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情报交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平独特的能力告诉他这位佐佐木先生说的都是真话,似乎是一个没有良知的杀手瞬间有了奇怪的人道主义,佐佐木先生不干涉自己的军队杀害中国人,但是他自己并不参与这个过程,似乎只是愿意当一个旁观者,历史的旁观者,知道一切必然发生但是却不尽力阻止,不过对于安平来说,这个样子已经够了。佐佐木夫人据说在为日本战后的复兴作储备,不过安平相信这是一向很艰难的工作,不过对于他们不参与和自己的对抗的计划,安平还是感到了一丝丝轻松,到了一个新世界,开始一种新生活,但是如果这种环境是自己知道的的话,那么多少还是有点难过。安平认为这两位似乎是来早了,按照他们的想法来看,他们更应该在战后回到这个时代。
佐佐木建议安平给自己一些情报好向自己的上级汇报,“他们如果知道我和你在一起只说瑞典语,会怀疑是我通敌的。”
“不怀疑你会说瑞典语吗?”安平问道。
“我的履历上面说明我是一个在欧洲出生的日本人,从小就是孤儿,在欧洲流浪长大的。”佐佐木说道,“为了制造这个履历花了不少心思呢!这也是为什么我敢说我认识你的原因,不过你对于我还真是配合,我说我们在欧洲因为人种相同的缘故,聊过一两次。”
“我也要这么向那些怀疑我是汉奸的人解释吗?”安平说道,“关东军方面谈判的底线是什么?不会抱有这么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吧?”
“实际上看了这个条约和知道了浅显的战况之后,我也觉得羞愧。”佐佐木解释道,“但是司令部的人认为中国政府一向软弱,一般会全部答应,所以那就是最后条件,实际上你前面的谈判人员已经口头上答应签字了,只是后来你来了,他们没有来得及,谁知道你居然这么强硬,看来将军阁下不得不像上面请示了!”
“但愿你们的将军们和首相内阁能够稍稍明智一点,”安平沉吟道,“现在的前线我一点都不担心,虽然弹药的消耗是大了一点,但是冯玉祥他们已经在多伦组织义勇军了,历史上面多伦是沦陷了的,那么你就知道现在情况有多好了,等到他们把队伍拉起来肯定是要反攻热河的,到时候我在正面吸引住你们的目光,让他们往你们热河后面的补给线上一插,我倒是看看关东军靠什么支持前面打仗!”
“这个蒋先生的政府不是不支持冯玉祥吗?”佐佐木奇怪地问道,“我看《中央日报》上面不是劝他马上回南京政府里面去吗?劝他不要在前线捣乱啊!”
“如果是以前的话,南京政府肯定是积极和你们赶快签约,然后收拾掉冯玉祥,防止他坐大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安平低声说道,“不过现在不一样,我告诉蒋先生说现在前线僵持,冯玉祥不是打着旗号抗日吗,我让他往里面打,打好了的话,我们就占便宜,让你们收拾他,打得不好也是对我们的支援,到时候就是你们求着我们和谈了,不管怎么样,冯玉祥军队的实力都会被削减,到时候,我们这些友军一上去,不是马上就收编掉了吗?还增强了自己的实力,一举多得啊!”
“你这样子精的算盘打得动吗?”佐佐木疑惑着问道,“那位蒋先生愿意听你的?而且会像你说的那么顺利?”
