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1934-1935的局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学L的东北军离东北越远就越不会打仗,在河南的时候,由于有何成浚的配合,东北军是追着共军跑,加上蒋委员长在南线的配合,导致长江流域的**只剩下游击队和地下组织了。张学L领着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的东北军信心勃勃,完全没有把刘志丹、谢子长之流放在眼里,他带着十万大军进了西安,当时陕北的红军加赤卫队、游击队、儿童团一共还不到两万人,张学良意气风发,这下子又有了自己的地盘了,什么都不怕了,要做的就是把红军从自己的地盘上面赶出去。
但是如我们前言所说,东北军离东北越远就越不会打仗,之前在河南剿共的成功多半还是依靠着之前长城抗战的血气之勇,用过之后就没有了,因为没有安平在他们的身后给他们加大炮和炮弹以及军法队在身后监视,一旦后退马上就地枪毙。而在陕北刘志丹战术运用灵活,他的部队虽然装备差,但是士气很高,战术运用灵活,善于大规模游击流动作战,让东北军的炮火优势发挥不出来,大踏步的前进和后退,集中兵力围歼东北军的前进突出部,东北军被游击队骚扰的夜不能寐。
而且陕北的红军也善于攻心,一到晚上就在野地里面唱着《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对面东北军大营里面哭声一片,接着就是大战的时候在阵地里面大叫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回东北老家去的口号,东北军马上枪炮歇火,张学L的十万东北军在陕北来来回回数十趟,丢掉了两个师和大批的军火,把陕北的红二十六军变成了正规军的装备,而且张学L的手下军官受共党攻心的影响,纷纷上书要求打回东北老家,把张学L郁闷得不行。
蒋先生在贵阳忙于指挥军事围剿,没有空理会张学L在陕北的失败,其实这点失利不难理解,当年,哦,不,之后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在陕北来回梳理不是也拿陕北几万的解放军没辙吗?何况张学L和杨虎城的队伍加起来也没有胡宗南的队伍强,也没有他的队伍人多。张学L和杨虎城在陕西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各自的办公室里面发呆,或者是凑在一起发呆。
红军长征的步骤完全不用讲了,**指挥用兵如神,四渡赤水完全迷惑了蒋委员长,掩饰了自己真正的用兵意图。蒋委员长在贵阳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红军已经悄悄进入了云南,龙云害怕蒋委员长想解决贵州一样解决掉云南,把自己的兵力集中起来,自己不给中央军任何趁机解决自己的机会,任由红军突破金沙江防线进入了四川,蒋委员长对于四川的小军阀和大军阀们都不放心,急匆匆地赶到成都集中指挥四川的军队,叫嚣着要让朱毛共匪成为石达开第二,要把他们消灭在大渡河。安平接到了战报之后和龙月凤相视而笑,不知道该说是历史终于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来,还是该说作者太懒了。
对于华北方面日方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他们的目光已经盯到了黄河以南的广大区域,他们的伟大盟友意大利正在非洲磨刀霍霍准备吞并埃塞俄比亚,德意志已经跨过了凡尔赛条约组建了三十万陆军,扩张了海军,戈林组建了空军,实现了义务兵役制,彻底摆脱了一战之后英法对于德国的约束。三个轴心国相继退出了国联,同时日本还退出了华盛顿条约,摆脱掉了英美加于日本的海军限制,日本军方雄心勃勃,丘吉尔,罗斯福之流的伟大的政治家们正在惴惴不安,战争的乌云正笼罩在亚洲和欧洲的上空。
但是埃里克森先生在美国似乎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大概是因为他的财富引起了很大的嫉妒和不安,自从这位瑞典先生1931年进入美国以来,他的所有的经济决策就一直没有犯过错,他的财产也是呈几何方式增长,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所谓的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这方面固然有埃里克森先生趁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入侵美国市场没有遭受抵抗的原因,也多少因为埃里克森先生自身的能力,他凭借着高超的见识和强大的催眠技巧,和不少后来的牛人结成了战略联盟,他们的经济势力加起来大约占到了美国经济的三分之一。
