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有二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帝准备回宫,杜炳君知道自己已成为众矢之的,一旦回到龙城,肯定是凶多吉少,坚决不同意,劝龙帝去金虹城,龙帝不听他的。杜炳君半夜领兵进入龙帝的行宫,劫持龙帝前去青牛城,跟随的宦官侍卫仅数百人,宰相和朝中大臣都不知道,少数朝臣听说后跟去。龙帝第二天派御史大夫孔贽回赤霞城召唤朝中百官去青牛城。
当时杜炳君弄权,以致皇帝再次离开京城流亡,天下人都对杜炳君愤怒痛恨。幻刃、姣凰也耻为之用,并且惧怕李玉伯、萧正锋兵力强大,便与李玉伯、萧正锋联合起来对付杜炳君。
宰相萧士良见锦绣城的奏事判官到达赤霞城,便派他回去召令姣凰去青牛城迎接龙帝,姣凰带领军队五千人赶到赤霞城。孔贽到宰相那里,想宣读诏令让他们去青牛城,但萧士良等人不想去,因为杜炳君在皇帝身边,就以有病为托辞而不见孔贽,其他大臣也借故推辞,孔贽只好回去。
幻刃、姣凰的军队逼近青牛城的行宫,在青牛城北部打败天策军指挥使章守义,激战的锣鼓声在龙帝的行宫都能听见。杜炳君奉龙帝离开青牛城,留下禁卫军在后面阻击掩护,又让章守义守大散关。龙帝刚刚进入大散关,姣凰的人马已经开始围攻青牛城,接着击溃禁卫军,进攻大散关,但没有攻克。龙帝的一个兄弟李翔身患疾病,没有跟上,被姣凰俘获,和她一起回到赤霞城。
姣凰、幻刃、萧正锋再次进表,请求诛杀杜炳君;留在赤霞城的萧士良等朝臣谴责杜炳君及其党羽的罪行,也奏请将他们诛杀。龙帝到达金虹城,命令萧正锋调集本道的粮谷十万斛以接济国家急用,萧正锋进呈表章声称杜炳君没有斩除,不能奉行诏令。
因为杜炳君还在天子身边没有被除掉,姣凰就对萧士良说:“皇上流亡,将士出生入死才收复京师,皇上却把功劳归于杜炳君,将朝廷大权交付给他,使纲纪紊乱,以致萧正锋兴兵作乱。我昨天奉您的命令去恭迎大驾,不但没受到信任,反而有胁迫皇上的嫌疑。吾辈赤胆忠心,征讨贼寇竭尽全力,怎能俯首贴耳,受制于阉贼呢?李氏子孙还有很多,相公何不另佐明君以利社稷呢?”萧士良说道:“当今皇上即位十几年,并无大恶。杜炳君独揽大权,皇上坐不安席,每次谈到都痛哭流涕。这次皇上起初并没有迁移的意图,无奈杜炳君陈兵帐前,胁迫皇上出走,一切罪过都在杜炳君身上。足下尽忠皇室,就应当带领人马回到本镇,进表迎接皇上。废立大事,士良不敢闻命。”姣凰出去宣扬说:“我立李氏一王,敢有异议者斩!”

杜炳君自知不为天下所容,就推荐枢密使宫九幽为天策军统领,自己充任九原城监军,前去依附他的兄弟杜炀君。宫九幽排斥杜炳君的党羽,把李弘昭、周啸天、乱霆等人都外调为刺史。
姣凰逼迫留在赤霞城的朝中百官尊奉襄王李翔暂且监管军国大事,李翔接受众官拥立他的册文,姣凰自己兼任左、右天策十军使,驱率朝中百官奉李翔返回京师。姣凰向诸道发送新君敕告,大肆封官拜爵,以此求得各军镇的支持,还特意恢复银甲城都统梁昭统的盐铁转运使职务,使他重掌利权。梁昭统率先上表称贺,各镇也纷纷表态,向长安贡献。梁昭统曾在与武重霸对抗的时候消极应战,后被朝廷夺去大权,怨恨龙帝,进呈奏笺劝襄王李翔称帝。
留在龙城的朝廷百官劝说襄王李翔称帝,李翔登基称帝,改年号,遥尊龙帝为元皇圣帝。
姣凰派遣手下将领赵武魅带兵追赶龙帝,章守义边战边退,最后放弃大散关逃走,赵武魅开进奉州驻扎。龙帝诏令保銮都将李铤、扈跸都将李孤仞驻扎大舟峰抵抗赵武魅。
幻刃和姣凰共同谋划拥立襄王李翔,后来姣凰自己做宰相独揽大权,幻刃很恼怒,他对新君能否坐得稳皇位也没有信心,就不接受姣凰封给他的官职,改变立场向龙帝进表,龙帝颁诏加封幻刃为检校司徒。
李玉伯焚烧了襄王李翔的诏书,囚禁派来的使臣,向邻近各道发出檄文,说:“姣凰胆敢欺骗军镇,公然说皇上晏驾。我已发三万大军进讨凶逆,当共立大功。”
宫九幽传发檄文说:“谁能斩下姣凰脑袋,就把姣凰的锦绣城都统转授给他。”赵武魅与李铤、李孤仞交战,屡战屡败,担心姣凰治她的罪,就与属下谋划说:“现在没有战功,回去也是死,不如回去砍下姣凰的脑袋,迎接皇上大驾,取得锦绣城的节钺,怎么样?”众将士都表示同意。赵武魅从奉州带兵返回龙城,姣凰正在料理政事,听说她回来,十分震怒,召来赵武魅,责问她说:“你擅自回来。要谋反吗?”赵武魅说:“我不是谋反,而是要杀谋反的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