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走出深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恭喜您,成功地经受住了前面的狂轰滥炸,接下来,您就慢慢读吧!好书要品尝哦,囫囵吞枣,可尝不到隐藏在该作品中,那深刻的人性滋味咧。)
一九八六年八月底的一天,江南的秋老虎似乎正在睡懒觉。宁梦迎来了又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高晓春止不住激动与兴奋,早早地起了床,行李在前几天就准备好了。母亲给他煎了两个鸡蛋,他和父亲三下五除二地吃完早饭,就匆忙起程上了路。父亲帮他挑着行里,一起到岩罗搭班车去文山县城,然后搭火车去省城。
上午十点,高昌林把儿子送进了文山县火车站。目送儿子上了火车,他的眼眶湿了。高晓春也禁不住流下了热泪,亲人离别,父子俩都止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
儿子终于逃脱了父辈的命运,就要展翅高飞了,父亲掩饰住激动的心情说,别想家,好好读书。
儿子看着父亲,真诚地回答道,您和母亲都要保重身体,别太累了,该休息时要休息。
儿子终于走了,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山里人羡慕的大世界。
此时的高昌林满脸笑容,心中特别的受用,他培养出了高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岩罗乡的第一个重点大学生,高平坝村的第一个国家干部。真是辣椒树上长枷子,葫芦架上结西瓜,他家出了破天荒的喜事了。送走了儿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大步流星地走向了城南的汽车站。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高晓春终于怀揣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宁梦师大。他已不再是一名农村青年,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天之娇子,实现了他人生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第一次转折。

省城向他展现的是,与他过去的生活空间完全不同的、陌生而现代的生活环境。他好奇而又兴奋,心中充满了骄傲。
大学生活很快进入了正常轨道。省城优美的学习环境,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宽大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尽的人流车流,向他敞开了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和知识空间,给了他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空间。
真正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高晓春满怀**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当中……
一九**年春,胡耀邦先生谢世,一场习卷中国社会的学潮,不可避免的到来了(按出版社要求,作者删去8700字)。
四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转眼即逝。毕业前夕,他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学友们都在为自己的就业做准备,班主任马老师问高晓春,是否准备考研究生,他选择了放弃。
一九九O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工作,仍然由国家包分配。原则上是哪个地方、哪个省来的生源分回原籍,没有考研并没有特殊关系的,只能等待国家把自己分配到一个工作岗位上去,毕业生自己,几乎不能有什么主动。
高晓春打定主意跳槽,决心到政界去闯一闯,以便最快最好地实现自己拟定的人生目标。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