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初露锋芒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好书要靠大家读。感谢惠顾!)
江可信原本对高晓春还有些担心和妒嫉,后来见高这么快就挑起了大梁,他就乐得轻松了。这人就是有些怪脾气,高秘书帮他缓释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但他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一方面钱书记不再找他写东西,轻闲下来的他,却有了被抛弃的感觉,这种失落感使他不知所措。他已经习惯被领导当驴使,突然给他松了套子,他反倒不习惯。另一方面,高晓春写的东西直接发出去,一般不给他把关,他认为,这个年青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便有些不舒服。
他多次对高说,公安机关有文稿审查制度、行文领导把关制度,每个秘书人员都要认真执行,严防形成不利影响,惹出麻烦,要尽力防止不良的负面效应发生。高晓春认真听他说,恭恭敬敬地答应他,今后会十分注意这些问题,感谢江主任的帮助和提醒。但他说一套做一套,基本上还是阳奉阴违,一切照旧。
除要在公安简报上用的材料、向上级汇报的材料交给江审查外,往报刊上投的稿、各刊征求的调研文章则对不起,仍然只有见了报、评了奖,他江主任才知道。高晓春总是这样,江主任也没有办法,但他对高的看法就有些不怎么好,那是很自然的现象,好在两人总能保持住了知识分子的平淡,没有激化矛盾。
表面上高还是很尊重他的,从来没有跟他翻过脸。实质上,高并不想和江有过多的瓜葛,他比江真正清高得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才。高晓春得宠得势,江也只能是有些无奈。
半年过去了,火热的岁月给高晓春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东源市公安局,特别是钱书记的专职秘书这个平台上,他创造了东源奇迹。以钱为民的名义写的《发展和建设政治民主,是建立法制社会的根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制新天地》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妥善处理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在人民公安报头版发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公安工作》在公安内参上发表。有了这些署了钱为民书记之名发表的文章,仅上半年就超额完成了省厅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定要求,各地州市局的全年调研任务。
二OO一年上半年全省各地州市公安局的综合、调研工作排名,东源市已上升到了第四名,江可信高兴得不得了,当省厅排名表一出来,他就向钱书记汇了报。局党委很快就知道了这一情况,他们虽然各怀心胎,但调研工作有了重大起色,综合排名靠前,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市局党委一般人对高的看法都好了起来,对于这个刚来半年的笔杆子有了一丝好感。可以说,高晓春的努力,已经获得了成功,为他的快速改变社会政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背后议论他的,妒嫉他的人还是很多。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总关系着另一些人的利益的得失。就连陈碧君也是有些嫉恨的。他升起得太快了,已经让东源市公安局所有的文秘人员黯然失色。后面的议论很多,有说高晓春刚愎自用的,说他傲气十足的,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剪刀手的,说他是马屁精的,说他是唯领导是从的小人等等。
陈碧君听了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也跟着非议高晓春。她说高又以钱书记的名义在什么什么刊物上发了什么什么文章,还传说一次和钱书记出差,高帮钱书记喝酒、洗脸、洗脚,成了钱老板的干儿子。他们虽然很无聊,但自认为很开心。

陈碧君在说高晓春的坏话时,她的不满、她的压抑得到了发泄和释放。但当她面对高晓春时,又有了一份惭愧,一份内疚。毕竟他是一个让自己既嫉妒又敬佩的男人,是一个扎扎实实干事业的男人,是一个确实了不起的伟大男性。因此,她把社会上那些议论又告诉给了高晓春,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并要他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
想不到高晓春只是微笑着说,背后去评议别人很无聊,当然别人评议我,我不认为是一件什么坏事。说明大家没有忘记我,也说明我有些东西,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生命价值的存在,让人家说吧,爱怎么说都没关系。
对于高晓春的宽容大度,陈碧君并没有感到什么惊讶,她认为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有点傻劲,她对自己的传谣甚至有点放纵。终于有一天,高晓春晚上出来散步,走过家属区的操场边,碰巧听到有人在议论他。他停了下来,一个人在介绍说那次在会海钱书记喝醉了酒,高晓春竟守在钱书记的床前,帮钱老板洗脸洗脚,端茶倒尿,就象卖油郎侍奉花魁一样。
高晓春知道这是有人在臭钱书记和自己的,谁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谁看见了,又是谁编造的呢?他听到了陈碧君的说话声音,她说,他不靠着钱老板,能有今天吗?巴结得上是他的福分,你不服,你也露一手看看。那人说,谁希罕做干儿子,他们笑了起来。
高晓春听了在心中骂了一句,你他妈的几个骚娘们,怎么在这里搬弄老子的是非。他多么想过去羞辱她们一顿,但他还是知趣地退开了。但他对陈碧君的态度却冷淡了许多。陈也感觉到了对座的冷漠,她也只好装高雅,他们原先建立起来的那份信任,几乎消散饴尽。
高晓春的处境,虽然有十分良好的一面,但总体形式并不容乐观。人是社会动物,生活在一个环境里,不可能不受社会的节制和影响。他突然来到钱书记身边,这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迷,加上他又才华横溢,木秀于林,必然要遭遇雷电疾风的攻击。他的文章写得好,酒也喝得好,在市公安局的行情确实看涨起来,不让人妒嫉都不可能。那些无事佬,那些长舌妇,要议论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他倒并不怎么在乎。对于出现在眼前的机遇,他牢牢地把握住了,在他那个小小的斗室里,在别人充分享受天伦之乐和休闲的时候,他却心中充满了**,常常彻夜不眠的奋斗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如此拼命地勤奋不止呢?
那是一种来自祖祖辈辈遗传基因中传承下来的能量,父亲的心愿,一直是深埋在他心中,不可动摇的奋斗目标。除了光宗耀祖以外,父亲的影子一直在激励着他,向前奋进。
那年,高昌林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文山县城。他独自一人到县人民医院作了一次身体检查,得到的结论是肝癌晚期。
高晓春那时刚任文山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连陪同父亲到医院做个检查的时间也挤不出来。在农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亲,终于住进了医院,他却也只能在晚上去陪一陪父亲。那是一段多么紧张的日子,工作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一起向他扑来,作为儿子,他多么想把父亲的病医治好,但他无能为力,痛苦在折磨着他,和他的全部亲人。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