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及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小丫头掀了帘子,一个俏生生的人走了进来。
秦氏只觉得眼前一亮。
来人身材高挑,体态婀娜,穿着鹅黄色杭绸绣连云纹的比甲,底下配了条牙月白绣茶花的挑线裙子,整个人站在那里,如同一株绽放在山间的幽兰一般。
光看身段,就已经知道是个美人了。
秦氏再往来人面上瞧,不由得惊呼一声。
真是个美人。
这姑娘生了张鹅蛋脸,皮肤光洁如玉,面似芙蓉,脸上光洁得连个汗毛都瞧不见。她只梳了一个简单的双螺髻,露出了光洁饱满的额头,头上也没戴什么首饰,只戴了一朵千织纱的绢花。柳叶眉,双眸似秋水一般清澈,又似繁星一般璀璨,瞳仁漆黑似墨,竟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样子。更让人意外的是,她小小年纪,气质却很娴静,浑身上下都带着让人不敢小觑的气派。从进门到现在,面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容,像三月里的春风一样,让人觉得暖暖的。
“这位,就是老安人的孙女了吧?”秦氏想着,那林氏的容貌,气质就已经很出挑了,温婉娴静,完全看不出来只是商贾妇人,结果这周姑娘更了不得,简直是天仙一样的人物。及笄以后就可以开始说亲了,也不知道哪家的小子有这般福气,能把她娶了去。这周家的门槛,日后只怕都要让媒人给踏平了。
“小米,快来,这位就是苏夫人。今儿苏夫人是来给你做正宾的,你可得好好谢谢她。”
周小米上前行礼,轻声唤道:“见过苏夫人!”她举止大方,端庄,让世家出身的秦氏不由得连连点头。
“快起来,快起来。不瞒老安人,这样水灵的姑娘,我还是头一次见呢~”说着从腕子上退下一只金镶玉的镯子来,给了周小米。
长者赐,不可辞。
况且秦氏大概是有备而来,准备的镯子款式很新,是年轻人可以戴出去的样式。
周小米就福了福身,从善如流的接了过来,并跟秦氏道谢。
秦氏觉得,自己能为这个的女子插簪,也是极为荣耀的一件事。不说旁的,只说她是周尚书的嫡亲孙女,是宋山公的嫡亲外孙女,单这两个身份,就已经不得了了。更何况,这孩子本身也极优秀,模样,性情样样出挑,日后回了汴京城,只怕非要嫁个勋贵不可了。
那边李氏等人已经往上房来了。有小丫头帮着众人打帘子。
秦氏只见一个中等身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走了进来。
这老太太年过五旬,依旧浓密,乌黑的头发被挽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纂,坠在脑后,只是两鬓微微有几根银发,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老太太穿着十分朴素,上身穿着青色细绵布的对襟盘扣罩衫,只在袖口处,绣了用妃色绣线两排绕枝纹,下面穿了条褐色的茧绸马面裙。头上只戴了一根扁形无花无纹的银簪,手上却是半点饰物也无。
秦氏猜想,这位老太太应该就是林氏的娘了,这老妇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爽利劲,一看就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宋氏起身相迎,很亲热的样子。
李氏连忙快走了两步,一下子握住了宋氏的手,“老姐姐,咱们可有些年头没见着了,你可还好啊?”
李氏虽是个农妇,可是性子坚韧,为人善良,宋氏对她的印象一直很好。再者宋氏也是感激她,心疼她守寡带大三个孩子不容易,更何况儿子日子过得艰难时,多亏有了他岳母一家帮衬着,日子才能过得去。
所以宋氏对李氏,一直报着感恩的心。
“好好好!”宋氏想起自己跟儿子分别多年,又想起儿子过往的那些苦事,眼眶不由得发酸,有些激动。
秦氏微讶。
不过很快宋氏就调整好了情绪,给李氏介绍起秦氏来。
“这是苏夫人,是我请来给小米做正宾的。”宋氏并没有把苏川的名头投出来,都是实在亲戚,没有必要。
李氏见了秦氏,就知道她不是一般人!富家太太的雍容气度在那儿摆着呢!而且亲家母是什么身份啊,她请来的人,能是一般人吗?
