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吴钱走后,我赶紧扶陈晨坐在凳子上,刚刚围观的同窗这才你一言我一语的陈述吴钱的“罪行”
“吴钱可爱欺负人了”
“就是,就是仗着他堂姐是皇上的昭仪”
“就会仗势欺人”
“呀,你们得罪了他们会不会受罚呀”
我轻轻的拍了拍陈晨衣服上的灰尘,只听陈晨极轻的说声“谢谢”
我抬头看看学堂的同窗,有的幸灾乐祸,有的难解气愤,但只见坐在角落的那个男孩,用嘲笑的眼神看着这一切的闹剧
小皓子走过来对陈晨说“陈晨,下次他要在欺负你,你就这样给他一拳”说着做一个勾拳的动作
我们大家都笑了,陈晨笑的很羞涩,两个眼睛一笑像个月牙一样,可爱极了
都是七八岁的孩子,很快就释然了
我笑着说“陈晨,我叫俞言,今年五岁以后我们就是同窗了”
我还没刚说完就听有人说“姓俞,那是国姓呀”
小皓子也忙说“我叫欧阳皓,今年六岁”
小德子也忙说“还有我,我叫欧阳德,今年五岁”
刚说完就听很多人小声议论
”怪不得不怕吴钱,原来一个是皇亲国戚,两个是南茗侯府的公子“
”就是,就是·········”
我看了他们一眼对陈晨说“别管他们,咱们说咱们的”
陈晨青涩的笑了笑说“我我我今年七七岁”
我拉着他的手说“恩,陈晨,以后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吧”
陈晨诧异的问“你们不嫌弃我胖,不嫌弃我是商人的孩子”
我惊讶的看着他说“陈晨你不结巴?”
这时小德子也忙问“叔,这结巴一下子就能好”
陈晨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我这要不紧张就不结巴,本来我不坐这里,但他们都说要来个比吴钱还大的士族,大家都怕受欺负,就把我挤到这里了”
我笑着说“不是所有的士族都坏,好了不说这了,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
小皓子笑着指着我笑道“和他玩最吃亏了,心眼比别人多几窍”
德子忙拿我曾经给他出的题开始显摆“对,我给你出道题,树上骑着猴,地下一只猴,你说几只猴”
陈晨一听忙说“八个呗”
小皓子笑着说“他说的骑是骑马的骑,不是七**的七,应该两个猴”
陈晨一听笑说“还真能迷惑人”
小德子笑说“你不知道我叔的花点子多了去了”
我笑说“呵呵你要是认真听还是能听出来的,呵呵好了准备准备上琴课了”
大家笑着坐到自己位子上,我感觉有人看这边,一抬头看见角落的那个男孩用诧异,不解,迷茫的眼神看着我们,我对他轻轻一笑,他忙低下头去。
后来才了解因这个学堂是南城最出名的幼学堂,在这里学习到十二岁,如果成绩好就推举到江浙的文华书院学习,如果到了文化书院就等于离朝堂近了一步,所以在这里学习的都是非富既贵,像陈晨这样商人之子在这里难免会受欺负。
放学后小德子忙问陈晨“陈晨,街上哪里好玩?”
我拍了一下小德子的头说“今天可不能去玩,好好回家”
小德子生气的捂着头说“为什么叔,好不容易我们出来了怎么不能出去玩呀?”
我翻了翻白眼说“你真白痴,我们第一天上学堂,外公交代的什么,如果表现不好,要回家的,要玩也要等我们老实一段时间,我们慢慢的在出来”
小德子一听跳了起来拍着手说“对对,还是叔想的周到”
我无奈的看了看他摇摇头
陈晨腼腆的说“恩,到时候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有家米粉好吃极了”
小皓子嬉笑着拍着陈晨的肚子说“呵呵一看就知道,很好吃”
大家哄堂大笑开了,我上前掐了一下陈晨的脸说“呵呵少吃点吧”
陈晨赶紧惊慌的拉着我的手说“你们会不会因为我胖,就不和我做朋友了?”
