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夜天阴下来,到了早上,还是微雨蒙蒙。
微雨没有减了出游的兴致,反倒给六朝古都添了一缕悠悠的诗意。
三个人背着画夹,由着司机漫无目的地开着。金陵就象一个老古玩店。就算路边一口破旧不堪的井,多半也藏着个意味悠长的故事。
罗静雅好奇心重,看着车窗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恰好,南天明熟悉历代形势,似乎知道数不完的掌故。静雅问什么,他都能娓娓道出一段故事,连那些金陵怀古的诗词也能随口背诵出来。罗卿卿虽然惴惴着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仍然被天明讲述的故事吸引过去,陷入一片悠然遐想。
汽车开出水西门外,来到莫愁湖边。三个人下了车,走进湖边水榭。十顷莲花正开到尾声,有嫩蕊,也有残荷。岸边垂杨柳,恰似女子的蛾眉和眼睫。湖里的荷花半荣半枯,笼在微雨里,便如同闪灼朦胧的眼神。
罗静雅提议道:“我最喜欢莫愁。我们每个人画一个心中的莫愁可好?”
画笔在各自的白纸上一阵摩挲。
罗静雅最先画完,画板向外翻转,在她笔下,一个白衣若雪的莫愁,单纯、善良、天真,美得不沾纤尘。
罗静雅凑到卿卿的画板前,惊呼一声:“我从来没想过莫愁会穿红衣裳!”
罗卿卿的画稿上,一个莫愁,艳装红衣,当风而立。衣袂飘舞,长发飞扬。满天红色的花瓣、如雨如雪的洒落。画中的美人微昂着头,望向远方。有遗世独立的高傲,也有前路漫漫的迷惘。
南天明端看了一会儿,微微一笑:“我断言,你这个莫愁不会投湖自尽。”
罗卿卿也一笑:“我最痛恨的便是那投湖自尽。男人的历史更将它美化成千古佳话。似乎当女子备受诬陷凌辱的时候,只有用一死才能表达她们的善良。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我想莫愁断不会选择死,社会应该帮她主持公道。她可以远走他乡,凭自己的本事过活,可以做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把生命结束在无望的自杀里。”
南天明微笑着,朝卿卿投去一丝认同的目光:“新的时代,该如何?”
“新的时代,该兴办更多的女学。让女子走出深闺,让她们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让她们有机会跟男子比翼齐飞,不是只能躲在男子的羽翼下,寻求怜爱和庇护。”
南天明道:“不只兴办女学,还应该兴办男女合校。”
“男女合校!”罗卿卿眼睛里灿动起灼灼的光焰,深深看了一眼天明,“我竟从没想到过。那真是……一个新的时代。”
趁两个人谈话,罗静雅走到天明的画架前,细细端详着天明笔下的莫愁,忽然脱口道:“这个莫愁,好象姐姐。”
南天明和罗卿卿同时止住谈话,片刻的沉默里,气氛略微有些尴尬。南天明道:“谁叫你姐姐坐在我对面。”
罗静雅本来有些黯淡的脸色立刻明朗起来:“要是我碰巧坐在你对面,这个莫愁就会象我吗?”
南天明道:“或许吧。”
听天明这么说,卿卿和静雅都暗自松了口气。
雨势暂时歇住,借着乍晴的天光,罗卿卿看到茶亭的露台上一个人影十分熟稔。仔细看,才认出竟是章砾。正苦于没有借口让静雅和天明单独相处,于是,解释了一句,便匆匆朝茶亭走过去。
南天明本来也想去跟章砾聊聊,却被静雅叫了住。
章砾在西征中,战功卓著,现在已擢升为金陵卫戍副司令。
罗卿卿走到茶桌旁,笑道:“没想到司令长官也这么有闲暇。”
“罗小姐。”章砾立刻站起来,为罗卿卿扯出茶桌对面的椅子,“难得浮生半日闲而已。”
罗卿卿打量了一眼章砾一身灰青色长衫。这身穿着在西风渐紧的金陵城,实在落伍的很。于是想起来,章砾大学时候似乎是读历史系的,便问道:“听说你以前学历史,不知哪所学校毕业?”