虽然埃里克森先生和宫泽先生已经加入了光荣的美国国籍,但是罗斯福先生已经看到了美国国内很危险的一面,埃里克森先生正在努力引导美国的外交政策,同时积极努力地增加在中国和在荷属印度尼西亚的投入,甚至不惜煽动当地华人和荷兰政府对抗,最重要的是埃里克森先生所属的武器公司制造了大量的武器背着政府运到了中国和印尼,这些危险的武器里面包括大量的火炮,机枪,迫击炮这些危险物品和水雷等敏感的东西。

虽然美国从来就是一个被资本控制的社会,但是这么强大的一个资本的存在实在是让罗斯福总统高兴不起来,虽然埃里克森先生大力支持罗斯福先生的新政计划,并且拿出了大量的资金来帮助政府实现以工代赈的计划,当然,埃里克森先生将生产出来的大量武器转销到了中国,帮助蒋委员长实现他的军队德械化,帮助各地的军阀加强他们军队的武装,和德国人抢生意。
罗斯福先生对于埃里克森先生日益强大的金融帝国感到强大的不安,他联系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波斯顿财团等等稍微和埃里克森先生在生意上面有关联的财团,准备某些方面上稍稍约束一下埃里克森先生。
“那么,好吧。”得到了消息的埃里克森先生自言自语地说,“我本来准备稍微等一段时间的,但是既然总统先生等不及了,那么我们倒是可以好好地干一点稍微有点过分的事情。”
与此同时日本人正在华北大搞间谍活动,不断地和察哈尔的宋哲元以及北平的何应钦闹事情,动不动就是因为自己的侨民或者是军人在某某地方被打伤,或者是遭受了枪击,又或者说是当地有反日的武装,要求中国政府接受他们的要求,划出非武装区,驱逐抗日武装等等。
对于正处在长江流域艰苦剿共的蒋委员长来说,这群日本人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捣乱,因为忙于剿共事务不能分身,加上自己的军队正处在艰难的改造期,蒋委员长忍辱负重,指示中方人员尽量容忍,结果就是何应钦和宋哲元容忍过了头,何应钦帮助日本人达成了他们在新《塘沽协定》里面没有达成的事情,把栾东地区和长城以南的二十多公里也划成了非武装区,宋哲元把察东地区划成了非武装区,但是日本人觉得还不够,硬是逼着中国政府把宋哲元撤职,等到宋哲元被撤职到了天津寓居的时候,日本人又跑来送温暖,请他出面主持华北自治的大局。
这个时候于学忠已经因为河北事件的原因被免职,带着部队西进陕西,帮助张学良剿共去了,中央军南调,华北地区权利空虚,因为让中央红军和张国焘的四方面军会合了,蒋委员长大失所望,同时开始关注剿共之外的事情,发现华北已经危机重重了,一旦处置不当,中原就将处于日军的铁蹄之下,连忙找安平商议。
提前任命宋哲元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全权主持平津华北事务,对保定的河北省政府有直接的管理权,同时有权调动已经退到保定的商震部和中央军的两个师,扩充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为二十九集团军,任命宋哲元为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两军六师十二旅,分别以佟麟阁、赵登禹、冯治安、张治中、刘汝明、秦纯德为师长,宋哲元兼第一军军长,秦纯德兼第二军军长,蒋委员长派熊斌北上安抚宋哲元,勉励他为国守土。同时在陇海线附近集中兵力,做出随时北上的姿态,以求镇住日本方面。虽然土原肥贤二阁下在宋哲元的办公室里面跳来跳出威胁说日方将以三个师团攻击察哈尔,以两个师团进兵榆关,攻打平津,但是宋哲元在接到了委员长的电报和安平旧话重提要他不要有私心的信件之后,抵住压力,毅然宣布华北独立乃是不可能的。土原肥贤二的计划失败,这个时候安平按照蒋委员长的命令,北上平津,得知这个人已经到了平津之后,土原肥贤二阁下和关东军方面开始踌躇起来。
日方始终没有做出出兵的行动,这多少是被蒋委员长被吓住了,蒋委员长在五中全会上宣布,一旦日方进兵平津那么中方将无从选择,只能够举全国之力支援平津战事,不能再有失一土一地,虽然这同类似的话在之前热河抗战的时候也讲过,但是日方心里还是颇为踌躇。这次会上面继续主张忍辱求全的汪兆铭院长几乎遭到了孙科、冯玉祥的痛殴,所以日方对于这个情报很是重视。而蒋委员长是看到了自从日本人开始插手华北之后,华北的税务已经损失上亿了,这种情况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时候了,得到了安平保证的蒋委员长在某种程度上爆发了自己赌徒的恶劣的品质,那就是,“娘嬉皮,大家鱼死网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