李氏连忙跟秦氏打招呼。
“苏夫人,真是多谢你了!”李氏说得情真意切,态度诚恳,让秦氏也不由得对她生出几分好感来。
有多少年没有人这么实诚的跟自己说过话了?那些官太太们,瞧不起她这样外放小官的太太,连个诰命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在贵妇圈子里立足。而那些商贾人家的太太,为了巴结她这个县令夫人,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恨不能嘴上开朵花来!
像李氏这样最质朴的感谢,反而是最珍贵的。
再说,她到底是宋氏的晚辈,宋氏又与这老太太是姻亲关系,自己哪里能这么干巴巴的领了她的谢?
“您客气了,这是我的荣幸。”
大伙寒暄了片刻,宋氏便拉着李氏坐到临窗大炕上坐了。
五年没见,李氏和宋氏少不得要好好契阔一番。不过,有外人在场,李氏耿直的脾气就收敛了几分。
这几年,老太太的日子过得越发舒心了。
老大把家里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老二虽然没考中举人,可是毕竟也跟他爹一样,考中了秀才。
邓氏生了一儿一女,刘氏呢,虽然生了壮壮以后再无动静,可是好歹也给老二留了后。
女儿家里也越过越好,几个孩子越来越出息,她看着就欢喜。
哪怕现在自己闭眼去了,也没啥遗憾了。
“前两天得了消息,知道你来了,我就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要不是家里人多,事多一时半刻扔不开,我早就过来了。”李氏见宋氏气色红润,眼神清亮,精神也好,就知道她的身子骨还算硬实,心里也安心了不少。
“这是我大儿媳妇,娘家姓邓,这是小儿媳妇,娘家姓刘。”
李氏让两个儿媳妇给宋氏见礼。
邓氏心里紧张,可是这么关键的时刻,自己可不能给小姑子丢脸。反正她在家里已经跟弟妹演练过了,照着来就是了。
别把这位老夫人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就当她是亲家亲戚好了。

邓氏带着妞妞和铁蛋给宋氏见礼。
刘氏也规规矩矩的上前,带着壮壮给宋氏见了礼。
两个媳妇和孩子们,都很大方得体。
宋氏便笑着点头,让王嬷嬷把事先准备好的见面礼拿了出来。
幸亏邓氏的眼界也涨了不少,知道有身份的人家都喜欢给见面礼,所以欣然受了。刘氏也是从宅门里出来的,最是知道这些门道不过,当下收了东西,又让孩子们给宋氏磕头。
宋氏哈哈大笑,觉得身子又松快了不少。她不客气的道:“你们也见见苏夫人,她可是今儿的正宾,咱们都得敬着她。”
邓氏和刘氏连忙见过秦氏。
都是同辈人,就不用那么客气了,倒是几个孩子,又得了秦氏的见面礼。
刘氏觉得秦氏有些面善,可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周小米这才上前拜见李氏,邓氏,刘氏。免不得跟几个孩子说了几句话。
紧接着,周翼峥和周翼嵘两兄弟也被嬷嬷带过来了。
两个小家伙先是给宋氏行了礼,又给李氏行了礼,少不得又拜见秦氏一回。
秦氏早有准备,将两个一模一样的荷包递给了双生子,做见面礼。
两个孩子的规矩是极好的,连忙谢过秦氏,转身把东西给了身边的嬷嬷收着。
秦氏越发觉得,林氏不简单,不然怎么这么会生养,生下的孩子个顶个儿的出息?这两个孩子长得像玉雕的人一样,唇红齿白,眼如星月,将来还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孩子。
秦氏不由得朝今天的主角看过去。
周小米始终面带微笑,安静的立在那里,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她越看越觉得惊奇,这样的教养,跟世家小姐也相差无几了!