“平京大学。”
“平京……”
“怎么?”
罗卿卿勉强笑了一下:“没什么。只是想起一位朋友。小时候他最想上平京大学历史系,可惜命运捉弄,不得不上了陆军大学。想来,人生总有遗憾,即便叱咤风云的人物也逃不脱吧。”
“在说瞿东风?”
罗卿卿略感差异:“你怎会知道?”
章砾笑了笑:“我知道的还不只这些。我在平京读大学时候,已经为华南军秘密工作。”
“噢。那你便说说,还知道瞿东风些什么?”
“我还知道,有很长一段时间,瞿正朴都怀疑瞿东风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听到这句,罗卿卿想起东风曾说泠姨当年遭人诽谤,险些被赶出家门,急忙道:“请说下去。”
“后来,直到林景鹏赴德国深造法医学,回国后,在平京创办了法医学科。经过医学鉴定,证实瞿东风是瞿正朴的儿子。不过,据说那鉴定的法子也不甚准确。瞿正朴的疑团能消除多少,外人不得而知。”
罗卿卿长长叹了口气,手不自觉抚在自己的腹部:“为什么会生出这种误解?”
“据说瞿东风的母亲进瞿府七个月后生下了他。还有……”章砾品了口茶,道,“有些话当讲,有些话是不能讲的。”
乌云一直未散,雨点又落下来。
无端的有些怅然,罗卿卿侧过头,隔着冷雨,看向水榭。看不清静雅和天明的表情,只看到谢廊后的两个人影,时而接近,时而分开。
想来,静雅正吐露心迹。不知天明会作何反应。只盼望两个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那样,她的下一步也会好走些。
一碗茶快吃完,雨势渐急渐紧。雨线交织,烟水苍茫,水榭里的人影完全隐没进浓浓雨雾。
又过了不知多久,吧嗒的脚步声,急匆匆地由远而近。
地上的积水被奔跑的脚步踩踏出破碎的水花。冲过雨幕,静雅跑进茶亭。
罗卿卿迎过去,静雅浑身上下都被打湿,额前头发紧贴住脸,雨水顺着发稍滴答滴答地淌落,脸上有雨水也有泪珠。
罗静雅一把抓住姐姐的手:“我们回去。我们回家。”说完,又使劲摇头,“算了,我想一个人回去。”
“我们三个同坐一辆来,你怎么一个人回去?”
“我叫辆人力车好了。”
章砾站起身,道:“我正要走。可以送罗小姐一程。”
“谢谢。”罗静雅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回看了水榭方向一眼,随即,好像逃跑一样,跟着章砾走出茶亭。
静雅的表情足以说明南天明的态度。罗卿卿心中黯然。走到茶亭边,扶栏怅望,烟雨红尘,寒柳残荷,迷茫的前程和动荡的世事,让人忍不住觉得一阵凄冷。
雨雾渐薄,远远看到水榭上,那个人也在凭栏遥望。水榭高高矗在水面,榭台上孤单的身影,仿佛站在半空烟雨间。
远远地对望,看不清脸庞,看不到眼神。只看到天远烟深,长路茫茫。
雨势又小下来。南天明披了两肩微雨走过来。
“静雅呢?”
“她坐章砾的车回去了。”
“你呢?”
“我还不累。”
“我也不累。”
“那就再走走吧。”
没有静雅在,两个人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是沉默的走。走到对弈楼前,脚步不约而同地停住,不约而同地看向楼上的楹联:
烟雨河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卿卿。”南天明终于打破沉默,道,“昨天……我跟总司令起了一番争执。”
“为什么?”
“为了我们东边海上的邻居。”
“崎岛国?”
南天明点点头:“我们在跟崎岛国合作的事上,意见有些不同。不过,最终是我妥协。”
她淡淡一笑:“莫不是父亲给了你什么丰厚条件?”
“的确优厚。”
“可能告诉我?”