“所以才有两周的时间啊!”安平毫不掩饰地说道,“要不为什么何应钦呆在北平?到时候如果我的算盘打不响的话,国民政府把我一换,派何先生重新谈判,最多吃点小亏,不过不可能比现在的条件更坏了。”
“哦,”佐佐木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把这些东西回报给将军阁下的。”
安平的情报给了日本方面很大的震撼,在作战期间日本方面就很害怕自己在热河的补给路线被袭击,因为热河的地形很糟糕,很适合打伏击和小部队骚扰。本来情报就显示冯玉祥在多伦集合了大约八万人的军队,联合了吉鸿昌、方振武、佟麟阁、宣侠父等一帮子人,组成了所谓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通过孙殿英和他军中大量的**分子的关系,购买了一批军火,绕过了孙殿英和王以哲的防区之后,从侧面向赤峰一带进发。本来这些临时招来的,装备落后的部队日军是不放在眼里的,但是由于现在日军的精锐部队在长城一线和中国方面搅在一起了,所以热河防务空虚,虽然有大量的伪军帮助巩固防区,但是伪军不知道为什么,战斗力之弱日军自己都不放在眼里。

仿佛是为了证实佐佐木先生带过去的情报的真实性一样,三十号深夜,冯玉祥的同盟军吉鸿昌部连夜攻城,攻克了隆化。隆化的守军张海鹏部不战而逃,守城的一百多日本兵全体“玉碎”,同盟军缴获大量军火物资,马上整顿自己的部队,准备接下来继续向赤峰一带前进。想去增援的丰宁守军被王以哲和孙殿英部牢牢拖住,关东军总部震怒,但是又不得不正视现在自己兵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这个时候刚刚才稳定下来的东北三省的义勇军又闹了起来,关东军后院起火,狼狈异常。武腾信义打电报给国内,要求增援,但是被拒接。军部的回电是当前情况下继续增援用兵会在国际上面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国内征兵需要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快和中方达成协议,尽快停战,稳固后方。内阁给冈村宁次的电报上说明,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协议方面对中国方面做出有限的让步,但是要保证中**队放弃驻守长城,即长城一带可以划为双方的非武装区,之前协议里面的栾东地区以及长城以南地区划为非武装区的条款可以适当让步。
手中有牌的冈村宁次在六月一号继续和安平会谈,这次他的态度明显好上了不少,表示日本政府愿意就地停战,之后中**队全部撤到长城以南,日军撤退到长城以北,但是不包括榆关地区,日方愿意把非武装区的范围改为长城以南二十公里的地区,中国方面不可以在这个地区保留军队,但是可以保留警察维持治安。中方取缔反日团体,不利用对日方有情绪的团体担任维持治安工作。同时冈村宁次甚至表示,对于冯玉祥破坏中国政府的命令,擅自组织的同盟军,日方愿意帮助中国政府共同消灭之。
对于这个方案安平还是表示了不满意的态度,对于他来说,放弃长城一线,就是放弃了华北最好的屏障,安平自己的方案里面就是中**队必须有驻扎在长城一线的权利,反正现在他不急,就陪着冈村宁次扯皮,冈村宁次一旦拿时间和政府的命令来催他,他就说急什么,不是还有两个星期吗?私底下,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逼迫蒋先生更换谈判代表,但是蒋先生不知道为什么,死扛着不换,似乎就是要给足安平两周的时间。接下来同盟军方面连续击败反击的伪军和督战的日方小队,取得一个又一个大捷,同时利用伪军的装备大大的武装了自己,同盟军的实力逐渐增强,并且吸引了不少东三省退出来的义勇军,声势浩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日方苦在长城方面布置了三个师团,东北剿匪维持治安两个师团,维持热河治安一个师团,手中六个师团兵力单薄,苦苦支撑,武腾信义一再打电报要求援军,东京本部也是头痛不已。
而长城一线始终保持停战相持的状态,张学L和黄绍竑命令部队保持随时可以出击的状态,牢牢牵制住日军,有力支援了冯玉祥的军事行动,同时借此机会把北平的后备义勇军什么的补充进参战的部队里面,保持前线部队始终满员的状态。徐庭瑶的十七军虽然损失很大,但是仗打下来,反而多出一个炮兵旅和两个步兵团,实力大涨,上报给委员长,委员长大笔一挥,全部有了正式的编号。张学L的部队和其他杂牌都还保持编制不变,实际上实力损失颇大,委员长阁下躲在南京偷笑,对安平又多了一些信任。所以出于不知道什么样子的心理,对于冯玉祥扛着抗战的大旗私自组织队伍拉山头,蒋委员长只是冷眼旁观,任由自己的手下人跳出去指责,自己把事情交给安平,随他怎么处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