秦氏动了心思,她这辈子,没有女儿缘,一连生了三个儿子。
老大已经成亲。
老二十七了,正是准备说亲的时候。
要是能娶了周小米,应该也不错的。
秦氏的目光就火热了起来。
周小米察觉出了一道火热的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用看,也知道那是秦氏的目光。她微微垂了眼睑,心里却觉得莫名其妙,怎么秦氏突然间这么热切起来了呢!
见过了长辈,兄弟姐妹之间也该寒暄一番才是。
壮壮是哥哥,前几年取了大名,林修,已经启蒙了。
妞妞也比双生子大,取名林娇娘,性子活泼,眉眼精致,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孩子。
邓氏后生的儿子栓子比双生子小,取名林治,刚四岁,不过已经握笔写字了。
几个孩子的感情都非常好,加上年纪都差不多大,说起话来亲亲热热的,显得十分热闹。
林氏怕他们吵到长辈,就让丫头,婆子,带着他们到一旁的耳房去吃点心。
今儿是周小米的及笄礼,虽然周家并没有宴请宾朋的打算,但是毕竟还有县令大人和秦氏在,还有左邻右舍,还有一些与周家走得近的人也会来观礼,总不能让人家看了笑话去。
几个孩子也听话,跟长辈们告了罪,行礼退下了。
林氏告了一声罪,出去迎客了。邓氏,刘氏,自然没有再留下的道理,也跟着林氏一并出去了。
宋氏就对周小米道:“你是今天的主角,快去换身衣裳,一会儿就要行礼了。”
周小米乖巧的应了,行礼退下。
秦氏不由得感慨道:“这几个孩子生得可真好!教得也好,我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这样的孩子,若是大族世家里养出来的,倒也罢了!
生在商贾之家,也能把孩子教得这般谦恭有礼,却是不多见的。
这话听了,就是让人舒坦。李氏心里乐开了花,可是却并没有说什么。
这是周家,她只是沾了宋氏的光!
不过,当老人的就是这样,别管旁人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场面话,只要是夸奖孩子们的话,就没有不乐意听的。
李氏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一样不能免俗。
宋氏便道:“哪有你说得那么好!不过看着机灵些罢了。”
秦氏想了想,便道:“我看您的儿媳妇,可是个有福气的。”
李氏马上就紧张了起来。
宋氏点头,赞同的道:“我这个儿媳妇,最是孝顺不过了。子嗣旺,是个有后福的。”
这已经是极大的赞誉之词了。
李氏笑得合不拢嘴,嘴上却谦虚道:“老姐姐,她哪儿有你说得那么好。”
宋氏嗔怪的道:“我的媳妇儿我不知道?”
秦氏就觉得,宋氏很看重李氏,又想着她就这么一个儿媳妇,就这么一个孙女,只怕是很看重的,心思就更活跃起来了。
只是这个时候,还不好说什么。毕竟今天是周小米的及笄礼,她又是正宾,突然提起亲事的问题来,有些不像话。
秦氏就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茶。
茶水有些凉了,她却浑然不觉。
没一会儿,周家请来的客人就都差不多了。
吉时已经到。准备行礼!
周瑾和林氏换了衣裳,在院子里的东面迎接各位宾客。
秦氏作为正宾出场。
周瑾和林氏上前迎接,双方见礼后,宾主落座。
宾客们随之进入观礼场地。
周家请的人不多,布置起来也没费多大的心思。
等宾客就位,便可以开礼了。
开礼,是要父亲致词的。
周瑾如今也今非昔比了,几句场面话还是能说的,正应了那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话”
再说,开礼的词,都是有章程的,照着说也就是了。
给周小米做赞者的,是周家的一个生意伙伴的女儿,已经成亲出嫁了,为人敦厚聪颖,是个极不错的女子。
周家亲缘薄,没有什么亲戚,所以只好找了平时相熟的人。
林氏还曾经抱怨过,若是林如红没有嫁到林家做妾,应该是个不错的人选。
周小米对此没有发表意见。
周小米紧接着便出场了。
赞者为她唱赞。
秦氏出场,由林氏陪着,冲着东方吟诵祝词,然后为周小米梳头插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