“他说要在庆功宴上宣布我们订婚。”
她倒吸了口气,心中有些乱,身上接着不舒服起来。
他看向她,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有些累了。”
走进楼内,在角落里坐下。屋子深,显得有些阴暗,和楼内古色古香的摆设倒也相衬。衬得人心里面也微漾起些朦胧的滋味。

这次,还是南天明先开口,道:“恕我冒昧,有件事如鲠在喉,不知该不该问。”
“讲吧。”
“你昨天晕倒,是真,还是假?”
她默默想了想,想了许多动人的滔滔言说,最终,却只吐出一个字:“假。”
然后,又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
有一丝淡极了、淡极了的风吹进屋里,一点点掠剪着心湖里的柔波。
一直看着摆在楼中央的那枰棋盘,她终于开口,道:“我怀孕了,是瞿东风的。”
她说完,他没有马上回应,沉默是当然的事了。
楼内没有旁的游人,楼外也人迹寥寥,沉沉的安静里,细碎的脚步听起来也是分明的。楼外,走进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穿着白地小花的衫子,黑的下裙,抱着一张旧古琴。一个枯瘦的老人跟在她身后,背着胡琴。看起来,是一对卖唱的祖孙。卖唱的生意在秦淮河上最红火,如此冷僻的地方却不多见,卖唱的女孩也没有浓妆艳抹,素净的小脸上都是怯懦和害羞。
老人走到南天明面前,问道:“先生,小姐,听个曲吗?”不同于秦淮河歌坊上那些巧舌如簧,眼睛炯炯的伙计,老人说话缓慢,神情谦恭里**风尘仆仆的疲倦。
“听这口音,该是川东来的。”南天明道。
老人似乎被这句话勾起无限伤心,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话,说女孩子的父亲战死了,母亲在逃难的路上又病死了。如今就剩他们祖孙二人,没有一点盘缠,有家也回不成。
南天明听完老者的絮叨,看了眼女孩手里的古琴,道:“听曲就免了。我看这把琴不错,卖给我如何?”说着,掏出钱包,把里面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
“哪值这么多。旧货行里买的时候,这琴不值几个钱。”老人惊愕得不敢接收。
“看来我比旧货行的老板识货些,这琴看起来象件古董。我不会亏本,拿去吧。”
祖孙二人千恩万谢的走出去。
罗卿卿看了眼横在天明膝头的古琴,破旧得连琴头都缺损了一块:“真是古董?”
南天明淡淡道:“一张破琴而已。”
“直接施舍不好吗?何必绕圈子?”
“施舍是自上而下。谁都有尊严。”
他的话让她折服,不禁想,能遇见这样一个人,告诉她这样多的事理,是天之所以厚待她的。接着,又忍不住地想,如果从没遇见东风,跟这个眼前的人,被父母之命撮合在一起,从此琴瑟相和,岁月静好,那未尝不是上天厚赐的幸福。
她没有让自己再想下去,知道命运没有假如,岁月不能回头。就算,能回头,又能怎样?又能放弃对东风那刻进骨子里的情感么?
他左手按弦,右手掠过丝弦,琴弦震动入木,琴木回应出幽深的意韵。
琴身太破旧,琴音有些劣,然而,那些伯牙碎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以琴传情的典故,还是漫卷上心头。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幕,秋云暗几重。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欣慕古人,想象他是琴人,知音站在身旁,高山流水中,和谐如一,天地情深。也忘了从什么时候起,琴人旁边的知音,面孔越来越清晰,终究变成了卿卿的模样……
琴声变得有些沉重。好像暮色一样,先是薄薄的,不易察觉地悄悄降临,继而越来越浓,越来越厚,终于沉沉地吞噬了一切。
散漫地弹了一曲《流水》,停下来,他问道:“你想怎么办?”
他对待朋友一样的语气让她心头略微一松,看来,他虽拒绝了静雅,对她也未必有太多厚意。虽然这样的淡,让她忍不住有些遗憾和不甘。可是这样的淡,也是好的,不会由爱生恨,不会互相折磨。
“我想保住孩子。”
南天明点了点头:“自然该保住。”
“爸爸不想我要这个孩子。他不同意我和瞿东风的事。”
南天明摩搓着斑驳残缺的琴头,没有说话。
“我爸爸那个人,你是了解的。我担心这个孩子,真的担心……所以,我想……”
南天明忽然接口道:“你想去找瞿东风,闹得满城风语,总司令大发雷霆,甚至跟你断绝父女关系?”
