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荷兰重新登陆印尼群岛的同时,荷兰和伊里安签署了承认伊里安独立的条约,伊里安查亚临时政府将更名为伊里安合众国,实行立宪的民主共和制,议会里面将会视伊里安各个民族人数的多少保留响应的最低席位,但是在修改的宪法里面明确表示了所有民族一视同仁的准则,伊里安这个时候有本地的和各个地方迁移来以及逃难来的华人将近一百万,同时还有二十万的犹太人,十万美国人以及其他各个国家的人和本地土著巴布亚人,伊里安的宪法规定只有出生在伊里安有伊里安的国籍并且在伊里安居住了十年以上的成年人才有政治权利,而移民来的人必须在居住了八年之后才有选举权,居住了二十年之后才有被选举权,不过伊里安将会有十年的过渡时间,这段时间里,参议院有权利通过种种临时解决种种问题的法案,十年之后将重新正式举行议员的选举和总统的选举。在和荷兰签订了具体的领土认定条约和划定了边界线之后,伊里安就正式宣告独立了,并且将接受联合国特别理事国,如果通过了三十年的考察期之后,它将成为第六个常任理事国。三十年,很遥远的事情,在美国看来,这是一个限制伊里安的条款,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核大国之一如果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联合国会员的话,真是一个笑话。与此同时,苏加诺正在为印尼的独立挣扎不已,荷兰人对于有原子弹的伊里安不怎么敢动手,还送了个南伊里安半岛给别人,对于印尼人可一点都不客气,安先生在心里面为苏加诺祈祷,不能够指望殖民主义者们能够主动从不属于他们的地盘上面退出去,就是这样,埃里克森先生知道苏加诺对于伊里安的待遇很眼红,也很想得到伊里安的支持独立,虽然埃里克森先生也认为一个稳定的印度尼西亚有利于伊里安的发展,但是荷兰人由美国和英国人的支持,伊里安政府也只能够周旋在这些国家之间发出和平的呼声而已,而实际上这也许就是埃里克森先生想要的。
自伊里安建国以后,大量的南洋其他地方的华人向伊里安移居或者是申请伊里安的护照,加上建在查亚普拉的声望颇高的南洋大学,伊里安正在成为南洋华人的中心。在伊里安议会决定在伊里安南部划出一个犹太人联邦的时候,英国人提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安置欧洲从集中营里面解救出来的几十万犹太人,在圣地耶路撒冷建立一个国家和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上面建立一个犹太自治邦显然前者更有吸引力,伊里安的政府对于这个也没有意见,甚至愿意帮助犹太人组建他们自己的军队,至于那个自治联邦的计划,也没有停下,只是把划的地盘变小了。埃里克森先生还拥有大量中东地区的油矿的所有权,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些合同的时间年限都在五十年以上。
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后殖民时期,欧洲的殖民国家在二战中都力竭穷尽了,但是他们还摆着一副高傲的架子。同时各个殖民地的独立活动又此起彼伏,中国的情况涉及到了两个党派之间深层的矛盾,也很复杂,美国人在这个方面表现出了盲目的乐观,他们坚信如果苏联不支持中国的**搞分裂那么中国的情况就完全取决于蒋委员长的态度,而蒋委员长是可以被美国方面说服的,这方面他们大大小看了那位委员长阁下和**的领导人,虽然苏联方面已经公开宣布支持中国建立一个联合政府并且自己不会也没有打算将支持**发动武装斗争的意思。当然这个承诺代价很不小,为了让苏联从东北撤军,蒋委员长被迫答应了让外蒙古人民公投决定是否独立等等一系列条件,还不得不让苏联继续租借旅顺、大连两个港口,同时还有长春铁路的运营权也将被苏联控制三十年。按照蒋委员长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耻辱中的耻辱,几乎算得上是卖国条约了,不过就是因为蒋委员长在其它问题上面还非常的强硬或者说是含糊,苏联在名义上面还没有拿到唐努乌梁海地区,同时蒋委员长也拒绝了苏联提议的所谓的让金胖子在中国东北地区组建所谓的反抗韩国帝制的朝鲜民主自由流亡政府。这个条约派出去谈判的孙科自己不敢签字,宋子文也不敢签字,最后由王世杰签了字,但是日本投降三个月之后,苏联并没有履行所谓的撤军协议,蒋委员长气得破口大骂,但是一点用都没有。

