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因祸得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太宗命人将魏征扶住送往旧府好生调养后,环顾四周,用手轻轻敲打自己的额头。半响,整个太兴宫大厅寂静的可怕,只能听见唐太宗手指敲打额头的声音。
“皇上今日收服魏征真是乃我大唐幸事啊!”长孙无忌轻声喊道。长孙无忌本不想出声,可自己以为抓住魏征是一件大功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要置于死地的魏征,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手握二十一州的封疆大吏,自己现在虽然位高权重,但自己在军方的势力基本是一片空白,房玄龄则不同,他与大将军李靖是生死之交,这也是长孙无忌提出以程咬金换李靖的目的。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房玄龄的势力还稍微胜于自己。
正当长孙无忌苦恼时,目光落在了张鸿身上,心中不禁笑道:“我时没有军方的势力,但我可以培养,从皇上的表情来看,对张鸿似乎很喜爱。”思索至此,长孙无忌上前几步又说道:“皇上,魏征能重新为我大唐效力,实乃皇上天威浩荡,让魏征不得不屈服,但微臣认为新任的太子府詹事张鸿也让是功不可没,皇上应当予以嘉奖,以显皇上博大胸怀!”
唐太宗缓缓放下左手,望了长孙无忌一眼,点头说道:“长孙爱卿言之有理,张爱卿立此功劳,应当嘉奖。”继而环顾四周,对众人说道:“你们认为朕应该怎么嘉奖张爱卿啊!”
太子李承乾第一个出列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张鸿应为太子左庶子!”
李承乾话音刚落,李泰出列说道:“父皇不可,想张鸿本是下五品官员,还没有上任就让此人从下五品的太子府詹事升为上四品的太子左庶子,于情于理都不合。以免引起朝臣的不满,还望父皇三思!”
李承乾看见李泰出言反驳自己,心中大怒,冷笑道:“请问五弟,太子府詹事和太子左庶子的职责是什么?”
李泰迟疑片刻,说道:“当然是辅助太子!”
李承乾听后,笑道:“既然都是辅助本宫的,那本宫认为只有张鸿可以做太子左庶子,他人都不行。难道五弟希望本宫的太子左庶子官职一直空悬吗?”
李泰见李承乾如此打压自己,语气不善的说道:“太子哥哥此言差矣,太子哥哥身为储君,和太子哥哥有关任何事都是根据大事。辅佐太子哥哥的官员应当是我们大唐最好的人才,小弟认为张鸿还不够资格做太子左庶子,并不是存心跟张鸿过不去。”
李承乾怒视李泰,李泰却当完全没有看见。还笑着迎上李承乾要杀人的目光,张鸿看着这两兄弟,喃喃道:“难道李泰要杀李承乾是因为我?不会吧!”

一直在一旁没有说话的杜如晦躬身说道:“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唐太宗见很少发表意见的杜如晦头次不是自己主动说话,心里大奇,说道:“杜爱卿但说无妨。”
杜如晦道:“皇上,臣认同魏王的看法,张鸿目前的确不够资格做太子左庶子。”
李承乾本以为杜如晦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没有想到他竟然支持李泰,气的要跳出去大骂杜如晦。却被张鸿拉住,只听见张鸿小声说了一句:“静观其变!”李承乾方才罢休,但还是满脸怒容看着杜如晦,那神情就像你再说一句不让张鸿做太子左庶子,我就上去打爆你的头。
李泰初以为杜如晦肯定也是支持张鸿做太子左庶子,因为全大唐的人都知道杜如晦是天下第一保太子党,但出乎自己意外的是杜如晦会支持自己。心中狂喜,马上出列打算再加把劲,来个落水下石。说道:“父皇,杜尚书与儿臣的看法不谋而合。这足以证明张鸿不适合做太子左庶子,而依儿臣之见,张鸿的太子府詹事一职也应当商榷!”
大厅所有的人都十分差异的看着李泰,难道这李泰是傻子吗?没有看见张鸿如今正得宠,你不让他做太子左庶子也就算了,你还罢了他的太子府詹事一职,你老兄想扳倒太子也不能这么明显吧!
唐太宗听罢,笑道:“好,朕就依魏王之言,罢了张鸿的太子府詹事一职!”
李泰连忙跪在地上,说道:“父皇英明!”一回头却看见包括李承乾在内的所有人跪拜在地,他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时,就听见大厅所有人喊道:“望皇上收回成命!”
杜如晦进言道:“皇上,张鸿虽不能做太子府詹事,但其人确有大才,可令其参加冬季的殿试!”
唐太宗望了一眼不知所措的李泰,说道:“张鸿听旨!”
张鸿恭敬答道:“臣在!”
唐太宗瞧着张鸿,心里是越看越喜欢,便说道:“朕额外开恩,给你一个参加冬季殿试的机会,若是你拔得头筹,朕定会酌情许以官职。从今日开始你就陪太子去御书房读书,自己也好好在不多的日子里准备殿试吧!”
张鸿微微一愣,但还是磕头谢恩。说道:“臣定不负皇上厚爱!”
此时,李泰也明白杜如晦还是那个死心保太子的杜如晦,自己被骗了,御书房只有自己哥几个才能去的,何况张鸿竟然被父皇恩泽去读书,看父皇的神情就知道眼前的张鸿不用考也是状元,看来这次真的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唐太宗缓缓坐在太师椅上摆手说道:“朕累了,你们各自散去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