天明说了她想说的话,她一阵哑然。天明的确了解父亲。父亲那个人,是宁愿放弃世间常情,也要实现他的主见。如果她真去了平京,父亲绝不会犹豫退让,只会放弃掉她这个忤逆不孝的女儿。
想到这里,偏偏又想起来,在火车上,她问瞿东风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他可会娶她。他却没有答话。
如果真跟父亲脱离了关系,她就会变成一个普通的女子。在政治的棋枰上可有可无,轻如鸿毛。到那时候……
她不敢再想下去,胃里又是一阵翻搅,搅得浑身虚软。难过得直想把身子紧紧蜷缩起来。只好紧抓住椅子扶手,勉强撑住身体。
南天明把手从琴弦上移开,当空、犹豫了片刻,握住了卿卿微微发颤的手:“我帮帮你吧。”
被他握在掌心里,她的手颤抖得更厉害。嗓子好像被什么哽住,费了好大的劲,才说道“在可怜我?”她看着门口,想着刚才那个卖唱的女孩,想着天明的悲天悯人,接着道,“没结婚,就怀了孩子。其实是很可鄙的。你以前就对我有诸多不屑,现在应该更加鄙夷才对。不是吗。”
“我从来没有鄙夷过你。对你有些批评,无非是想你更坚强,能自立。如今这个乱世,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今天是王公贵胄,明天就可能变成亡命天涯的乞丐。”
他口气恬淡的回答,听在她心里,酝酿出一丝熨贴。
听他接着淡淡地说道:“我从来认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可爱的人。你在我心里一直是可爱的。以前是这样,以后也如此。”
他的话、在她心里默默地起着回响。是的,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可爱的人。好像一缕阳光照进来,心里透亮了许多,一时间,不由想起东风种种的好,那些瑕疵和遗憾,那些困难,似乎都变得不足道起来。“天明。谢谢你。你的话总能点醒我似了。好些的痛苦,本来不是别人的错,只是自己太过追寻完美。却忘了世上本没有完美。”
“你能这么想就好。”他在她的手背上拍了拍,随后,把手收了回去。
她看着他掌心下面的琴弦,忽然想知道,在他的心里,她和那个卖唱的可怜女孩,到底有多少区别。她自然不会真地问出来,只道:“就算帮不成我。你的话也让我好过了许多。天明,你在我心里也是位可爱的人。一辈子都会感念。”
时值夏末,北边的平京城已起了秋凉。平京的秋日是四季里最好的日子。就连夜色深沉的时候,虽看不到碧空如洗,也一样让人觉得朗阔和干净。
只是这舒爽的日子,却不是人人可以消受。
崔泠在瞿东风的书房和卧室都没有见到儿子。又派人去庭园和天井里找了一番,也没有见到人影。
穿过走廊,崔泠正经过卿卿住过的房间。房门虚掩着一条缝隙,里面黑着灯。抱着一丝侥幸,她轻轻推开房门。
“妈。我在这里。”
虽然有些准备,崔泠还是被吓了一跳:“怎么灯也不开?”随手“啪哒”一声扭开灯。
屋内突然灯光大亮,瞿东风被晃了下眼,目光转向窗外,透过这个房间的窗户,正看到自己的书房。于是,又想起一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来。
崔泠走到卿卿睡过的床边,在儿子身边坐下,问道:“那件事你考虑过了吗?”
“啊?”瞿东风马上恍然,“跟杨府联姻的事?”
崔泠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罗臣刚既然看不上……我想了几个晚上,想得睡不着觉,终是想开了。咱们也没必要非在一棵树上吊死。杨君实在你父亲身边作了二十年的副总司令,为你父亲出生入死,你父亲一直当他是最铁杆的兄弟。他要是做了你的岳父,你在瞿家的地位就没人能撼动了。”说着,崔泠拿出一个信封,“今天杨太太又把她女儿的照片给了我。虽说,杨小姐还在国外留学,看这照片,长的真是不错。不比卿卿差呢。你也瞧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