斯大爷需要时间来把东北的的财富和机器搬到苏联,把日本战俘送到西伯利亚,把日本人的武器送给**和朝共,苏联的司令员们在和国府的官员关于接收的任务上面扯皮不止,他们的士兵们不断地在东北抢劫**醉酒,和美国人在日本**行为相映成趣,相比较而言,朝鲜人,或者说韩国人就幸福得多,驻扎在朝鲜半岛上面的驻军非常的有纪律,安先生的士兵能够享受轮休回伊里安或者是琉球群岛和家人团聚,或者能够把家人接到韩国来住进驻军的家属区。安先生和埃里克森先生怀有远大的理想,第一步就是往琉球群岛的人种里面掺水。然后帮助韩国人和日本人们发展经济和农业,重建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好心有很多让人不安的地方,但是韩国和日本的稳定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是小罗斯福总统还在世的话他一定能够明白这些人的野心,但是这个时候美国人没什么心思去管伊里安在国外投资的问题,蒋委员长向美国求援让美国方面向苏联施加压力,逼迫苏联尽快交接东北政权,最后的结果是苏联人走了,**的部队和朝鲜部队没有走,国府的军队占领了东北的城市,但是**的军队占领了东北的农村,有人建议蒋委员长把张学良从美国接回来主持东北的大局,但是被委员长阁下直接拒绝了,在没有得到委员长同意的情况下,张少帅只能够在美国享受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
到了一九四六年的中期,韩国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了,伊里安的部队有力的保障了韩国的稳定和他们的各项措施的实行,金胖子的部队虽然还在长白山的山脉里面转悠,但是他本人已经被列为了韩国的通缉犯兼颠覆分子了,李垠殿下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符号的功能,义亲王对于自己的新职务很满意,警察部队充分发挥了后世的解放军的作用,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他们和驻军也打成了一片,驻军的存在大大刺激了韩国的经济,他们的军饷丰厚,购买力强,并且安先生很愿意自己的部下娶韩国老婆,并赋予对方伊里安的国籍,这就和战后不少欧洲的姑娘往美国跑相似,一旦一个韩国的姑娘嫁给了一个伊里安的军官或者是士兵,那往往就意味着他们全家的饭桌上就会出现丰盛的美国大米和面粉食物,甚至于牛肉。伊里安的军纪是不允许和当地的良家妇女发生性关系的,大家都是黄种人,所以在心理接受上也没有问题。韩国的领导人关心的除了伊里安的企业家在韩国建厂招募韩国工人,提供救济款和政府贷款以及便宜的农产品之外,就是关注皇帝陛下会不会和他的日本老婆离婚,就是不离婚最好还是娶一个韩国贵族小老婆,安先生能够理解这种民族主义的情绪,但是很显然这件事情不关他的事。
“这样子看来《我的野蛮皇妃》的故事背景完全被我们造出来了。”安先生洋洋自得,随着苏联的军队开始从东北撤军,韩国的伊里安和中国驻军的压力也小了不少,在长白山脉里面活动的金先生和他的游击队安先生还不放在眼里,蒋委员长一度希望在韩国的中国驻军能够渡过鸭绿江接收东北的城市,但是被安先生拒绝了,按照安先生的说法是福建军队里面有很多的共党分子清除不掉,一旦他们到了东北很有可能发生叛变,所以必须留在韩国监视住。虽然知道这是安先生的借口,但是蒋委员长还是从全局考虑了整个问题,福建的地盘被自己接受了,福建方面的不满是肯定的,那么福建的军队也是不稳定因素,不得不防,所以接受了安先生的解释。接下来,安先生开始把福建军队的家属接往琉球群岛,这可是二十来万人的规模,随着国内的局势的不稳定和物价飞涨,法币贬值,这些军属们怀着对自己亲人的思恋和对于稳定生活的向往来到了琉球群岛,日本方面已经被迫放弃了琉球的主权,伊里安现在全权控制了这个岛,并且把它变成了亚洲最大的物资中转基地。
美国人怀疑这是伊里安准备把自己的势力**亚洲的计划之一。泰丁斯-麦杜菲法案十年时间到期之后,菲律宾于1946年7月4日宣布独立,日本成为了美国的新菲律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