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委员长同意了谈判的要求,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参加谈判,而是要等到南京方面派人来之后代替他和张杨以及**谈判,同时委员长发出了所谓的手令让张学L他们派人带给第一军的胡宗南,让其带兵阻止何应钦派出的部队前进,力求不能让东北军和中央军方面交火,同时用电台给各地的军队发电报,要求他们就地驻扎,没有委员长的命令不准擅自调动,这样子,何应钦能够调动的部队就非常有限了。
张学L还在考虑派哪一个人去给胡宗南送手令,同时被扣押的蒋百里给他支招,问他最恨和他关系最不好的人是谁。张学L毫不犹豫的回答蒋鼎文,蒋百里将军就说到那就让他去。于是蒋鼎文先是到了胡宗南军中传达了委座的手令,让其拦截进攻的部队,接着又马上到了南京,传达了西安方面要求和谈以及蒋委员长同意和谈。南京方面何应钦不得不停火,这时候宋夫人走了出来,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和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美国联络官瑞纳、军统首领戴笠、自己的哥哥宋子文等国府的高级人员到了西安,准备和张杨以及**谈判。鉴于安平所说的严峻的形势,蒋委员长最后答应了不仅仅用人格作保,同时也在谈成的合约上面签字的要求。
同时出于和红军搞好关系的需要,蒋委员长还下令守在黄河边上的**放开防线让已经被围困的西路军原路返回陕北,但是**中央认为和谈还没有结果,最好还是能够派兵打通到新疆的通道,于是拒绝了这个提议。面对这个情况,安平只有长叹了。
在双方都有和谈的意图的人来说,和谈起来十分顺利,很快宋氏兄妹就和张杨以及**达成了协议,并且蒋夫人和宋先生还保证中央绝对不对张学L的部队和杨虎城的部队打击报复,同时张杨也表示了将服从中央的调动,坚决执行抗日的命令。然后几方以之前张杨二人提出来的救国八点主张为基础达成了协议: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就是送蒋委员长夫妇回南京的事情了,毕竟蒋委员长是国家领袖,实在不适合在西安久呆。张学L听了安平的劝告,只是到飞机场为蒋委员长送行,同时安抚部队的情绪,杨虎城和周副主席也到了飞机场送行。委员长阁下直到飞机上天,才彻底放松下来。同时一起回南京的还有陈诚、蒋百里、邵力子,朱绍良、卫立煌等等,宋子文和戴笠留下来接着和**以及东北军方面谈改编的问题。安平也同委员长阁下一起飞回了南京,委员长阁下非常感激他第一时间飞抵西安帮助自己脱困,对他的态度分外亲切,蒋夫人也是同样如此,并且他们都迷信地认为安先生的名字实在是一个好的彩头。
实际上安先生在西安的时候还和周副主席谈了很多其他的事情,不仅仅关系到红军的西征,安先生告诉周副主席,延安附近有大量石油储备,很有开采的价值,同时还有大量煤,以及石灰岩。他愿意让安排让自己在山西的工厂接受收购这些物资,让红军换取军费,而且这些厂都有阎锡山的股份,对于已经吸纳了共党进入自己的山西救国会的阎主席来说,这种生意他是不会不做的,即使不拿枪炮和陕北交易,也会拿粮食等战略物资换取矿产。同时安平还表示愿意向陕北提供新型的小麦的麦种,比现在的小麦亩产起码高50%,他的这番示好让周副主席摸不着头脑,但是欣然地接受了。安平给龙月凤发报:和你所在的党接触了,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当然只是一个开始,不过我觉得目前他们几乎是怀着怀疑和敌意接受了我的好意,但愿他们能够明白我们。
龙月凤的回电是:不能只改变历史的一个方面,要努力使它均衡,不能颠覆最终的结果,但是可以让他们变好。
委员长的飞机在南京降落之后,一干国府要员如林森主席、汪院长、孔部长、孙夫人、孙科都前来迎接,消息传出之后,全国不少地方放鞭炮庆贺。安平对蒋委员长说:这是日本方面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能他们会等不到时间就会进攻,所以最好积极加快军备的步伐,蒋委员长深以为然。
这时候德国教官帮助中央军完全德械化的二十个师已经完全换装了实现了轻德械化,另有十个师的中央军经过了调整,基本上完整装备了中正步枪同时接受德国训练,此外正在进行调整的还有川军的29个师,9个独立旅,粤军余汉谋部的10个师,预计到时候能够组建100万以上的精锐部队,当然,这是同时考虑了西南地区的情况和华北方面的情况之后做出的估计。在西南地区估计问题不大,龙月凤小姐和西南地区的领导人一直在做和德国顾问对中央军做的一样的事情,西南地区也整编了十多个师,调整了十多个师。

