。所有的钱都丢进台湾那座新买的房子里去了,钱不够,还欠着朋友一**债。指望顶掉这里的房子去还债。不过,等你结婚的时候,我会想办法给你一点的……”他想了一想,伸手从上衣暗袋里摸出一叠百元钞票来,“喏,就剩身边这点钱了。台湾公司才开张不久,资金动不得。去台湾的搬家费用,要等卖掉这些红木家具才能解决。”他环顾了一下房间里的红木大橱、五斗橱和梳妆台等。他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弹了弹那叠钞票,抽出两张钞票给婶婶,又抽出两张给南山,“这点钱给你们零用。这些等玉梅(二姨太的名字)回来,我得交给她做上海这里这几个月的开销。我过两天就要走了,台湾公司里有许多事情要等我自己去处理,说不准什么时候我能再来上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