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突厥人言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见太后殿下、皇帝陛下!”武承嗣进宫,拜见两位至尊。书书网 更新最快
“表兄来了,赐座!”李旦是个淳淳君子,吩咐内侍道,至于武则天,她是长辈,又是至尊,不必对武承嗣客气。
武承嗣坐定后,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会话,然后上奏道:“东突厥后汗国骨咄禄请求内附!”
“他们求和了?”李旦不禁兴奋地道。
突厥人自认为是狼神的子孙,桀骜不驯,偏生得他们控弦十万以上,一旦南下,大唐震动,一日数警,代唐主听到突厥人来了个个都睡不着觉。
现在低头认输,李旦虽不掌权,但也高兴。
“正是!”武承嗣满面笑容地道:“阿史那骨笃禄派出了使臣,找到臣下,一是认错,说之前罪我大唐乃大错特错,再三请罪,并送上好马三百匹!牛一千头,羊一万只!”
突厥人也没什么东西可给大唐,给来给去的只是牲畜,所以游牧民族要不就是骗,骗不来就抢中原的东西,他们什么都缺,连只木桶都做不来。
“二来,他们请求内附!”言讫,武承嗣递交突厥人的呈情表。
他兼管礼部,有资格与突厥人打交道,自然,收了突厥人不少的贿赂。
突厥人是没出产什么东西,但他们有以前抢的东西,颇有好货,就拿出来送人。
其实突厥人最想打通关节的是大将军韦,他是主将,只要他点头讲和,就大事定矣。
否则就算与其他官员谈判,他跳出来捣蛋的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只是去到公主府门前,门官说大将军没空见他们,连见都不见。
油盐莫进,钱他有的是,马匹他也不缺,美女他不敢收,权势突厥人也给不了他。
无奈之下,只好求到武承嗣那里,武承嗣倒是收钱肯办事,而且给力,立即求到了御前。
“那你先搁这里吧!”武则天也不与他嗦道。
武承嗣又说了一会的话,然后他告辞离开,李旦也离开了。
“婉儿,你怎么看?”武则天问上官婉儿道。
“可虚与委蛇,不战不和,待我们的计划发动。”上官婉儿说道。
“讲给武承嗣听吗?”她问起来。
“不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武同天摇头道。
“遵旨!”。
……
武承嗣奉旨与突厥人谈判,但他作不了主,开出的是武则天定下的价码:
东突厥后汗国骨笃禄去除尊号(不得再称大汗);
部族分为十部,分散到各州去,除了骨咄禄有都督之位外,其余部族酋长都没有,所有突厥人成为唐人,向大唐宣誓效忠,受大唐地方官的管辖!
“这这这……”东突厥使臣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比起以前承袭太宗朝起的“民族区域自治”(酋长当都督或刺史,可世袭,朝廷不干涉各族内政)有了极大的倒退,条件苛刻无比。
以前过得快活,唐人不管他们的行事,还有钱粮白送,甚至突厥人闹事,打到唐人,唐人怕事,多是忍让。
现在,唐人想肢解突厥部族,若干年之后,还会有突厥人吗?
不服?来战!
要是战得过的话,突厥人就不会派使臣,能够用刀箭取的东西,狼神的子孙不会用嘴巴来说话!
虽说大唐政局有所不稳,但大唐的军队依旧保持稳定,以大将军韦一干将领在虎视眈眈,他们也与以前的将领大不一样,是先杀光了再谈判。(和空气谈咩?)

使臣头痛无比,他作不了主,只能派快马骑传往突厥牙帐汇报。
然后突厥贵酋们还价,大唐再还价,双方扯皮,时间不断推移。
……
春天到来,在杭爱山的突厥人赶着牛马羊群陆续南返。
那边虽然安全,但冬天风雪极大,寒冷,雪厚到让牲畜也无法扒开,弄不到雪下的牧草,结果,死掉的牛羊是以前的一倍。
往南,雪更薄草更长,下雪时牲畜也能够翻开雪去啃草吃。
没有牲畜,很快人就会饿死,因此春天一到,他们就忙不迭地往南走。
但在大唐实际控制线之内,他们还不敢进入。
与之前相比,突厥人觉得日子不好过。
他们不能抢劫为生,只能够放牧维持生计。
越往南,水草越丰茂,尤其是黄河边上,有水有草,那里的草长得象有油一般,喂什么牲畜都齐刷刷地勐长个子。
过往,突厥人占据黄河北岸,还经常在黄河南岸放牧,就象自己家一样。
现在,黄河两岸都给唐人占据了,唐人的牧民们,在那里优哉游哉地放牧,而他们只能干瞪眼。
不仅唐人牧民出现在黄河北岸,唐人农民也出现了,他们开垦荒地,引水灌溉,喜上眉梢。
在内地,人均分田百亩,还经常不够分。
这里,名义上分田二百亩,实际上是他们有多少能力开垦多少亩都没有关系,只要上交粮食就成!还有大片的无主牧区任由放牧,这对于勤劳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是天堂。
至于突厥人打过来,农民伯伯怕是怕啊,可官府说了在北岸种植、放牧所得,官府包销,给突厥人抢了,官府不包赔但会给百姓口粮活下去,给他们资金重新来过,一定三年。
军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说军队可以屯田,但那些大头兵们岂愿意拿锄头,搞不好兵变都有可能!
只要有一丝的可能,那么就招募国内农民来干活呗。
此地离国家内地州县也近,还是可以招募一些农民前来干活。
总有不怕死的农民.
而在西域就不成了,离国内太远,大兵们想要吃到粮食真的需要自己拿锄头干活。
有的突厥人试图越境,很快出现大唐的骑兵,旋风般地赶来,大声吆喝,驱赶他们。
年轻的突厥人自然忿忿,想动刀箭!
劳资以前的地盘,特m的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唐人来爽歪歪了?
年长的突厥人则止住了他们,点头哈腰地离开。
面对着族人的疑惑,年长的突厥人苦笑道:“看他们的马!”
年轻的突厥人看马匹就明白了,对方的马没有掉膘,该死的,唐人奢侈到用粮食喂马!
过了一冬的马匹都会“春瘦”,此时长跑作战的话,死掉的机率非常高!
而用粮食喂马,有油水(用豆子喂)的马匹就能跑,不受春瘦的限制。
大家不对等,这仗可怎么打。
年长的突厥人不仅会看马匹状况,还会观察唐人的精神面貌,看到的是跃跃欲试,想的是突厥人闹事的那种,唯有长叹一声,退避三舍。(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