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研究性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和李丽是坐汽车回家的。在车上我正要找一个双人空座,坐下后好跟李丽联络下感情,可她一上车就坐到一个女孩身边空座上,我只好坐在邻边上与她相对的位置,车子在路上的时候,一股沉闷的气息催人昏昏欲睡,我强打精神望着不远处的李丽,这时的她微闭着眼睛靠在座位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敢这般入神地打量她,正像张宇歌中唱的那样:“我宁愿看着你,睡得如此安静……”因为我怕她“醒来决裂般无情”。那样会更让我心痛!
睡觉中的女孩是最迷人的,安静而又祥和,你可以长久地注视她而不必担心唐突佳人。在我的心中,李丽依然是那么美丽,弯弯的柳叶眉下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的双眼皮变成了单眼皮(这事李丽也觉得纳闷,可能是胖了的原因吧)。主要还是李丽白皙的皮肤吸引了我,耳朵根处光滑洁净的就像是一块半透明的玉(这以后直接影响了我的审美观,在我看来,耳朵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现在最吸引我的就是小女生特有的那种慵懒与沉睡中的妩媚,我见犹怜,真想上去亲一口。
在感情问题上,我想我已经陷入另一个极端,我崇尚精神恋爱,整天在脑子里幻想着美好的爱情故事,但却羞于去结交女孩,我不敢碰她们,就是话语里有一丝表示就已经面红耳赤。可后来我发现我又陷入另一个极端,那是我在有女朋友之后,不过,这同样也是后话。
勾一祥有一本《悟空传》,他说是给他同学买的,不让我们看,我们不顾他的禁令挨个儿传着看。看完后我觉得里面的话写得太经典了:“我非看你,我在赏花,花映水中,色本是空。”
原来一生一世那么短暂,原来当你发现所爱的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因为生命随时都会终止,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纵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悟空传》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都要哭了。我不止一次的想我和李丽之间的感情,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最起码像中世纪的骑士那样,我把她当成了心中的至爱,原为她付出一切包括我的生命。
在找李丽玩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当我正在人群举目四望找不见你的时候,突然你就出现并冲我“唉”的叫了一声;要不就挥一下手,让我从那一大帮不相干的人中一眼把你挑出来。那时候我的心中充满幸福。
但同时,我的心中也很紧张,因为我没有安全感,因为我知道李丽不属于我,她其实也有心中的白马王子。
话题扯的太远了,因为我在写作的时候,老婆在沙发上躺着谈关于李丽的话题影响了我。
车在我村边停下了,我让她往家里待会她犹豫了一下没答应,我就陪她一起等去她家的汽车,送她走后才回到家中。
“十一”七天很快就过去了。我这几天给李丽通了几次电话商量什么时候回校。有一次在电话里我听到了她妈妈的话,说要我带她一起走:“俺这个闺女掉向掉的厉害着呢,一起走吧,要是她自己走能把她给丢喽!”我们听后哈哈大笑。
到邯郸买火车票,我规规矩矩地在队伍后面排队,李丽让我去前面挤,我没有去。她看了一眼前面挤成一团的人们:“把学生证拿来,我去前面挤!”一会儿她就拿了两张票出来了,我笑说你真厉害。
随着军训结束,课也逐步走向正规,新课程表也发下来了:
星期一 上午1—2节 思想品德修养(208); 3—4节 书写技能 (208)
下午5—7节 大学英语 (209)
星期二 上午1—3节 现代汉语 (208)
下午5—6节 大学体育 (操场)
星期三 上午1—3节 写作 (209)
下午5—6节 研究性学习 (209)
星期四 上午1—2节 大学英语 (208); 3—4节 计算机应用(612)
下午5—6节 教师口语 (208); 晚上8—10节 时事与形势政策(主阶梯)
星期五 上午1—3 节现代文学 (208)
课程后面还有老师的名字,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几个老师挺有意思的,思想品德老师姓葛,我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耿直的老师,有什么说什么,他自己也说看不惯一些人和事。葛老师爱人身体不好,家庭生活也不是很富裕,也许这是他有“牢骚”的原因吧。
葛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他自己或者是听来的事,有一次葛老师有点事找领导好几次都批不下来,领导推说这事比较困难。葛老师一急,拿一把刀子在领导窗户口、门口等处上扔起了飞刀,反正是找一些领导能看见他的地方,就在那不停地练。领导看见以后,那点事很快就办成了。我们听完大笑,但葛老师并没有哗众的心思,只是很认真的(还有些无奈吧)笑道:“有时候就是要用点特别手段的。”
葛老师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他常常在发表“大论”前关好了教室的门窗,并且会在讲话途中不断重申:“我给你们说啊,我这话也就是在教室讲讲,让你们听一下,认清世事,出了门谁也不要传啊,传出去了我也不承认(说过)!”

