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明显,这位先生对于我们戒心很重啊!”主席掏出一根烟一边抽一边说道,“这位先生很重要的,国府的大部分的兵工厂都有他的股份,他对于军火的分配也有一定的控制权,我们的委员长买飞机和大炮都要这位先生出面,但是这位先生现在虽然来了,但是对我们又没什么好感,我们想要他帮我们的想法恐怕是要落空啊!”主席叹息道。
“也不一定把!”陈部长就着这个话头说道,“山西方面他们的人还是和我们做生意的,福建方面蔡蒋两位将军和龙小姐对我们的人也颇为照顾,陈策在撤离海南岛的时候留了不少武器给冯白驹,这也是事实,新四军方面的军备福建和安先生都出了不少力,总的看来,这个人还是真心抗日的,不要说他之前的那些事例了,只是商人气有点重,听说国府还欠着他将近一亿美元的军火款子,所以这位先生对于委员长那边才那么上心,还帮着委员长守南京。”
“说到底他还是一个买办资本主义,也难怪和蒋委员长勾结到一起,委员长抢了广东的地盘,他话都不说一句。”
“他对我们不满意,对于蒋委员长也未必满意,明天到处看了之后说不定会改变看法也不一定,这种外国留学生长期呆在国外,没有见识到中国的本土国情,学了一脑子的救国救民的思想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不过这个安先生倒是有点例外,这么年轻居然对于兴办实业这么感兴趣,而且听说他在美国和南洋的朋友实力很强,势力很大的样子,委员长阁下见了他都是客客气气的,还打算把自己连襟的女儿嫁给他,结果别人女孩子不愿意,现在又配了一个漂亮的女秘书,恐怕打得还是同样的心思吧?”
在场的几个常委笑了起来,其中一个努力克制住了自己想笑的冲动之后说道,“我们接到的情报是南洋的埃里克森先生一直在努力储备战略物资同时组建自己的武装队伍,很有可能是独立的先兆,这下子要是真的弄成了,这位安先生的身份可又涨上去了!”
“哦,”主席吸了一口烟,若有所思,指示道,“情报工作一定要做好,派出去统战的人好隐藏好身份,同时做好自己的任务,这个安先生到了日后和蒋委员长还是可能有矛盾的,从蒋委员长一直不放心他就可以看出来了,有自己思想的人谁都不放心嘛!他对于我们有偏见,倒时候看到我们和我们委员长的官僚们的差别,还是有可能倾向我们的嘛……”这话说得空泛得很,不少人不以为然,另外一个陈姓的委员就撇了撇嘴说道,“别人连苏联都看不起,未必看得起我们。”
接下来的日子里安平忙着参观陕甘宁边区和考察自己的油田,延安的同志很希望能够展示他们的廉洁的行政作风高效的行政能力,但是安先生注意的重点不在这里,他主要关注矿产开采的技术和进程,以及产量,还有就是陕甘宁边区的劳动力严重缺乏,矿井和矿山里面有不少妇女在劳动,这种景象让安平很是皱眉。
这段时间安平和埃里克森先生联系开始增多,即使是表面上的联系也开始增多,埃里克森先生对于东南亚的局势发表了很让人不安的看法,据他所说,日本方面已经通过外交方面的努力让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分别关闭了仰光至广西云南的公路和滇缅公路,埃里克森先生担心自己在缅甸和越南的物资会被非法侵占,因此不得不运回伊里安。实际上埃里克森先生私下里告诉安平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德国方面极有可能提前启动战争,加上这两年日本方面战争物资消耗过大,也可能导致他们提前进攻东南亚地区,这两个消息对于伊里安和安先生来说都是好消息。福建的局势非常稳定,入侵华南的日军也没有更大的举动了,龙小姐稳住了局势。但是国民政府的法币的下跌已经到了极为恐怖的时候了,蒋委员长向美国和英国的求援就一直没有断过,埃里克森先生私下里已经有了组建正式军队的打算,虽然实际上他很早就在策划这件事情了,但是这位先生一直在等纳粹们把荷兰女皇俘虏的时候。
安先生在延安呆了一周多的时间,看到了所谓的农民式的艰苦生活,觉得中国的农民问题果然是最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国府推动三七五减租之后,农民的生活依然是一个问题。陕甘宁的边区的金融、工业都很薄弱,延安政府居然指望着国民政府每年的拨款和华侨捐款支持财政,边区的农民交公粮的任务很重,安平知道40年之后会更重,但是也不排除这个时间会提前的可能,安先生对于延安的经济建设的建议没有几个人能够听得懂,陈部长稍稍懂一些,但是没有能够具体操作的能力和人手。

