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无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得到了一切之后,埃里克森先生向安平和龙月凤发去了电报,电报的内容就是:我们正走在正确的路上,顺利而且稳定。
不过安平先生不像埃里克森先生一样感到高兴,他有很多新的头痛的东西,北上的红军顺利的克服了张国焘的分裂努力到达了陕北,这样子张学L的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了,他的东北军损失很大而且士气降到了最低,因为日本人开始图谋华北,让很多人认识到了打回东北已经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加上政府的政策,总让东北军的将士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加上**的宣传力度,不少东北军的士兵叛逃,不少人就地加入了红军,也有不少人投奔傅作义去了。傅作义在绥远整兵励马,大有东进之势,加上日本人在绥察边境上面也不老实,看起来迟早要打仗。
张学L和杨虎城觉得这样子下去不是一个办法,私下里和**开始和谈,维持着和平的状态。同时和红军做起了生意,提供了大量物资和红军交换等等,总之,张将军和杨将军已经对委员长的政策不满了。其中张将军因为屡屡在公开场合提及以及规劝蒋委员长抗日,导致了蒋委员长对他这个小弟相当不满。在蒋委员长看来,日本是不好,是威胁他的统治,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绝对不适合主动向日方挑衅,因为这是在损失准备的时间。
和历史上相比,蒋委员长的整军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到了1935年底的时候,就已经整编出来了十个中央军的甲种师,全德式枪械装备配美国大炮,做到了每个师有一个直属的炮营,团下有两个直属的炮连,同时做到了每个炮连保证有六门标准配置的火炮。整理出来的师虽然不是全德式装备,但是也是精良的中正式步枪,同时配备相应的美式火炮,算是全德械师的中国本土版,同时还有五个新编师,五个调整师,蒋委员长的兵力实力大大加强,兵力上升到了五十万,这可是精良的五十万啊!在委员长看来和日军开战是极其不现实的,很有可能是被别人打得丧土失地,而不是自己去收复土地,到时候主动出兵的人就是众矢之的,对于这一点看不清楚的张学L,委员长阁下觉得很痛心。所以他坚决拒绝了张学L的提议,并且痛斥了张学L,让他专心剿匪。
与此同时,委员长阁下已经认识到日军的野心是不能满足的,一定会继续进逼平津,到时候中国方面是不能在寄望于和平了,所以他才下这么大的本钱,送了若多的好处给宋哲元,希望这位山东汉子能够顶住。但是委员长阁下从一个很高的角度在考虑问题,一旦和日本人作战,苏联方面就是一个不能不拉拢的盟友,且不说苏联在西伯利亚能够牵制多少日本的关东军,但看日方封锁海岸线之后,苏联是一个重要的和中国接壤的强国,补给和物资方面就不能不考虑。但是和苏联方面建交就不能不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政治上面要让步。蒋委员长觉得头很痛了,但是还是让陈果夫想办法和**联系上,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不过就像安平所说的对付日本人的方案一样,政治上可以让步,军事上不能让步,所以一边和谈,蒋先生一边调集大军,继续围剿陕北的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贺老总和任主任,争取把**变成一个纯粹的政党之后再谈合作的事情。
同时川军、粤军、闽军、桂军、东北军同时都在被调整,蒋委员长打着整编的旗号逼迫这些军阀们消减自己的武装。得到了安平指点和福建、广东支持保证的广西方面,大胆地把自己的军队减少到十个师,十五万人左右,裁减下来的部队全部变成民团使用旧武器训练,平时当农民,打仗的时候换身衣服就是兵了。同时广东方面也只保留了七个师十万来人,福建方面整编为了十五个师,其中五个师驻守广东,严防日军进犯西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的空军经过几年的发展,被编为三个飞行大队,每个大队下辖三个飞行中队,每个中队七架飞机,共计有七十多架可用于直接作战的飞机,大多数是p-40和p-38,还有十来架教练机。王长安手下的飞行兵就是在福建这里凭借着这些飞机练出来的。
各地都在改编部队,即使是各个军阀的部队都被消减了,但是全国的军队总数还是保持在200万左右,虽然蒋先生的部队占了最大的份,但是还是不能形成绝对优势。蒋先生心急如焚,如果到时候各地的军阀还是自行其是,那么这个仗也就不用打了。按日军常设师团十七个,每个四万人计算,日军最强的兵力高达六十八万,何况日军方面预备役什么的准备充足,战时动员起两三百万的军队不在话下,中国的兵力,提及预备役什么的只能无语了。
