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抱犊寨一游(2)之群魔乱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有事没有上传,真是不好意思,今天爆发下,一口气传4章,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喜欢的支持下啊,多谢了!)
山多变、景亦多变,现在是秋季,虽然没有看到满山翠绿,却也别有一番风韵。路上遇到几棵枯木,我们就抽空做了几根粗糙但实用的拐杖,有了它,爬山就容易多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半山腰竟有一面积不小的空旷所在,这让我们很兴奋。并且在那空旷地上,矗立着一块巨石,有三层楼高,走过去一看,上面刻画着好多“XX到此一游”字眼,才知道已有许多人来过此地。
此处离山头已不算远了,但也是最难爬的一段,坡度较陡,且多杂树乱石。大家一番商议,决定小白菜就不要登顶了,她欣然答应,小六主动提出留下来陪伴小白菜,得到大家一致赞成。于是我们把背包留下,让小六他俩看管,剩下我们五个人,轻装上阵,向着峰顶出发!
钢子还是开路先锋,他瘦削但不柔弱的身躯猴子一般灵活,斩荆棘、爬杂树、攀乱石。我们紧随其上,虽然有点危险,也很累,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幸好是深秋,树木杂草都干枯了,上山阻碍并不是很大。可还是有一些带刺的干草给我们带来一点麻烦,划拉着裸露在外的皮肤一阵生疼,不过我们都顾不得那么多,一心向着目标前进。在山上我们发现一些石头上有一个个坑,开始我们以为是天然的,后来发现的多了,才觉察出是人为的,那坑仔细看去能看出有一道道凿痕。坑不深,有20多公分吧,经过初步分析,我们猜测可能是下雨天的时候存水用的,以供放羊人饮用。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有惊无险地攀上了峰顶,望着远处一个个山头,山头下是错落有致的村庄,现在已是中午时分,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笼罩在山头,有一种恍如仙境的幻觉。顿时就觉得荡气回肠,胸怀山河!一种极度兴奋、极度振奋、极度骄傲的情愫在心中瞬间翻涌不已。激荡之下,我们几个人疯狂地大叫着、呼喊着,手舞足蹈,尽情抒发倾诉着自己的一切。
而大山此刻却异常宁静,默默不语。它只是静静地望着我们,望着我们这一群年幼无知的追梦人。我感觉得到,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含着热泪,但都没有流到眼睛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品尝。
啊!青春无悔,青春万岁!!!
当时其他人喊了什么我记不得了,反正我们对着万里绵延不绝的群山,都许下了好多美好的愿望,我们觉得就算把自己累死在这山顶上也值了。我除了“嗷嗷”乱叫之外还冲着群山喊了一句:“我一定会努力的!我一定会考上研!!”然后一阵沉默,对于前途,现在的我是一片迷茫,所以我不知往下该讲点什么。
小六他们听见了我们的呼喊声,也在下边站起来向我们挥手,大声回应着我们,我们也向他们挥手致意。此刻望去,他俩成了一对“小人”。对完话,他俩又坐了下来,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很投入的样子。
我们在山顶上都笑话钢子,说他把这么好的机会留给了小六,但呵呵笑过之后我们谁也没有在意。钢子去找通往小庙的路,一会儿回来说下不去。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失望,仍是非常兴奋。尤其是钢子,完全变成了一个“苦吟诗人”,但他“吟”的不是诗,而是歌。钢子在山顶上走来走去,极凝重、极深沉地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或悲伤或壮烈或绵情的歌,不知疲倦,反复吟唱,俨然一个受到极度伤害的“情歌王子”。而这时,他的演唱才能得到了尽情释放,听上去每一首都感人至深,表演水平、演唱功底比起那些专业歌手来仿佛更胜一筹!在他的感染下,我们都放声歌唱起来,一片“鬼哭狼嚎”。或是开个人演唱会、或是两个人深情对唱。呵呵,那场面,不是滑稽,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可笑之处,都是极尽全力地宣泄着心中积压已久的情感。大山始终如母亲一般,静静地倾听我们的倾诉,包容着我们的一切。
而我们,也切实地感受到了大山的力量,那一刻,我们放声歌唱!
李红突然叫道:“大家都停一停,听我说。这样吧,咱们一个一个来,好不好?”
