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十节 倭人告韦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所有倭人的眼里,唐征夷大将军韦良心大大的坏!
他杀掉倭国天皇,杀害倭民和抢劫真不算什么,毕竟倭人自己干掉天皇的事情也不是没做过。
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下克上”是为倭人量身打造,指的是倭人下级干掉上级的事,倭人做得特别多,特别明显,别国外族不是说没有这种事,都比不上倭人最爱动不动就来下克上,是为倭人专属名词。
但韦千不该万不该地一直在倭国制造动乱,让倭人持续流血,倭国秩序一直无法平定,永无宁日,真的是良心坏透了!
这种情况下,贵族无法得到民众供养,贵族有黄金白银也找不到饭吃!
民不聊生,地主家也无余粮。
唐人杀掉倭国天皇,新立的倭国王廷没有权威,无力治国,唐人又乱打一气,哪里想回复秩序就打哪里,倭人诸侯之间也趁机大打太平拳,相互攻伐,盗贼横行,为祸乡间,整个倭国一下子变成了“人间地狱”(这是倭人到唐朝指控韦的四个字)
但倭人无奈韦得了,打不过他,求他也没用,这唐人是软硬不吃。
告状?他就是驻倭国最高官员,告也告不进。(ps:按朝制,为了制约官员,朝廷派出了娄师德为驻军监察御史,他最主要的业务是监察韦有没有造反,对倭攻略不属于娄师德的业务范畴,甚至他比韦更急进!)
既然这里没人治得了他,倭人诸酋合议,以倭人的第六次遣唐使大使河内鲸为首,于去年秘密渡海,进行第七次遣唐使。
不同于之前都由天皇派遣,这次由倭国大王(不敢称天皇,给打怕了)座下的内大臣武部正贤以大王生病为由,代行派遣,此乃曲线救国,万一事不谐时,唐军打上门来,倭国大王无罪,有罪的是武部正贤,得当替罪羊。
河内鲸已垂暮之年,但为了国家,也顶硬上,侥幸渡海成功,辗转到达长安告状,上达天听!
武则天看到状纸,这韦是她派去啊,武后心虚,嘴硬,以“待查”为由,不听一面之词的说法,来个天/朝特色的“留中不发”,拖着呗。
而且韦不在朝廷,但他老婆在,太平公主一听到有歪果仁来告她老公的状,顿时大发雷霆,立即发动力量批驳倭人,她掌握了语话权,满朝文武都给她张目。
不想倭人中的三个僧人(倭国遣唐使中僧人到大唐求法者络绎不绝),心忧故国,见求告无门,一咬牙,准备了油料,于今年佛诞节(四月初八)那天,在长安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当众自/焚!
蓄谋之下,三僧人在无数唐人和外族面前,一人淋了一桶火油,点燃焚身,由从者在旁边大声作出控诉,控告大唐征夷大将军韦残暴不仁,砍杀他国国君,倭国大王勤政爱民,不侵犯大唐,结果唐军为了银子,明火执仗,光天化日之下,强攻倭京,杀害天皇与民众,呜唿,这不是强盗还是什么!
屠城!京观!他不残暴,还有谁是?
还有,韦抢劫,居然连佛寺都抢,把铜制佛像统统扛走,倭僧不知道韦抢了佛像做什么,想来不是好事。
他还不请自来,强抢倭国银矿,获银无数,并且贪污!
三僧人于佛诞节自/焚,说佛祖既然无眼,任由这等妖魔横行,那他们就上西天找佛祖控诉!
此事轰动长安、影响极大,开国以来都没有见到过的!
敢于自/焚,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受了多大的冤屈!
六月飞霜啊!
洛阳乃至全国,众议纷纷,有人说韦做得好,也有的人说韦过于残暴。
出了这档事,河内鲸有点门路,说御史庄敬之再跳出来,以“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不畏惧征夷大将军和公主的权势,数出韦“残暴、不仁、擅杀、贪财、结党、营私、不敬、无礼”八大罪遂行弹劾,指斥韦是唐之白起!

太平公主方面的势力在工部郎中崔千寻主持下进行反击,一件件一桩桩地列举韦的功绩,说他忠君爱国,在外为国立下大功,朝内谦逊礼让,他为国立功,岂有大罪。
如若治罪,以后敌人来犯,就由庄敬之御史去说退外敌!
现他统领大军在外,庄敬之欲逼反他,重演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和三国时许攸之事乎?!(此话不公开讲,由亲近大臣在君前奏对)
朝廷的意思呢?
太平公主进宫哭诉,当时高宗皇帝李治气得浑身乱抖,一迭声地叫人找刀子,去剁了庄敬之的狗头!
你m的,朕之大将,为国立功,给大伙儿找银子花差花差,居然为几个倭人这样踩他,还是朕的爱婿,不看他面看帝面啊!
太平公主大喜,她巾帼不让须眉,接刀就说我去!(她怕她父皇改变主意,只要拿了刀子,接了御命,自然有的是人会帮她去杀人)
但这么做太离谱,御史风闻奏事,是他们的职责,若因弹劾而杀御史的头,这个国家很快就有危险了。
武则天阻止了两父女的胡闹,先说丈夫有失远虑,又骂女儿不懂事(让她父亲不安),策略还是拖,等韦回来再说!
以上就是郭待举与韦、杨成喜、王孝杰和姜咨在登州馨越楼喝酒时交流的内容,听得韦发狠道:“看来劳资杀得还不让倭人怕呵!”
他立即作出决定,进贡朝廷的银子升为四百万两,加上石见银矿的百万两,总共为五百万两银子的买命钱。
就是用银子来砸朝廷!
之前分配了一千一百万两的倭财(给朝廷二百万),又新得三百万两(分配为朝廷一百万,将军们一百万和士兵一百万),现在将后来分得的将军一百万不要了,加进去给朝廷。
“我不能倒台,我一倒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我而倒霉!”韦这么说。
“对!”郭待举深思熟虑地道:“你们还得准备有人背黑锅,把事情推到他那里去,对朝廷有个交代。”
“必须有人背这个锅!”郭待举强调道,义之所在,超越了种族国籍,朝廷得向天下作个交代。
所有的人阴郁,事情闹得太大了,可这样就得害了自家人。
“你们说荆东灵……”郭待举试探地道,在他看来,荆东灵已成故人,他的权位也高,把责任推到他身上最好不过。
“万万不可!”韦断然道,旋即觉察自己在宰相面前态度过硬,缓和了一下道:“我不想打扰英灵,让他故去后都不得安宁。”
大家理解地点头,王孝杰立即自告奋勇地道:“让我来背这个锅吧!”
“你?”
“对,只有我!”王孝杰的理由很充分,韦不能背,范无伤有资格背,但他在倭国,至于杨成喜和姜咨都背不起,只有王孝杰也是军中前辈,位置在东征军里靠前,可以背这个黑锅。”
都是军人,韦也不矫情,对王孝杰道:“那就只好委屈王大哥了!”
“没什么委屈的!”王孝杰爽朗地道:“不过我一个人也不能够完全背得起,还须史万超也来背背。”
“不错!”史万超可是杀倭皇的凶手也,谁叫他这么好杀,抢着来杀倭皇呢。
“有一个漏洞,不过,也不是什么漏洞。”姜咨说起来道。
大家有点惊奇,姜咨说了:“王将军并没有参与倭京之战,不过呢,当初我们杀掉倭国大王时的讨伐檄文是荆将军先前拟定的,加有王将军的名字。”
这是荆东灵给所有的人扬名呵,若干年之后,谁还记得他有没有去过倭京,反正征倭谁都有份!(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