而安平先生现在奉委员长指示最近频繁出现在外交方面,代表政府向日本方面表现强硬的一面。对于安平先生的用法,蒋委员长一直有些疑惑。本来安平先生是应该重用的,他算得上是蒋宋孔陈,乃至于戴各家的商业贸易伙伴,大量的紧缺物资经过了他的手再转到了蒋宋孔陈戴的手上,任由他们进行二次赚钱,这些物资里面包括枪炮、飞机、坦克、炸药、光学仪器、探照灯、防毒面具等等直接用于战场的,也包括糖、面粉、橡胶制品、可口可乐、纱布、石油、汽油、水泥、青霉素等等战略物资。同时埃里克森还和黄金荣、杜月笙联合起来走私重要物资,包括粮食、烟土、布料,怎么看这个人都应该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但是安先生通过龙月凤小姐和西南地区的蒋蔡张李白等实权人物也关系不浅,而这些人又都是有过反蒋前科的。所以虽然安平先前指挥过一两场很漂亮的战斗,委员长阁下还是很不放心,只是提拔他做了财政部的副部长兼外交部次长,把和日本人打交道这样重大的事情交给了他去办,因为自己政府里面的人对日都太软了,就是强硬如陈友仁也被日本人看不起,那么对日外交强硬,同时又不和他们开仗这个重大的任务就只有交给安平这个抗日名将兼有深远的眼界的人了。

之所以蒋委员长这么放心是因为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代替前去蒙古主持蒙古自治的何应钦将军主持北平对日交涉任务的安平,在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卫队,强迫学生在西直门外集合,发表演讲。本来学生认为他是抗日将领,于是城里城外的学生都聚集在西直门外听他做演讲,但是安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学生游行示威完全是在胡搞。
这句话大大激怒了站在西直门下面的学生,不少人叫嚣起来,一定要安平给一个说法,许多人叫喊着爱国无罪,反对华北五省自治,努力谴责不抵抗政策。安平用高音喇叭大声说道,“很多人说北平现在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这是对的,原因就是有人不想读书了,同时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光冕堂皇的理由,说是国家已经不行了,把老祖宗的地都丢光了,没地方读书了。这是不对的,东北丢了,还有华北,华北丢了,还有西南,要读书的人始终是要读书的,国家没有了读书人是不可能的。现在不想读书的,想闹事的,都是昏蛋。你们这些年轻人啊,都是太简单,而且幼稚。容不得一点点让步,叫着喊着收复失地,管用吗?打仗不是你们在打,就知道耍嘴皮子厉害。说起国家大事忧心忡忡有个屁用,你们除了消耗大米,对于打仗的输赢一点作用都不起。”
底下的年轻人已经气得不行了,不少人已经捡了石头准备向城门上面扔了。
“拿破仑对那些想当兵的法国学生说你们的价值不在于这里,你们是法兰西的未来,我现在也可以这么说,你们这么喜欢游行闹事,你们绝对不是中国的未来。拜托你们中间出一两个,哪怕是只有一两个有点远大的眼光的人看看当前的局势是怎么样子的。想打,打什么?也不看看大起来是什么后果就叫着喊着要打,不能丢了民族精神。我可以告诉你,只有活着的民族才有精神,死了就没有精神了。国府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华北绝对不会自治,那么你们还闹什么?还想起哄什么?但是打仗的事情是由不得你们做主的,因为我们要考虑不能把你们全部送到战场上去死掉。”
“……”
总之,安平说的这番话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大骂当前的大学生幼稚,冲动,虽然激起了大学生们普遍的不满,但是也大大打消了这群人的一脑子的热血,特别是抓捕了几个在大学生队伍里面相当活跃的家伙,冠上了扰乱社会治安的名义就抓走了,然后就驱散了游行的队伍。本来学生不会这么软弱的,但是安平拿着机关枪警告说凡是冲撞军队的一律就地枪决,反正自己现在还是瑞典国籍,有治外法权。这个也吓不倒学生,有人忽忽地就往前冲,结果就是马上被逮了起来,安平拿起机枪对着一匹马狂扫,结果机枪的威力震住了学生们,加上领头的全部被抓,学生们马上散掉了,不少人直接去找教授和校长去了。
第二天,北平的报纸就开始大登特登安先生的“反动”言论,同时不少北平的名人也指责安先生说话失当,为被抓的学生声援,要求释放学生。宋哲元也跑来见安平,委婉的表示说是不是抓学生太过火了,早点放了为好。安平说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反而劝宋哲元加强装备和防御,谨防日本人搞事。宋哲元很吃惊,心想阁下难道不是来代替何应钦处理和谈事宜的吗,难道脑子坏了又要打仗?唯唯诺诺得出去了,心里面放不下自己好不容易的来的华北底盘。
安平借着这个机会分化北平的学生,组建官方的学联强学会,宣传日本军事强大,中国如果打仗要做多大牺牲云云,总之就是给那些头脑发热的人浇冷水,怎么冷怎么浇。至于那些被抓的人也不管他们,进监狱之前问一句,你是那个党吧,然后就放进去,也不派人提审,就是关上三天就放出去。同时在北平发布公告:未经政府允许擅自集会游行者,领头人监禁三天,游行集会必须提前向警察局备案,提前申请游行路线和集会场所,避免堵塞交通云云。同时**北平市委受到了安平给他们的名单,上面的他们在北平学生中间的**员一个都不少,于是,历史上面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就这样子被安平彻底搞垮了。
经过这件事,蒋委员长觉得在这方面安平先生还是可靠而且有能力的,于是授权他主持对日交涉问题。
至于龙月凤小姐发电过来的询问,安平回电到,“我还以为你理解我保护学生的苦心呢!”龙小姐看了之后也只有苦笑不已。同时安平还说到,“只要这些学生里面出现一两个奥本海默似的人物我就满足了。”这个理由更是让龙小姐感叹不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