“如果你们真的想把延安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抗战后方基地的话,在生产上面就不应该这么掉以轻心。”安平同志建议道,“随着非生产人员的增加,经济等当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是极有可能的事情,不早点大力发展生产的话,你们会面临很严峻的局面的。”
安先生的副官们到处乱跑,神神秘秘的,安先生也懒得管,他带过来的几个美国黑人保镖拿着精良的篮球在篮球场上欺负者延安本地的年轻人,用牛肉罐头和对方打赌等等,美国人很好的融入了延安当地,特别是在罗斯福总统宣布加大给中国的贷款数额之后,大家觉得美元似乎是现实和可靠的,在飞机来接安先生的时候,美国人把剩下的所有罐头和篮球什么的全部送给了当地人。安平先生在延安的留守部队紧急铺设的临时机场告别了前来送他的**的领导人。
“我希望能够在抗战结束后和您在重庆见面,到时候如果能够通过和谈让你们和委员长阁下组成联合政府的话就好了。”安先生这么和主席握手道别的时候说道。
“我们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还是看委员长阁下。”主席笑眯眯地说道。
“我知道这样子多少有点做梦就是了,”安平点了点头,“不过我想抗战结束后我倒是很有可能不呆在大陆了。”
这个说法让在场的人都很愕然。
“王长安先生说他那里一直缺一个陆军的司令长官,我觉得我倒是可能能够胜任。”安先生补充道。
不说安先生这番表白给了国共双方的领导人什么样的震撼,但是很快世界上的震撼就多了起来,自38年的张鼓峰事件之后,日本就已经察觉到了苏联人不好惹,现在已经不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时候了,张鼓峰之间之后,军队内部高呼北进的叫喊声日益降低,相比较广阔寒冷的西伯利亚,南亚和东南亚更符合日本人的胃口,和中国交战了两年时间里,日本方面的石油、橡胶、矿石方面的短缺表现得日益严重,特别是石油和铝矿的不足尤为明显,这两项刚好就是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特产,加上德国方面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让日本觉得如果出兵北上在很大程度上资源缺乏的日本是拼不过资源丰富的苏联的。于是大本营方面已经决定了海军的南下的决议,加上张鼓峰事件陆军大受打击,因此东京大本营指示外交部尽快和苏联方面打成和平的协议,保证日方南下的时候北方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历史上本来应该在41年才出现的苏联和日本的《苏日和平中立协定》在39年便出现了,苏联刚刚和中国签订了《中苏通商友好条约》并且贷款给中国1.5亿美元,转过来马上承认伪满洲国,日本方面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蒋委员长完全被斯大林给弄晕过去了,不知道这位钢铁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苏联的说法是苏联和日本签订条约绝不影响苏联接下来对于中国抗战的支持,苏联的外交部长莫诺托夫同志私下里告诉中国的朋友说关于东北和外蒙的条款对于中国完全无效。蒋委员长为了不得罪苏联这个大国,忍气吞声,只是发表了一个国府拥有东北和外蒙的主权的申明。相比较而言,**在这个事件上面损失更大,第三方面的抗战救国组织救国会的九位领袖联合发表申明,认为苏联这种举动,“有违道义,妨碍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乃是莫大的遗憾,故对于政府宣布此条约无效抱以绝对拥护,并以为此乃四万万五千万人民之公意。”
这封信被安先生直接拿到登在了《大公报》上,等到沈君儒等人应**的要求收回这封信的时候,这封信的内容已经发出去了。安先生当了一次邪恶的反苏人士,这就让两方的人士都有一些头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