我拍着他的手以示安慰的说“陈晨,不会的,我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你胖,不会因为你是商人之子,不会因为你的任何外界原因而不和你做朋友,但你一定得是个好人,你要善良,正直,有正义感,还要努力读书,这样我们才会是永远的好朋友”
小皓子也上前拉着陈晨的手说“恩,言儿说的总没错,我们会很好的”
小德子拍拍陈晨的胖肚子说“我们还等着吃好吃的米粉呢”
陈晨笑着挠着头腼腆的笑着说“你们是对我好的第一个人,恩,我一定成为善良,正直,有正义感的人,我也会努力读书的,我们会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到家后外公已经在大堂里等我们了,我们高兴的把今天学的内容说了说,我从头到尾把碑文背了一遍,外公满意的摸着胡须点点头,我发现现在我的记忆力出奇的好,看一遍就记住了,小皓子和小德子惊奇的看着我说“你什么时候背的呀,我们怎么不知道?”我自豪的说“你们慢慢在这给背吧,我去玩了”
外公看着我道“言儿听说,今天管家把所有马车上都配了凳子,说是你说的以后侯府上下,都不能踩车夫上马,有这回事吗?”
我看着外公道“外公,我因擅自更改侯府规矩向您赔罪,但是,我认为,一:如果,车夫那天身体不适不小心把主子摔了,岂不难看,不安全,二:古人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同一道理我们应该为各个行业的人给予最大的方便,方能显出侯府的仁德”
外公惊讶的看着我缓缓的道“好呀,好,唉可惜可惜呀”
我笑着拉着外公的手撒娇的说“外公,你是不是同意了以凳代人了?”
外公哈哈大笑道“我家言儿句句在理我岂有不同意之理”
外公笑着看着小皓子他们道“你们先去给你们奶奶请安,梳洗后你们在给夫子背,让夫子给我汇报”
我们一起去给外婆请安,外婆拉着我们问着问那,小德子又把今天收拾吴钱和交朋友的事情给外婆说了说,外婆佯装生气的说“可不能惹是生非”
我搂着外婆的脖子说“外婆,要是人家欺负我们怎么办?”
外婆笑骂道“谁敢惹你们,你们不惹人家都不错了”
回到书房,拿了几本游记看起来,现在我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书房,里面的书籍也是外公,舅舅,表哥表姐以前看过的,在古代,书房是自己隐秘的地方,未经允许别人是不可以进的,我计划着,等已过及笄我就游遍大江南北,虽然是个架空的年代,文化,饮食,都和我在的时代古代都一样,连孔子,墨子,等百家都有,现在还没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有些依靠道家学,道家尊崇“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超绝时空的,不可感知的,它生出天地、帝王、神鬼以至一切事物,而又自本自根,不可捉摸。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密的诡辩主义。
晚上,饭后,外婆说我们也大了,该有丫鬟书童照顾吃穿佩戴,于是领进来几个丫鬟小厮,给我们,这时走进来几个眉清目秀的小人走过来给我们跪下。

外婆点了两个眉清目秀的小人说“言儿这两个是照顾你的丫鬟书童,你给他们赐名吧”
我想了想突然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丫鬟书童的名字,我点着男孩子说“你叫四九吧”
小皓子一听乐了说“你起得什么名字,我们是不是的赐名五六?”