随着军队的整编,中国和德国的贸易额也呈现上涨的趋势,特别是36年,德国的大量步枪机枪子弹被运到了中国,而中国的大量矿石和粮食运到了德国,有利地支持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希特勒元首殿下考虑是不是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支持中国,但是鉴于中国残酷的现实,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目前很强大的盟友日本。中德之间的贸易,美国方面也狠狠插了一手,不说埃里克森先生的飞机订单和火炮订单,单凭美国方面向中国输入的大卡车美国就赚了不少。埃里克森先生还指示自己在欧洲的公司大量生产货运卡车卖给英法德三方面,甚至于卖给苏联,出于对苏联不好的看法,埃里克森先生送了不少礼物给德国的将军们,其中包括本来应该在1942年才出现的德式铁拳100式30毫米火箭筒,用于步兵反坦克,算得上是当时最先进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但是同时埃里克森先生在私下里造的是以RPG-7型为原型的改造型的火箭筒准备装备给美**队和中**队。埃里克森先生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到了南京之后,安平又在全国范围内检查了自己投资的几个厂,包括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几个省份的官办合营的的矿厂,建在重庆的化工厂,攀枝花的铁矿生产基地,还有同样分布在西南地区的飞机修理厂、饼干厂、罐头厂等等,安平同志筹划在重庆继续修建一个汽车厂,这就寄望埃里克森先生的公司能够在重庆开设分厂,但是很快埃里克森先生从南阳直接派过来了人,直接投资建设新的汽车公司,大量培养熟练工人和工程师以及司机,汽车的种类直接照抄解放型和东风。鉴于中国可能面临的时候问题,埃里克森派了几个工程师联系赵宗燠准备作人造石油的生意。不得不说,埃里克森先生帮了大忙。
红四方面军最终全军覆没,红军损失了很大的实力,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17军接受了中央的改编,停留在陕西等待调遣。延安方面暗地里偷偷挖掘石油,通过山西方面换取大量的物资,中央政府和陕北方面在红军改编的项目上面不停地扯皮,华北的形势日渐糜烂,宋哲元因为对日软弱,在几起事件上面向日本方面退让让日本人产生了二十九军软弱可欺的看法,以为可以在平津方面占得便宜。在向蒋委员长禀告了之后,安平在三七年四月份的时候飞抵北平,视察二十九路军的战备情况,当然打着的旗号只是视察北平的生意,但是凭借安平和宋部在长城抗战时建立起的关系,以及安平的特殊身份(安平因为西安事变救蒋有功,被提拔为**的中将,同时在实业部挂名副部长),同时他长期在二十九军的高级将领家中和军营中出没,日方表现出了高度的警惕。实际上安平此次北平之行最大的目的是保全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
鉴于华北的形势,蒋委员长表示,只要日军一向平津开战就是全国开战的时候,同时让安平转告二十九军将领,不可以不战而逃,中央随时支援平津战事。安平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够说服宋哲元下定决心不再保存实力,但是他自己的安排是把储备在徐州和郑州的武器北运至保定,同时电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绥远做好战备的准备。
而日本华北屯驻军在增加了兵力之后,逐渐取代了关东军成为了在华北地区闹事的主力,华北方面的数次事件都是华北屯驻军方面发动的,这一次也不例外,看到安平以非正式的身份插手华北方面的布防以及军队装备问题,华北屯驻军司令田代皖一郎觉得已经是箭到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了,不然很有可能屯驻军越来越占劣势。于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号,日本人开始在宛平挑衅了。这个时候,安平先生就在卢沟桥的对面看着日本军向这边射击,“幸好我带了相机!”安平同志庆幸到,同时对自己的副官张少校和徐少校说道:“告诉吉星文,这里的战斗我帮他指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