我们都同意了,李红又道:“我先来,唱一首《一休》的主题曲吧。”
这是首我们从小就很熟悉的歌:“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可惜我不会唱,也不会歌词,但当时我们都很认真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千,那是小时候多多么熟悉的旋律啊,她刚唱完我们都议论纷纷,讲到了好多小时候共同看过的动画片,像《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金刚葫芦娃》、《机器猫》等等,还有一个似乎叫《恐龙特级克赛号》。又从动画片转到电视剧,像什么《射雕英雄传》、《新白娘子传奇》等等好多好多。然后我们就一起唱我们能想起来的主题曲:从《万里长城永不倒》到《千年等一回》,只要一个人起个头,大家就跟着一起唱,遇到不会唱的地方就哼哼过去;又从《渡情》唱到《难念的经》,大家肆无忌惮、热情高涨,唱完了影视金曲接着唱流行歌曲,一首接一首,不知疲倦地淋漓尽致地倾情演绎。

刘武唱了他的“成名作”《吻别》,我们大家热烈鼓掌。钢子的主打曲仍以刘德华的歌为主,还别说,真有几分刘德华的神韵,令人惊倒。尤其是颤音部分,简直就是华仔转世,哦,不对,是华仔附体,也不对,嘿嘿,反正像极了。
大家载歌载舞疯狂了不知道多少时候,看看正午渐过,便恋恋不舍地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不假,那可是另有一番风味啊。
和小六会合后,李红从包里拿出一块布铺在地上,上面再铺上几张报纸就是我们的餐桌了。大家纷纷拿出带来的美味摆在“桌子”上尽情享用。当然,也就是一些面包、火腿之类。钢子买了一些“辣椒片”的豆制品,也贡献了出来。这一刻,我们不分彼此,共同分享着所有的一切。
饭后收拾了一下“桌子”,把垃圾装到一个袋子里。又重新铺上几张报纸,七个人打起了扑克。这种以天为顶、以山为凳的画面被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多年以后问起这件事,许多人还记忆犹新。
值得一提的一件趣事是钢子的裤裆可能是用力过猛给裂开了一个小缝。但当时大家谁都没有注意到。后来打牌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看到了友情提示,钢子急忙用报纸一角遮住了,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稍事休息了一下,我们就决定下山去山谷“探险”。午后的阳光暖暖的照在每一个人身上,那感觉温暖但不炙热。我们相互帮助着回到了缆车中转站,就开始沿着向下的台阶慢慢前行。路旁有厕所,李红和小白菜进去了,我们就在外面“护卫”。而男生们的问题早就在山上石头处解决了。
走完“之”路第二步,望着高耸入云的第三步数不清的台阶,我们并没有继续,而是选择从这里往更低处山沟里探索。在下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好多羊屎蛋(就是山羊拉的屎,呈黄豆大小的蛋状)。这让我们很兴奋地去寻找山羊,可到沟底了也没见着一只。人家这山羊才叫山羊,每天可以在山上转悠,我家小时候也养过山羊,可我家那些山羊到死了也没见到过山。
沟底竟有一支涓涓溪流,这让我们很惊奇,水清澈见底,不时有一二只小鱼从石子旁轻盈的游过;树上不知名的鸟发出动听的“咕咕’’叫声,有时是悦耳的“啾啾”,这一切让我们陶醉其中;这一刻让我们凝固不动;这里的宁静和安详让我们彻底折服,乐而忘返。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用大石头砌成的房子,没有安装门,只是空洞。我们有的猜是庙,可里面没有神像;有的猜是人家,可里面空空如也。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临时休息所用,下雨时也可避雨。我们进去转了一圈,除了房子正中一堆灰烬一无所获。
登上房顶,望见远处有几畦农田,秋后割穗剩下的高粱杆在风中烈烈作响,像一面面旗帜。再远处是村庄,不时传来一两声狗吠。我们看了好久,好久,却没有去打扰那份宁静。
钢子说这里的水不知道能不能喝,我回答说能,畜生能喝,但人不敢喝,怕坏肚子,大家跑到溪边洗了洗手,有爱干净的洗了把脸。然后有的赏鱼有的观鸟。人过处鱼游鸟惊,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显得山沟静谧十分。
游玩了一会,看着天色渐晚,我们便打道回府。到山下后,小白菜突然惊叫道:“呀,我钱包丢了!”把包四处翻了几遍都没有。我们问里面都有什么,说有一百块钱呢。大家都很着急,刘武钢子表示回山上去找,小白菜说不用了,算了吧。确实,回去找是不现实的,无奈之下,打了一个面包车就返回了。算算车费,去时公交车2元,打三轮一人2元,回去打面包车18元,公交2元,每人总共才9元。真是既便宜又尽兴。
回宿舍后小白菜打来电话说钱包没丢,在宿舍放着呢。我们才放下心来。忽然想起小六和小白菜曾在山顶下“促膝长谈”,便纷纷“拷问”起小六起来,可小六始终微微一笑说并没有谈什么。我们不信,给他编出很多话来笑话他,着实沸沸扬扬地闹了一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