我瞪了他一眼道“你管我呀,就叫四九”我看着女孩子说“你就叫银心吧”说完他们忙说“谢主子赐名”
我笑着把他们扶起来问“你们都多大了”
男孩子说“回主子的话,今年奴才八岁了”
女孩子说“回主子的话,今年奴婢七岁了”
我拉起他们的手说“以后你们把我当成弟弟,你们要像疼爱弟弟一样的疼爱着我,照顾我,也要像对待主子一样忠诚着我,你们今天既有了弟弟俞言,也有了主子俞言,记住了吗?来说一遍”
四九银心忙说“我四九(银心)今天既有了弟弟俞言,也有了主子俞言,我们要像疼爱弟弟一样疼爱着俞言,照顾着俞言,我们也要像对待主子一样忠诚俞言”
外婆忙拉我到身边笑着看着我道“哎呀我的言儿是大人了,不简单呀,不简单”
小皓子和小德子一听喜得也让他们的书童丫鬟重复一遍。
最后,外婆把我和四九银心留下对我说“言儿,四九也是个女孩子,你应该知道外婆的用心,虽然你很聪明,但女孩子再聪明也得嫁人,你以后,下午下了学堂,来我这里学着刺绣”
我一听愣住了赶紧哀求“外婆你饶了我吧,我可以学琴,学礼仪,但是您千万别让我学习刺绣呀”
外婆一正色道“不必多言,必须学”
我只有答应
外婆拉起我的手温和的说“言儿,你是女孩子,不得已把你当男孩子养着,但以后总归要许婆家的,出阁了你这些不会做到时候夫君不疼,婆婆不喜的,日子就难过了”
我看着外婆道“外婆,你说的道理我懂,但是,我的夫君如果因为这样而嫌弃我,我宁可自己度过一生,我的夫君只能疼我一个人,不能有三妻四妾,不然我就休了他”我没刚说完,四九银心噗哧一声忍不住笑了,赶紧忍住。
外婆笑道“女孩子家也不嫌羞,尽说些孩子话,看四九银心都笑话你呢,好了,不管说什么都得来学,四九银心,来过来”
“是”四九银心站在外婆面前
外婆拉着她俩的手说“好孩子,就像你们说的得像弟弟一样疼爱着你主子,也要像对待主子一样忠诚你主子,你们可不能对任何人说,你主子是女孩子,在外面还是叫你主子世子明白吗?,四九也不能当女孩子养,什么时候你主子及笄,你什么时候恢复女儿身,你们得起誓,你们得拿你们族人所有性命起誓,你们敢吗?”
四九,银心,赶紧跪下道“请老夫人放心,我们以我们族人的性命起誓,如果我们背弃主子,把主子的女儿身份暴露出去就我们的族人全丧于凌迟之行”
外婆赶紧把她们扶起来道“好孩子,难为你们了,但是但为了你主子也只能这样,以后我们侯府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我笑着拉起四九银心的手说“以后我们就是好姐妹了,四九,现在先叫着这个名字,等我及笄了,就给你改名字,谢外婆赏赐,那外婆我们去了”
回到书房,我看着琴,想起现代的一切,是的在这里我也能感受到浓浓亲情,这里的外婆外公舅舅,婶婶,把我当眼珠子一样疼爱,爹爹娘亲也用书信来表达对我关怀,虽然我们已经五年没有见了,我依旧可以感觉到娘亲那软软的香香的怀抱在我身旁,爹爹那坚实的臂膀为我遮风避雨,这里的亲情一度可以抚平我想念二十一世纪的心情,但我依旧深深的记得生活二十三年的二十一世纪,我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记忆就像一块褶皱的丝绸,被我一点一点的熨平,回忆,纪念,伤感,但我依然希望他们能够遗忘我,这样就不会疼,不会悲伤。
想着想着在纸上写了一首席慕容诗歌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是的,既然我现在活在这里,就要快乐,上苍既然给了我机会,那么我就要珍惜
慢慢的推开窗户,我抬头看着月亮想起一首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坐在琴旁,弹起伊能静的月亮儿弯弯,静静的只是弹,希望我还能在熟悉的曲子中回忆,纪念,从明天起我会努力的活,一定要在临死前够的上说那句“此生,不妄活一遭”
因我们现在年幼,学堂里依旧教授孝道,百善孝为先,夫子教授我们儒学的孝。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夫子有给我们讲了很多孝道的故事,
夫子授完课问“谁知道,哪些孝道故事,说来听听”
我忙回道“夫子,您讲的都是男子的孝道,我给大家讲个女子的孝道”
于是乎我讲了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我又道“还有个民歌来赞扬花木兰的忠,孝”
夫子问“哦,什么民歌呀,你记得吗?”
我笑了笑说“民歌是这样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夫子一听忙拿笔记下道“好呀,好个木兰,当真女中丈夫,俞言,好呀,通过木兰从军来表达忠,孝,这是在哪里听得呀?”
我一愣,忙答“我我,听一个说书的说得,说了一遍就记住了”
夫子笑着点着头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记住了吧”
没出二天,木兰诗就在南城传开了,南城的老少皆知,南茗侯府的外孙穆六世子作的木兰诗,木兰诗也成为南魏国的孝道经典,人人皆为传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