确实,葛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人情世故,教我们洞察人生。我遵循葛老师的教诲,在此不便讲出,还请原谅。
葛老师在对待大学生男女关系上也有一段高论:“男女在广庭大众之下搂搂抱抱,是对别人不尊重的表现,是不自爱!说是学人家外国人的开放,但外国人亲热是分场合的。如果那样,还是对别人的视觉污染。其实咱们中国人爱走极端,保守和开放,都有点过!这就是钟摆原理(钟摆摆动总是有二个极端)。”
对于葛老师这段言论,别人或许不以为然,甚至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我却举双手赞成葛老师的观点。进入大学以来,在食堂、在自习室、在路上、在操场上、在花池里……一对对情侣亲热来亲热去(上过大学的应该都见过,没上大学的估计在大路上也碰见过),让有点保守的我招架不住。大学那座象牙塔在我心中的形象正一点点倾斜……
书写技能课是毛笔字,教我们的是一个瘦瘦的老师,名字不记得了。每天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几个笔画或是字,然后就让我们在下面照着字帖写——他规定我们每人一只毛笔一本字帖,当然宣纸也必不可少。我们宿舍就二哥讲究些自己买了一本,剩下我们几个人伙买了一本,上课的时候撕开一人手中几页凑合着用。
在这门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冯艳的女生,身材中等戴一幅眼镜,眼睛不大,很是机警,脸上有很多痘痘消失后的痕迹,显得不甚光滑。短发挺精神。每次书写看出来都很努力,努力去找老师赐教,跟老师讨论,我因为自己没能力,所以向来见不得跟领导走的近的人,所以记住了她。
另外一个是范华,在军训前就对他有了一定印象,这时对他的咋咋呼呼也没有太大惊小怪。人家自命“邯郸范华”,把邯郸说**家一个人了。他跟老师走的也很近的。
其实,老师是属于光明的一面,而我、历月、祥子等自己把自己归属到了阴暗一面,所以见老师尤其是讨好老师的人都会有一些不舒服,可能是心里有些变态吧,幸好不严重,没做出对党对国家对老师对同学有害的事情(后来南方一个学生不是出事了吗?好险),尤其是现在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我感觉最有意思的就是体育、计算机和时事了。体育吧,我这个人爱运动,没事踢踢足球什么的,尤其是体育课上可以和热爱足球的同学们一起疯狂。计算机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由于以前没接触过,所以我加倍努力,课堂上还做过笔记呢。那本课本更是被我每一页都画的乱糟糟的,上机时还可以登录QQ,跟人瞎扯,对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事。
按理说像时事与形势政策这种沉闷而无聊的课没人愿意去上。可课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并不是因为这节课每次都点名,也不是因为班主任老王的权威,而是因为它极富娱乐性。班主任老王担当培育我们“根正苗红”的大任。在课上,老王先是千篇一律的说教。讲到最后肯定就拐到文革时候样板戏了。第一次听课时是老王“主动请缨”为我们来一段唱词,后来我们也摸索出一点门道,在每一节课结束后临走前集体请求老王:“王老师,来一段,来一段.。”
老王略微推辞我们之后总会怡然自得的来那么一段。我想大多数同学不是听老王唱的有多么好听而是为了欣赏那一刻的表演,那种心理真的很微妙。
其他的课目还行,写作是我的最爱,所以写作课上我尽力去表现自己,但并没有去刻意地巴结老师,而仅仅是希望我的作文受到老师赏析,可惜这种情况直到结课了都没有出现。
研究性学习,别看名字挺吓人的,其实数它最无聊。当初祥子还大呼小叫的到处宣传说大学教育就是广泛,“性”都拿来研究并学习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这门课是我们学校老师编写的一本书,具体的我也没有搞太明白,大概是教学的一种方法吧。
英语是我最讨厌的一门课了,我到现在还弄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每一个中国人都去学那个我看不出有狗屁用的英语(不好意思,我对英语成见太深了)。我后来还写了若干反对英语、打到英语的文章,在以后的章节中会一一提及。
教现代汉语的是一个老太太,很和蔼可亲的一个人(后来才知道也很直,让我挂科了。呜呜……)。而现代文学老师一个中年男子,姓李,和我们写作老师贾老师是同学,两人都有点谢顶,李老师尤其厉害。李老师讲课有个特点,就是讲着讲着,常常会笑起来,有时会笑出声来。据我多年观察,这是被自己讲课“精彩绝伦”而感染所致,说白了就是自我陶醉。李老师是课堂上102个人中最认真听讲的人,我都没有见过有这么陶醉一节课而不带走思的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