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协议签订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协议在六月九号签订了,于是停战将近十一天的热河前线开始撤军,张学L将自己手上的兵力编为四个三师九旅二十七团四个大型的正规军和一个骑兵师,共计十七万人,分别以何柱国,黄显声,王以哲,于学忠为军长,以冯占海为骑兵师师长。另将收编的东北义勇军等编成四十个保安团,共计五万余人交由于学忠管理,维持华北治安。意图在华北方面留一点种子,同时发表公开信,承认自己在热河作战时失职,同时表示服从中央的调令,愿意南下剿共。
在和安平告别的时候,张学L很是感叹地说道,“要不是安先生帮助我,以蒋先生落井下石的性格,我们东北军可真的是没有活路可走啊,现在虽然被派去剿共,但是多少还是算是一个好的结局了。”
多亏你想得开!安平心里面暗自想到,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安平的话,张学L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在丢掉热河之后马上离职下野出国,然后等到他回来,发现自己的东北军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自己变成了冯玉祥第二,虽然安平知道结果不会像少帅阁下想的那么坏,不过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好。黄绍竑在协议签订之后就接到了蒋委员长的命令,飞回了南京继续当他的内政部长,安平知道他马上就会接任浙江省主席。
和少帅告别之后,安平也即将奉蒋委员长之命离开北平,参与已经在南昌召开的“剿共”军事会议。蒋委员长很想听听这位一跃成为中国抗日名将的年轻人的意见,同时也想向这个可以预测未来的先生摸摸底,看看这次剿共到底能不能成功,不过这个想法不可能说出来的。安平迅速向何应钦交接了北平的事务,之前由于战事需要,安平几乎成了北平军分会的后勤长官,这次战斗把北平军分会的军火库几乎搬空了,连带着安平和张学L合营的兵工厂的所有存货也销售一空。这一次,安平算是借着国难大发了一笔,连带着张学L也赚了一些。不过相比较而言,整场战争中中方的损失没有历史上面那么惨,新的《塘沽协定》实际上相当于稍稍延缓了一下日军进犯华北的时间,所以安平觉得心安理得。同时也认识到了,二十世纪的战争中,重武器是相当关键的,虽然不能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在中日双方重武器相当的情况下,日军的战斗力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日方设想的一比三的兵力对比下,日军占压倒性优势的情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当然,这是指中方的指挥和军队相对而言能够跟得上的条件下,汤玉麟的部队即使是配上最好的炮,恐怕也只有被追着打的份。
安平分别给宋哲元,商震各部送了最后一批军火,同时接收了他们损坏的枪械和火炮,送入北平的军工厂修理。对于宋哲元将军,安平对他的忠告是希望他能够一直一心为公,不要有私念比较好。对于这个建议宋哲元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但是心里面多半不以为然,只是看在安平的面子上面不愿意扫他的面子罢了。安平还特意去看了一下三十八师的张自忠,觉得这个人实在是太实在了,难怪最后被冤枉成汉奸之后打仗专门打硬仗,一心求死。不过对于这种人,安平一向觉得是多一点比少一点好,起码**方面如果多几个能够在他这个级别还抱有这样子想法的人的话,说不定抗战就会少打几年。
何应钦接替张学L主持华北军事,并且安平、黄绍竑被调走,这样子日本人顿时大大松了一口气,长城一线的守军马上就被调回了各自的驻地,东北军南下,中央军驻守保定,宋哲元,商震各回自己的驻地,长城一线马上兵力空虚,对于日军来说,随时可以发兵拿下长城一线。加上何应钦乃是一贯的亲日派,一遇见日本人马上矮上半截,说话声音都要低上三分,乃是日本人最喜欢打交道的人之一,对于日本来说,华北乃是囊中之物,现在要紧的是怎么赶快平定冯玉祥和马占山。

得到了安平建议的蒋先生对于冯玉祥的名气日益壮大的同盟军采取了和历史上面完全不同的方式,只是命令宋哲元紧守察哈尔,派遣傅作义,调集徐庭瑶手下两个师进入察哈尔在冯玉祥军队背后形成包围之势,同时发表声明说虽然热心救国是好的,但是出于当前的大局需要,希望冯玉祥能够服从政府的安排,解散部队,不要破坏了和日方已经和谈好了的和平局面,让国家陷入战火云云。冯玉祥当然不会听蒋先生的话,这个民间也支持同盟军继续东进,收复热河。蒋先生意料之外地没有派人打击那些鼓吹抗战的报社什么的,反而向前来抗议的日本外交官抱怨说自己对于这些军阀控制力有限,国内群情激奋,自己实在是出于风口浪尖之上,现在正是剿共的关键时候,自己是如何如何希望和平云云。
蒋先生的这番做派完全迷糊掉了日方的外交官,以至于东京方面认为由于蒋先生的第四次围剿的失利,导致蒋先生的威望和对于军队以及军阀的控制力下降,蒋先生继续着手于剿共的伟大事业,暂时无力控制冯玉祥,无论怎么样,中国内部力量的分裂是日方愿意看到的。所以日方愿意就解决冯玉祥马占山的行动和南京政府取得默契。这个时候马占山南下被阻,活跃于外蒙古和东三省交接的贝尔湖一带,日本政府指示,尽快将开往东北的师团运过去,马上全力解决冯玉祥和马占山的武装。并且在外交上对南京政府保持压力,向何应钦抗议中方的行为违反了《塘沽协定》的精神,要求中方解除冯玉祥的武装。
处在北平的何应钦也学尖了,在报纸上面连着发声明痛斥冯玉祥目无中央政府,擅自煽动起边衅,欲置察哈尔于热河之故事,妨碍中央统一,收编散军土匪,扰乱社会秩序,任用共匪头目,煽动赤化云云,和委员长和汪院长保持高度一致的口径,同时命令自己的手下积极活动,派遣说客说服同盟军内部将领接受政府收编,但是就是不主动出兵攻击对方。
在没有了长城方面十万军队对日方的压力之下,日军迅速撤军掉头,直扑同盟军,装备低劣的同盟军在日军强大的火力的打击下,连连败退不得不避入察哈尔境内张家口一线,在残酷的现实的打击下,冯玉祥心灰意冷,考虑到大局不能和**作战,于是宣布辞去同盟军司令一职,解散同盟军,请宋哲元收编部队。
**方面的人联合吉鸿昌和方振武,另外打着抗日讨贼军的旗号继续流窜作战,最后在密云一带被商震部团团围住,经过协商之后被商震收编,于是同盟军烟消云散,在失去了同盟军的策应下,马占山部也连续和日军作战,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入苏联境内,最后又被在苏联境内组建的抗联收编。马占山在苏联呆了一段时间后,经过欧洲重返中国到了上海。虽然日军并没有消耗掉太大的力气就平定了反抗的势力,但是对于伪满州国的治安,日军感到很不满意,接下来加大力量巩固自己在东北地区的势力和治安,暂时也没有心思继续向南扩张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